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B-a201302002)
-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金飞刘爱东季国栋贲友林吴振亚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启东市实验小学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数学规定”的理性思考和教学实践被引量:14
- 2014年
- 理性对待数学规定,根据不同的规定内容,在教学时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或是直接诉说,或是适切剖析,或是自主建构,或是合理借助;让学生在数学规定的学习中,建立正确的数学观,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上取得优良发展。
- 季国栋
- 关键词:教学
- 数学史视野下数学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5
- 2016年
- 数学史追溯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演变与发展,能对数学教育实践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追问贡献智慧。数学史启示我们,应该更全面地认识经验对于数学学习的作用,更自觉地构建以学生思考为主线的课堂,更努力地引导学生享受思维的高峰体验。
- 蔡宏圣
-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理解情感态度
- 儿童认识“小数意义”的另一条路径
- 2015年
- 小数(注:本文所指小数都是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与分数质同而形异,彼此互为延伸,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智慧的结晶,构成数系家族中的重要两员。
- 张范辉
- 关键词:循环小数儿童有限小数
- 规则,有时就是一种约定——以除法竖式计算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教学探索】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课前研读】二年级下册的'除法竖式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口算算出算式的结果,但是如何把计算过程通过除法竖式的形式呈现,学生没有经验。较多的学生认为除法竖式的书写和加减法竖式类似,长的样子应该是差不多的。由此可见本节课对学生而言,除法竖式书写意义的理解和认同是最关键的。【教学过程】一。
- 高敏
- 关键词:除法竖式情境图
- 从真实走向虚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集中量的历史演变被引量:1
- 2015年
- 统计是一门数据科学。它的任务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探索数据内在的规律性,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的未来的目的。为了定量地把握总体的规律,通过归纳、列表、制图等初步整理工作,用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据特征进行研究,包括集中量、差异量、相关量等。常见的集中量有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在对学生的涮查中发现.当需要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时,学生不知道选用哪个统计量比较合适。学生往往把平均数理解为平均分,甚至有学生把平均数作为整数、分数、小数外的第四种数。怎样帮助学生建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理解这三个集中量的统计意义?从概念的历史产生过程中,或许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 陈金飞
- 关键词:算术平均数历史演变中位数众数数据特征
-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 2014年
- 自然数结构的中心是素数。对素数的研究导致了当代数学中一个最迷人领域的发展,那就是数论。素数在数论中有着独特的魅力,源于素数问题常常能很简单地表述出来,但是要证明或证伪就极其困难。数论中的许多问题常用猜想来表述,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它被誉为数学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 陈金飞
- 关键词:证伪素因子筛法黎曼猜想哈罗德大数学家
- 从抽象到具象:关于时间单位的历史演变
- 2016年
- 每时每刻,我们都走在时间的刻度上。然而,你是否知道,时间单位是所有度量衡单位中,唯一缺乏系统化前缀的单位制,即便是科学家,也无法马上说出一个季度有多少秒,一年有多少分或十五年有多少天……从远古时代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感觉到的流淌远去的时间,到如今借助计时工具细致入微计量、使用的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时间体系,其间走过了怎样一段不平凡的时间之旅啊!
- 刘爱东
- 关键词:具象古巴比伦
- “用字母表示数”的历史演进及其数学价值
- 2017年
- 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具体的量抽象出一般的数,是第一次抽象;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需要,第一次抽象出来的数不够用了,必然会引起数学史上的第二次抽象,即由自然的“算术语言”走向抽象的“代数语言”。“用字母表示数”是由“算术语言”向“代数语言”过渡的起始,是学生学习代数的入门知识,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它打破了从“确定的数”到“不确定的数”之间的壁垒,
- 刘爱东
- 关键词:示数代数语言知识形成过程天元术丢番图
- 引领学生触摸数学的本质——基于数学史的“平均数”教学改进纪实被引量:3
- 2015年
- "平均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单元的内容,由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移来。笔者日前选择"平均数"这节课的内容,在教研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打磨了一节研究课,磨课过程中我们对平均数的历史起源进行追溯,试图从概念的历史产生过程中获得启迪,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概念教学方案。
- 陈金飞
- 关键词:条形统计图数学史思维过程
- 从有限到无限 从量变到质变——求解圆面积的方法历史演变被引量:1
- 2014年
- "圆的面积"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测量中,由直边图形变为曲线图形的关键点,也是数学思想从"有限"进入"无限"的一次飞跃。自古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研究圆的面积是人们理性追求的一个巅峰。"化圆为方"连同"倍立方""三等分任意角"成为古希腊人几何尺规作图三大难题。直到19世纪数学界研究发现,仅凭尺规作图是无解的,但是朴素的化圆为方这一化曲为直的思想和古希腊数学家的穷竭法,为后来人们研究解决圆的面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陈金飞
- 关键词:圆面积历史演变几何教学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