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5DJ14006)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秀丽张志愿何悦潘可风蒋欣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同济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基质
  • 5篇基质细胞
  • 5篇骨髓
  • 5篇骨髓基质
  • 5篇骨髓基质细胞
  • 3篇磷酸三钙
  • 3篇Β-磷酸三钙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缺损
  • 2篇颌骨
  • 2篇聚乳酸
  • 2篇复合物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多孔
  • 1篇乙醇酸
  • 1篇扫描电镜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张秀丽
  • 3篇蒋欣泉
  • 3篇潘可风
  • 3篇何悦
  • 3篇张志愿
  • 2篇张陈平
  • 2篇裴庆国
  • 2篇卢建熙
  • 1篇王宗生
  • 1篇王淑红
  • 1篇郭伟
  • 1篇邱蔚六
  • 1篇张士杰

传媒

  • 3篇口腔颌面外科...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1篇2007
  • 5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多孔 HA/PDLLA 支架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新型多孔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DLLA)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贴壁法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经体外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后,与实验组 A(含2%HA 的 HA/PDLLA)、实验组 B(含4%HA 的 HA/PDLLA)及对照组(PDLLA)分别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并通过定性及定量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验证细胞材料复合体的成骨活性,比较分析各组支架材料之间的差异。结果:兔 BMSCs在三组支架材料的表面均能生长,经体外诱导后在支架材料的表面形成钙结节,实验组 A 与 B 细胞的粘附及增殖能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 BMSCs 与新型多孔 HA/PDLLA 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裴庆国王宗生潘可风蒋欣泉张秀丽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
PLGA/HA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新型多孔聚乳酸乙醇酸/羟基磷灰石(polyaiticglycolic acid/hydroxyapatite,PLGA/HA)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分别将5%和10%HA掺量的PLGA/HA支架材料注射到昆明小鼠腹腔内、植入到新西兰大白兔体内,选择全身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血液相容性试验、肌肉刺激试验等,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全身急慢性毒性试验显示材料种植到小鼠及兔子体内后,动物一般情况良好,2周后体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生理参数未见明显变化;实验显示两种材料对兔混合血浆凝血功能无影响;溶血试验结果显示5%和10%的PLGA/HA的溶血率分别为2.67%和3.62%,均小于5%,完全符合医用材料对溶血试验的要求;肌肉刺激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埋植后局部未见红肿,4周时部分PLGA/HA材料开始降解,降解部分有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生长;HE染色结果显示PLGA/HA基本不存在抗原性,植入机体4周后,材料周围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结论:5%和10%HA掺量的PLGA/HA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安全性。
张士杰裴庆国潘可风蒋欣泉张秀丽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动物实验
新型聚乳酸复合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索新型聚乳酸复合支架材料对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法。方法:实验组选择兔骨 MSC 诱导生成成骨细胞,接种于改良型聚乳酸复合新材料,包括新型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聚乳酸-乙二醇共聚物(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lycol block copolymers,PLA-PEG)复合制作的三维支架中培养,用无机材料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TCP)作为对照组,观察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吸附迁移、生长增殖情况。结果:成骨细胞在新型三维支架材料表面分布较为均匀,生物学行为活跃。结论:可以通过 MSC 诱导获得成骨细胞。PLA、PLGA、PLA-PEG、TCP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支架材料与成骨细胞共同培养,获得具有成骨能力的三维立体结构组织工程骨。
王淑红潘可风
关键词:颌骨缺损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体外复合预制三维下颌骨缺损仿真β-磷酸三钙(β-TCP)支架对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修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和快速原型技术,制作3cm长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β-磷酸三钙支架,体外接种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培养5d天后回植,对犬一侧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进行修复,并设单纯材料作为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局部伤口情况,术后1、3个月行X线片和三维CT成像,术后3个月将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X线片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对照组缺损区低密度影,BMSCs+β-TCP组缺损区见高密度组织;三维CT成像显示术后3个月,对照组修复区吸收明显,达1/2以上;BMSCs+β-TCP组修复区未见明显吸收;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对照组和BMSCs+β-TCP组的牙槽嵴高度分别为9.16mm和18.54mm,最大弯曲载荷分别为42.90N和102.77N,应力分别为1.930N/mm2和3.504N/mm2,应变分别为54.50%和16.98%。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BMSCs+β-TCP组成骨良好,支架周围可见多核巨细胞吞噬材料,并可见软骨形成区。结论:应用β-TCP三维支架复合犬BMSCs进行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修复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何悦张志愿卢建熙张秀丽张陈平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Β-磷酸三钙下颌骨节段性缺损
犬骨髓基质细胞和β-磷酸三钙复合物的体外构建
2005年
目的:研究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 stromalcells,BMSCs)在体外骨诱导环境下和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的可能性和生物材料的性能。方法:抽取犬骨髓3ml,在DMEM成骨条件培养液条件下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将培养的第3代细胞接种于预制的3mm3大小的β-TCP上进行体外骨诱导条件下培养,于培养第4h、第2d、第5d取细胞材料复合体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呈多孔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平均孔径约450μm,孔内连接径约100μm。细胞接种在材料上4h后可见附着;2d后,细胞呈多角形向外伸展;5d后,细胞和材料表面紧密贴附,细胞充分伸展,分泌基质。结论:β-TCP具有良好的多孔三维立体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利于BMSCs的附着和生长,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种子细胞进行体内成骨研究。
何悦张志愿蒋欣泉张秀丽郭伟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Β-磷酸三钙扫描电镜生物相容性复合物体外构建
犬骨髓基质细胞和β-磷酸三钙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的成骨性能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观察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cells,BMSCs)和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物植入裸鼠体内的成骨情况。方法:首先在体外构建BMSCs和β-TCP的复合物,大小3mm3左右。实验分为3组:裸鼠体内植入单纯β-TCP,植入未经体外培养的BMSCs和β-TCP复合体,植入体外培养5d的BMSCs和β-TCP复合体。植入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灰度测定、组织学观察及成骨图像分析。结果:植入后3个月,BMSCs+β-TCP体外培养组X线片密度最高,DigiDensX线片灰度值3组分别为:0.605>0.555>0.473(P<0.01)。HE染色显示:1个月后,BMSCs+β-TCP体外培养组见新骨和血管形成;3个月后,BMSCs+β-TCP体外培养组新骨形成明显,并有大量血管生成,BMSCs+β-TCP体外未培养组少量成骨,单纯β-TCP组未见明显成骨。成骨图像分析3组成骨密度均数分别为:23.99%、8.36%、1.23%(P<0.05)。结论:BMSCs+β-TCP复合物植入裸鼠体内4周出现新骨形成,3个月时,骨形成明显并有血管化生成。
何悦张志愿卢建熙张陈平邱蔚六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Β-磷酸三钙裸鼠复合物成骨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