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44004)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平赵宪庚宋红州牛谦肖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德克萨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第一性原理计...
  • 2篇功函数
  • 2篇BE
  • 2篇表面能
  • 1篇自旋
  • 1篇自旋-轨道
  • 1篇自旋-轨道耦...
  • 1篇自旋电子学
  • 1篇自旋霍尔效应
  • 1篇自旋流
  • 1篇量子尺寸效应
  • 1篇

机构

  • 3篇北京应用物理...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张平
  • 2篇宋红州
  • 2篇赵宪庚
  • 1篇施均仁
  • 1篇肖笛
  • 1篇牛谦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旋-轨道耦合系统中的自旋流定义被引量:3
2006年
通常的自旋流定义在描述自旋-轨道耦合系统中的自旋输运是不完整的与非物理的.文章作者提出在这类系统中自旋流的恰当定义.新定义的自旋流克服了通常定义下的本质缺点,可通过实验直接观测.
施均仁张平肖笛牛谦
关键词:自旋电子学自旋流自旋-轨道耦合自旋霍尔效应
原子氢在Be(100)薄膜上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
2006年
对原子氢在Be(1010)薄膜表面的吸附性质做了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根据原子面间距的不同,可把Be(1010)表面分为两种.计算结果表明,原子氢在这两种表面上的吸附性质显著不同.为阐明和分析这些不同,系统计算和分析了Be(1010)薄膜的表面电子结构、电子功函数、平均静电势和局域电荷密度.这些物理量都自洽地表明,吸附过程中原子氢和表面铍原子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对于两种表面是完全不同的.对于L型表面来说,电荷由吸附原子氢向表面Be原子层转移,而对于S型表面而言,电荷转移过程恰恰相反.
宋红州张平赵宪庚
关键词:表面能功函数
Be(0001)薄膜中的量子尺寸效应与吸附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铍自由表面的电子结构及表面原子氢的吸附能作了详细计算,给出Be(0001)薄膜的电子结构、表面能、电子功函数、层间弛豫等物理量随厚度变化关系,同时讨论了原子氢在Be(0001)表面的吸附性质,给出了吸附能及局域电子态密度随铍薄膜层厚的变化关系,体现了铍薄膜的量子尺寸效应.
宋红州张平赵宪庚
关键词:表面能功函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