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011FKCA157)

作品数:59 被引量:608H指数:18
相关作者:赵成章侯兆疆高福元李钰董小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生物学
  • 28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1篇草地
  • 18篇退化草地
  • 12篇祁连山北坡
  • 12篇北坡
  • 11篇狼毒
  • 9篇高寒退化草地
  • 8篇群落
  • 8篇斑块
  • 7篇石羊河上游
  • 7篇土壤
  • 6篇地统计
  • 6篇地统计学
  • 6篇水分
  • 6篇蝗虫
  • 5篇异速生长
  • 5篇生物量
  • 5篇天然草地
  • 5篇高寒草地
  • 5篇草地蝗虫
  • 4篇地上生物量

机构

  • 59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定西师范高等...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河西学院
  • 1篇甘肃民族师范...
  • 1篇白银市实验中...

作者

  • 58篇赵成章
  • 15篇侯兆疆
  • 15篇高福元
  • 13篇李钰
  • 13篇董小刚
  • 12篇任珩
  • 12篇盛亚萍
  • 12篇张军霞
  • 12篇张茜
  • 11篇马小丽
  • 10篇石福习
  • 10篇李丽丽
  • 9篇殷翠琴
  • 7篇党晶晶
  • 7篇张静
  • 5篇王小鹏
  • 5篇史丽丽
  • 5篇周伟
  • 4篇王大为
  • 4篇杨泉

