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03B04-02)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袁媛孙丽萍张晔刘谨陈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2篇幽门螺
  • 2篇胃肿瘤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细胞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性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中国北方人
  • 1篇中国北方人群
  • 1篇筛检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技术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袁媛
  • 2篇孙丽萍
  • 2篇张晔
  • 1篇何钦成
  • 1篇周宝森
  • 1篇宫月华
  • 1篇白雪蕾
  • 1篇潘松
  • 1篇王旭光
  • 1篇刘云鹏
  • 1篇陈威
  • 1篇刘飒
  • 1篇刘博
  • 1篇王莹
  • 1篇刘谨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遗传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胃癌及癌前疾病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含量在不同胃疾病中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177例正常人、癌前疾病及胃癌患者血清cFN含量、胃疾病患者血清HP抗体含量。结果:血清cFN含量胃癌组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胃良性疾病组(P<0.05),分化不良组显著高于分化良好组(P<0.01),淋巴结转移阴、阳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疾病患者血清HP抗体检测,血清cFN含量,HP阴、阳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在胃良性病变组中HP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高,而胃癌组HP抗体阳性组较阴性组低。结论:血清cFN含量测定可用于胃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对胃癌诊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胃癌患者血清cFN含量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胃淋巴结转移无关。血清cFN含量HP抗体阴性、阳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胃良性疾病组,HP抗体阳性组较HP阴性组略高,胃癌组,HP抗体阳性组较HP阴性组略低,提示HP感染在胃良性疾病阶段和胃癌阶段,对血清cFN含量可能具有不同影响。由于血清HP抗体与其HP感染不一定平行,HP感染对血清cFN含量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刘飒孙丽萍袁媛
关键词:胃肿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辽宁省庄河市胃癌高发区胃癌筛检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采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评价2001-2003年在辽宁省庄河市胃癌高发区开展的胃癌筛检项目,评估其经济上的可行性,为在胃癌高发区推广两轮筛检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了三种基本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成本-效用分析(CUA)。CEA以“减少死亡”作为效果进行评估,计算了每减少一例死亡所需投入的直接成本;CBA计算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并计算了成本一效益比;CUA评估了筛检措施挽回的质量调整生命年,并计算了每挽回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所耗费的直接成本。结果CEA显示,在庄河地区高危人群中每多投入8448元人民币进行筛检治疗就可以减少一例胃癌的死亡;CBA显示,成本为1 300 621元,产生效益2 555 979元,成本效益比为1:1.97;CUA显示,筛检共挽回331.44个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每避免一例胃癌死亡增加11.43个QALY。在庄河地区高危人群中每挽回一个QALY花费3802元。结论在胃癌高发区开展两轮胃癌筛检可以挽回更多胃癌患者的生命,是一项经济、社会效益较好,值得推广的一级预防措施。
潘松何钦成周宝森袁媛
关键词:胃肿瘤筛检卫生经济学
CGAP:构建肿瘤研究领域的生物信息技术平台
2006年
美国癌症研究所在1996年发起了癌肿基因组解剖计划(CGAP),其目的在于创建一系列工具以获知与肿瘤相关的基因、蛋白质及其它生物标记物。近年来,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生物信息资源。常用的生物信息技术有:表达序列标签(EST)、Un igene、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和数字化差异表达(DDD),四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共同成为生物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上述生物信息技术在CGAP中的应用,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晔袁媛
关键词:生物信息技术肿瘤
中国北方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P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分析中国北方人群谷胱甘肽转硫酶P1基因(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1,GSTP1)多态性分布,同时探讨GSTP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既往感染联合作用对胃癌发病风险的影响,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12例外周血DNA GSTP1的多态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pylori IgG。结果显示,(1)中国北方人群GSTP1基因Val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2%,胃癌高、低发区GSTP1 Val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有显著性差异(0.23/0.20);(2)以Ile/Ile基因型为参照组与其他两种基因型比较进行胃癌的风险分析,结果显示携带Val/Val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危险性最大,其OR为5.588(3.256~9.591);携带Val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胃癌危险性是非携带Val等位基因个体的1.587倍;(3)以H.pylori IgG(-)并携带GSTP1基因纯合野生型(Ile/Ile)的个体为参照,H.pylori IgG(+)并携带纯合多态基因型(Val/Val)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最高,OR为17.571(6.207~49.742)。说明GSTP1 Val等位基因的分布存在人群及地区差异。携带GSTP1 Val等位基因的个体胃癌发病风险增高。GSTP1 Val等位基因纯合型与H.pylori感染对于胃癌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张晔孙丽萍陈威白雪蕾刘谨王旭光刘云鹏袁媛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硫酶基因多态性胃癌幽门螺杆菌
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对大蒜素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与胃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幽门螺杆菌(H.pylori)菌株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与胃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胃黏膜标本接种、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方法分离、鉴定H.pylori;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H.pylori菌株基因亚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半数抑菌浓度(MIC50)。结果33例不同胃疾病中感染的H.pylori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浅表性胃炎(GS)中的H.pylori菌株较萎缩性胃炎(GA)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S中的H.pylori菌株较胃癌(GC)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A中的H.pylori菌株较GC中的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各种疾病中不同基因亚型H.pylori菌株感染与对药物敏感性不同:GA中vacAs1+H.pylori菌株较vacAs1-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GC中vacAm1b+H.pylori菌株较vacAm1b-H.pylori菌株对大蒜素敏感。结论GA、GC与H.pylori菌株vacAs1、vacA m1b基因亚型存在相关性。
王莹刘博宫月华袁媛
关键词:胃疾病大蒜素基因亚型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