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7B04)

作品数:22 被引量:112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振山焦安英颜蓓蓓刘添添薛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垃圾
  • 10篇生活垃圾
  • 8篇填埋
  • 8篇垃圾填埋
  • 7篇填埋场
  • 7篇垃圾填埋场
  • 5篇生活垃圾填埋
  • 4篇生活垃圾填埋...
  • 4篇排污
  • 4篇耗能
  • 3篇厌氧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有机物
  • 3篇神树
  • 3篇挥发
  • 3篇挥发性有机
  • 3篇挥发性有机物
  • 3篇恶臭
  • 2篇堆体
  • 2篇气体减排

机构

  • 15篇北京大学
  • 4篇天津大学
  • 4篇北京市垃圾渣...
  • 2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环境卫生...

作者

  • 14篇李振山
  • 3篇颜蓓蓓
  • 3篇焦安英
  • 2篇何彧
  • 2篇王媛
  • 2篇薛安
  • 2篇刘添添
  • 2篇夏孟婧
  • 1篇何杨
  • 1篇张于峰
  • 1篇赵华章
  • 1篇邓娜
  • 1篇马洪亭
  • 1篇陈冠益
  • 1篇郑雪晶
  • 1篇黄文
  • 1篇吴晓华
  • 1篇王磊
  • 1篇马茂华
  • 1篇宋立娜

