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8M142009M05)
- 作品数:1 被引量:60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杰孙鹏彭士明施兆鸿王建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运输胁迫对银鲳血清皮质醇、血糖、组织中糖元及乳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0
- 2011年
- 研究分析了运输胁迫2、4、8和12 h后银鲳血清皮质醇、血糖、组织中糖元及乳酸含量的变化。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0.05±0.23)g的银鲳幼鱼为试验对象,共设3组运输密度,分别为4、8和16 g/L。每个时间段的运输结束后,将取样后剩余的鱼转入1 m3水体的圆形玻璃钢桶中观察24 h,以统计各自的累计死亡率。研究结果显示,16 g/L密度组在运输12 h后成活率为91.25%,其余均为100%;运输胁迫导致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运输4 h后,血清皮质醇含量均达到最高值,12 h后皮质醇含量虽较运输4 h后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试验初的水平,且此时16 g/L密度组的皮质醇含量均显著高于4和8 g/L密度组(P<0.05);血糖、血清与肌肉中乳酸含量在运输胁迫后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与肌肉中糖元含量在运输胁迫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在整个运输胁迫过程中,肝脏组织中糖元含量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肌肉组织。统计分析得出,较高的运输密度会加重银鲳的应激性反应,并推测在小水体开放式运输的情况下,规格为10 g左右的银鲳幼鱼,其运输密度不宜超过16 g/L。此外,在运输胁迫下,银鲳机体的能量供给主要来自肝脏糖元的动员。
- 彭士明施兆鸿李杰尹飞孙鹏王建钢
- 关键词:银鲳胁迫皮质醇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