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112210870)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袁牧之蔡云璁张霞林颖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角膜磨镶...
  • 1篇手术
  • 1篇准分子
  • 1篇准分子激光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准分子激光原...
  • 1篇像差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对比
  • 1篇疗效对比研究
  • 1篇磨镶术
  • 1篇近视
  • 1篇激光
  • 1篇激光原位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篇激光原位角膜...
  • 1篇角膜
  • 1篇角膜磨镶术

机构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林颖
  • 1篇张霞
  • 1篇蔡云璁
  • 1篇袁牧之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与传统LASIK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3年
目的:比较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后(wavefront and iris locating guided-LASIK,WG-LASIK)近视患者的疗效以及角膜前表面像差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200眼,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按球镜屈光度分成低度(≤-3.00D)和中度(-3.00D^-6.00D)。每组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行波前像差LASIK,另一组行常规LASIK。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患者的裸眼视力、波前像差检查。结果:在低度和中度患者中,LASIK组和WG-LASIK组术后视力在1个月和3个月均达到术前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在术后1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有所增加。至术后3个月时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在中度近视组,LASIK组和WG-LASIK组间彗差、球差及总的高阶像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能有效的矫正近视和散光。并且其视觉质量优于传统的LASIK手术。
袁牧之林颖张霞蔡云璁
关键词:波前像差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