传媒

  • 6篇环境工程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煤气与热力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Plasma...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垃圾填埋场厌氧淀粉水解菌筛选及其产VOCs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以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陈腐垃圾和渗滤液为菌源,采用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筛选得到厌氧淀粉水解菌,鉴定了淀粉水解菌株的纯度,分析了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GC-MS分析可溶性淀粉水解过程产生的气体样品中VOCs种类和浓度。结果显示,实验筛选的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纯菌,呈长杆状,存在鞭毛。菌株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菌株挥发性有机物产物包括烷烃、萜类、烯烃、芳香烃、含氧化合物以及含氮化合物,各类VOCs物质的产生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烷烃和萜类物质的浓度最高,为主要恶臭成分。
张琪夏孟婧刘俊刘心怡李振山
关键词:填埋场恶臭物质
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耗能排污特征及节能减排潜力被引量:4
2014年
将生活垃圾焚烧厂从整体到局部分为场站-工艺-单元三个层次,通过现场调查,获取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在2009-2011年不同层次耗能排污数据。分析表明,在焚烧工艺中焚烧单元处理单位垃圾的电耗达到60.83kW·h,余热发电单元水耗最大,尾气处理单元的电耗和水耗相对较小。不同场站在处理单位垃圾时烟气和炉渣产量比较接近,但飞灰排放差异较大,在2.92-24.78kg/t垃圾之间。渗沥液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质相对稳定,MBR单元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但其耗电量较大,占渗沥液处理工艺总耗电量的87。55%。焚烧工艺发电最优值为423.77kW·h/t垃圾,产生的电能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剩余1.8×108kW·h的电能,可用于渗沥液处理工艺或输向场站外部。每吨渗沥液处理最多可产生中水0.962t,全北京市每年产生中水196456t/a,使用潜力大。
夏树林李振山焦安英郭雪
关键词:焚烧耗能排污节能减排
微生物燃料电池-零价铁耦合工艺的构建及除砷性能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所产电能并提高零价铁(ZVI)去除污染物工艺的效率,构建了微生物燃料电池-零价铁(MFC-ZVI)耦合工艺,并将其应用在三价砷水溶液的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耦合系统中,ZVI直接利用了MFC所产生的低压电能,铁腐蚀速率和除砷效率因此得到显著提高。实验所用MFC的最高稳定产电电压为0.52 V,电解过程中MFC的库伦效率为4.59%,以二价铁离子计算的电流效率为72.74%。反应结束后,溶液的pH值由反应前的8.0升高到8.5。两体系中铁氧化物产生量的差异以及铁氧化物形态分布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其除砷效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申中正赵华章薛安
关键词:微生物燃料电池零价铁
北京市粪便消纳站耗能排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调研得到的北京市13座粪便消纳站2009—2011年3年的平均数据,从固液分离、絮凝脱水、污水生化处理3个单元的电耗、残渣来分析北京市粪便消纳站耗能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同单元有着自身耗能排污的特征,固液分离单元中,耗电情况受场站影响比较大,处理1 t粪便约耗电0.38~1.62 kW·h,排放残渣1.26~4.52 kg;絮凝脱水单元中,每处理1 t粪便耗电0.54~5.14 kW·h,产生粪渣0.012~0.26 kg;生化处理单元中,每处理1 t污水需耗电4.3385 kW·h,同时能得到0.9604 t的中水。
宾银平李振山夏孟婧冯亚斌
关键词:耗能排污影响因素
北京市生活垃圾堆肥设施耗能、排污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3年
对北京市5座生活垃圾堆肥设施(南宫、顺义、阿苏卫、燕山、沃绿洁)开展耗能、排污研究,实地调查获取5座设施2009—2011年的耗能、排污指标数据,并分析垃圾发酵、恶臭控制、渗滤液处理3个工艺的耗能排污特征,总结各工艺及设施层次耗能排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座设施发酵工艺年耗水量(y,103t)与年垃圾处理量(x,103t)呈线性关系,有y=0.055 1 x+3.062 7;隧道堆肥发酵工艺的单位(t)垃圾耗电、渗滤液及残渣产量均低于间歇式动态堆肥;隧道堆肥恶臭控制工艺耗水量占厂区总耗水量的5.92%,用电量占厂区总耗电量的23.78%;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耗电量与ρ(COD Cr)呈正相关(P<0.05,R=0.981),但与渗滤液处理量相关性不强.垃圾组成及性质、工艺差别、污染物特性影响工艺耗电量及恶臭、渗滤液产生量.完善堆肥设施各个工艺环节并进行中水回用,有利于削减设施耗能排污.
王磊李振山焦安英冯亚斌
关键词:生活垃圾耗能排污影响因素
北京市安定生活垃圾填埋场VOCs恶臭物质及其臭气强度被引量:27
2016年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填埋场重要的恶臭源之一.为了深入了解造成填埋场恶臭的VOCs及其臭气强度情况,在2014年7—8月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法测定了北京市安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内各代表性地点的VOCs.共确认了48种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环烷烃、萜类、酯类、醛酮类、卤代烃、醇类及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烷烃的种类最多,达到13种,其次是芳香烃,为9种.以内标法和外标法相结合测定了其中35种物质的含量,发现浓度在0.05~40 mg·m^(-3)之间.在厂区入口和作业面浓度最高的VOC是2,2,4,6,6-五甲基庚烷,在沼气干管是甲苯.从实际经验和臭气强度出发,建立了一种恶臭物质筛选方法,即首先以检出频次和各地点浓度比值筛选出可能的恶臭物质,然后由臭气强度确定最终的恶臭物质.筛选结果表明,填埋场内的恶臭VOCs是对伞花烃、对二甲苯、乙苯、甲苯和邻二甲苯,其中对伞花烃和对二甲苯对恶臭贡献尤为显著.这些恶臭VOCs浓度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些物质均来源于填埋场内生活垃圾的降解过程.
邓强李振山刘添添冯亚斌
关键词:填埋场挥发性有机物恶臭物质
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填埋场垃圾堆体的细菌群落在垃圾降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钻井的方法对填埋深度6~36.1m,填埋时间2~15年的垃圾进行了分层采样,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测序、荧光定量PCR对垃圾的细菌群落进行了检测,同时测量了相关的环境因子.分析了垃圾堆体细菌群落结构,细菌数量和多样性沿深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堆体内菌群主要来自厚壁菌门(47.6%)和变形菌门(35.3%),优势属为Natronoanaerobium(20.1%)、志贺氏菌属(20.0%)、梭菌属(14.0%);细菌多样性沿填埋深度增大,细菌数量则降低;细菌多样性与淀粉、pH值、纤维素、含水率呈现正相关,与总磷、总有机碳、半纤维素、蛋白质呈现负相关.垃圾降解水解酸化阶段在2年内基本完成,填埋9年以上的垃圾已基本趋于稳定.
吴双王磊夏孟婧李振山
关键词:填埋场群落结构环境因子
北京市安定生活垃圾填埋场膜覆盖工艺甲烷减排量评估被引量:3
2016年
为减少臭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8年开始推行膜覆盖工艺。目前对于膜覆盖工艺甲烷减排效果尚缺乏综合评估。选择北京市安定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量与模型估算分析评估了2014年填埋场膜覆盖工艺与传统黏土覆盖工艺甲烷排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填埋场膜覆盖工艺和传统黏土覆盖工艺的甲烷年总排放量分别为3.43×10~6m^3和5.56×10~6m^3,膜覆盖工艺甲烷年减排量为2.13×10~6m^3,减排率达到38.3%,甲烷减排效果明显。
刘俊刘添添李振山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垃圾填埋场厌氧水解菌降解蛋白质底物实验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技术,从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分离纯化出1株厌氧水解菌,接种于酪蛋白底物中进行水解发酵实验,研究其发酵产物(挥发性有机酸醇)和主要类别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为Sporanaerobacter acetigenes,其可生长温度为20~45℃(最适为37℃),可生长p H为5.0~9.0(最适为8.0)。8种发酵产物中,乙酸的占比最高(为39.0%),且发酵产物浓度变化曲线呈现出2种类型:Monod型和S型,后者是一种新发现的浓度变化曲线类型。确认了44种VOCs,包括脂类、含硫化合物、烷烃、醇类、烯烃、酸类、萜类、脂环烃、含氮化合物、酮类和芳香烃11类,其中10种VOCs在填埋场现场监测中也有发现。实验发现主要恶臭污染物类别随着降解时间而发生变化:降解前期(0~60 h),主要恶臭污染物类别是脂类和烷烃,变化规律为显著升高后迅速下降,最后保持稳定;降解中后期(60 h之后),主要恶臭污染物类别是脂类、醇类和含硫化合物,其中醇类和含硫化合物浓度变化规律为慢速升高。蛋白质底物的单独降解实验,为掌握混合垃圾组分降解和产VOCs规律提供了参考。
徐亮邵岩夏孟婧刘心怡李振山
关键词:厌氧发酵菌株筛选挥发性脂肪酸挥发性有机物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分析——以天津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为分析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提供基本方法和数据,以天津市为例,把温室气体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和废物等4个单元,提供了一套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并对城市主要碳源和碳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天津市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近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或可达到国务院提出的'十二五'减排目标;但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要实现减排目标还需挖掘减排潜力;天津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72.2%,而按行业计算,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量的77.9%.因此对主要工业碳源推行试点碳审计,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素.
邓娜陈广武崔文谦张于峰马洪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