传媒

  • 26篇生态学杂志
  • 11篇生态学报
  • 5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昆虫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7篇2015
  • 6篇2014
  • 18篇2013
  • 12篇2012
  • 15篇2011
  • 1篇2010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狼毒种群格局被引量:19
2011年
在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与点格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上狼毒种群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伴随狼毒分盖度的增加,狼毒植株数总体上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幼株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向聚集分布过渡,聚集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成株分布格局基本表现为随机分布;狼毒分盖度较低时,不同大小级狼毒种群在0~100cm尺度上均表现为随机分布,狼毒分盖度较高时,随着种群的发育,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种群的分布格局与种群的扩散阶段存在密切的关系,狼毒种群通过斑块合并、斑块吞并以及竞争作用和协同作用的相互转化实现种群的扩散。
高福元赵成章石福习盛亚萍任珩贺国宝
关键词:斑块种群扩散高寒草地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不同尺度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对地形的响应被引量:7
2014年
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空间格局反映了地形差异导致的群落资源配置空间异质性。采用草地群落调查与广义相加模型(GAM)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祁连山北坡典型草原山体尺度和坡面尺度上群落地上生物量格局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山体尺度上,群落地上生物量受地形因子影响的顺序为海拔>坡向变率≈坡度变率≈坡度;利用坡向作为划分条件将山体尺度缩小为坡面尺度后,东、西两个坡面群落地上生物量受坡向变率的影响最大,南、北坡则分别受海拔和坡度变率的影响最大,其中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在东坡随坡向变率的增大先减少后增加,西坡随坡向变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南坡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北坡随坡度变率的增大先不变后减少;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在山体尺度和坡面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特征。
侯兆疆赵成章董小刚李钰张茜马小丽
关键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广义相加模型地形因子
高寒草地狼毒枝-叶性状对坡向的响应被引量:24
2013年
叶大小与小枝大小关系反映了植物对木质部同其所支持的光合作用面积的配置比例关系,不同生境中其生长关系的变异体现植物对异质环境的适应方式。在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利用ArcGIS建立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样地坡向数据,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研究了不同坡向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叶与枝的生长。结果表明:随着坡向由南坡向东坡、西坡和北坡转变,狼毒叶面积、叶片数和枝长度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狼毒叶片数、叶面积与枝长度均呈异速生长关系,枝长度增加的速度大于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的速度;随着坡向由北坡向东坡、西坡和南坡转变,狼毒叶片数与枝长度的异速斜率逐渐增大,叶面积与枝长度的异速斜率逐渐减小。生境对狼毒枝条与叶片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北坡具有更适宜狼毒生长的生境条件,南坡土壤水分匮乏等不利影响使狼毒枝条与叶片变小,并且单位长度枝条支持更多的叶片。
李钰赵成章董小刚侯兆疆马小丽张茜
关键词:狼毒叶片数异速生长坡向
高寒退化草地不同海拔狼毒种群花大小、数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资源分配策略是植物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植物花大小、数量资源的分配比例与植株个体大小及生境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样方调查法,对祁连山北坡高寒退化草地4个海拔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群花大小、数量与植株个体大小(地上生物量、株高)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狼毒地上生物量、株高、花数量均呈减小趋势,繁殖分配和花大小均呈增大趋势;在海拔梯度上,狼毒花数量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株高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花大小与地上生物量、株高均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狼毒种群花数量与地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依赖关系。研究发现,生境对狼毒花大小、数量与个体大小之间的依赖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高海拔的环境胁迫导致狼毒个体减小,植株通过增加花大小、减小花数量的资源分配策略来保证其种群的成功繁殖。
张茜赵成章董小刚马小丽侯兆疆李钰
关键词:海拔狼毒高寒退化草地
不同高寒退化草地阿尔泰针茅种群的小尺度点格局被引量:18
2011年
种群空间格局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相互关系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草地群落学调查与点格局分析方法,在祁连山北坡选择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等4种高寒草地,分析了阿尔泰针茅(Stipa krylovii)种群斑块特征、株丛结构和点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阿尔泰针茅在衰退过程中种群密度和种群领地面积减小,空斑面积增大,领地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小株丛(株丛径0.1—1.0 cm)比例增加,大株丛(株丛径2.1—7.0 cm)比例减小;不同草地梯度中阿尔泰针茅种群的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未退化草地中阿尔泰针茅种群在0—64 c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64—100 c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中度退化草地中阿尔泰针茅种群在0—70 c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而在70—100 cm尺度上为聚集分布;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中阿尔泰针茅种群在0—100 cm尺度上均为随机分布。在放牧干扰和种间竞争作用下,阿尔泰针茅种群斑块从中心开始破碎,并逐渐向四周辐散,引起小尺度上种群斑块间分布格局出现"随机分布-聚集分布-随机分布"转变,促使原有斑块被分割为多个直径较小的"岛"状小斑块并进一步分化,最终种群斑块完全破碎、草毡层逐步消失,从而造成阿尔泰针茅种群的衰退。
赵成章任珩盛亚萍高福元石福习
关键词:斑块祁连山北坡
GAM模型在蝗虫地理格局分布研究中的应用——以黑河上游3种天然草地蝗虫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将基于样本调查数据的群落-地形因子回归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昆虫属性空间格局预测结合,是昆虫-地形关系定量研究的新途径。通用可加性模型(GAM)的非参数属性使之具有对不同数据类型的广泛适应性,成为这种"回归分析+空间预测"途经的有效手段。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数字高程模型的环境空间数据集是实现空间预测的必要条件。我们利用广义可加模型方法,定量分析了3种不同生态种蝗虫与地形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3种不同生态种的蝗虫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模拟效果以及结果的稳定性,反映了所受地形因子影响的差异。(2)蝗虫的广布种与地形因子关系最弱,局部地形的变化仅对其密度变化有影响;常见种受地形因子的影响明显高于广布种,同时受大尺度的海拔与微地形的剖面曲率影响;稀有种分布格局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最强,同时受限于海拔、坡度和坡向。(3)模拟结果对常见种以及稀有种的模拟全部有效;对广布种的预测基本失败。(4)模型预测变量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决定了模型对数据的解释能力,非线性关系体现了蝗虫密度-地形指标的不确定性,除模型解释的变化外,其他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以及随机因素也影响模型的可靠性。
李丽丽赵成章殷翠琴王大为张军霞
关键词:草地蝗虫
黑河上游蝗虫与植被关系的CCA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蝗虫与植物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能够反映蝗虫对生境的选择和适应能力以及种群内部的协同关系。2009年6—8月在野外实地采样的基础上,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 ical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研究了草地蝗虫种类组成、蝗虫群落分类、优势植物与蝗虫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的13种蝗虫分为6个类群,不同群组间蝗虫的种类数、食性和栖境选择存在较大差异,同组内的蝗虫在发生时间、生活型和营养生态位上不重叠;蝗虫的多度与优势植物盖度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显著相关和不相关的复杂关系,植物对蝗虫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为蝗虫提供适宜的栖息地而不完全是食物资源,禾本科和菊科植物对蝗虫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蝗虫分布格局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影响,蝗虫与植物群落和优势植物之间的关系,能够为蝗虫灾害发生与防治提供可借鉴依据。
赵成章周伟王科明石福习高福元
关键词:蝗虫群落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植物群落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亚洲小车蝗蝗蝻与成虫多度分布与地形关系的GAM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环境异质性是生物空间格局形成与维持的重要条件,蝗虫的空间分布是物种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反映了蝗虫与生存环境的协同进化机制。在2009年7-8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借助GIS和S-PLUS 8.0软件,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研究了祁连山北坡黑河上游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蝗蝻与成虫多度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和剖面曲率等6类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蝗蝻与成虫的多度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的GAM模型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模拟效果以及结果的稳定性,能够较好地体现二者所受地形因子影响的差异。各地形因子对亚洲小车蝗蝗蝻与成虫多度的影响不尽相同,海拔对二者的多度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蝗蝻与成虫的多度均随海拔的升高大体呈现倒"V"型变化趋势,但蝗蝻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上限明显大于成虫。成虫主要集中分布在剖面曲率<0的区域,蝗蝻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坡与西南坡。亚洲小车蝗蝗蝻与成虫对环境选择的异质性属性,使蝗蝻和成虫在相同地形要素的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
张军霞赵成章殷翠琴李丽丽侯兆疆张静
关键词:亚洲小车蝗蝗蝻成虫
高寒山区混播草地燕麦和毛苕子种间的竞争关系被引量:19
2011年
植物通过调整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行为和形态特征来适应种间竞争关系的变化。在祁连山区建立了禾本科牧草燕麦与豆科毛苕子混播草地,以相对产量(RY)、相对密度(RD)和相对产量总值(RYT)为指标,研究了这2种1年生植物在不同物候期的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物候期的变化,种间竞争关系发生着动态变化,在出苗期,二者存在激烈的种间竞争,2个物种限制彼此相对数量的发展,株高、叶片数等增长缓慢;分蘖期,种间竞争转换为种间协作,分蘖数、叶片数等迅速增大,相对产量总值不断积累;进入拔节期,毛苕子开始扩大相对数量,限制了燕麦的生长,导致了激烈的种内竞争;到结实期,种内竞争再次转化为种间竞争。不同物候期的燕麦和毛苕子通过对植物形态可塑性的调整,更好地响应了种间竞争关系的转换。
盛亚萍赵成章高福元张军霞石福习屈勇
关键词:种间竞争
高寒退化草地甘肃臭草种群分布格局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被引量:30
2011年
植物种群对土壤水分响应的异质性是其格局形成和演变的环境基础。在石羊河上游的高寒草地,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和群落调查法,研究了甘肃臭草单一优势种群斑块发育过程中的种群小尺度点格局和土壤水分特征。在4个发育阶段甘肃臭草种群的空间格局由聚集分布过渡为随即分布,土壤水分均呈现出从斑块中心向边缘增大的趋势;在斑块形成、扩散、稳定阶段,甘肃臭草斑块以类似"同心圆"的方式向周围土壤水分高的空间扩散,斑块半径由0.5m扩大至1.5m,种群的高度、密度、盖度由斑块中心向边缘递减;在衰退阶段斑块中心出现裸斑,种群的高度、密度、盖度以类似"同心圆"方式从中心向边缘逐层递增。在甘肃臭草斑块消长过程中,种群的分布格局和主要生物学特征与土壤水分之间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对应关系。
赵成章高福元石福习任珩盛亚萍
关键词:斑块土壤水分石羊河上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