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1C12100771)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春远丁唯嘉龚兵周世宁林永成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两株海洋植物内生真菌共培养产生的甾醇类化合物
- <正>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使用大米培养基进行共培养,从该培养物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到(22E,24R)-3β-羟基麦角甾-5,8,22-三烯-7-酮(1),(22E,24R)-61β-甲氧基麦角甾-7,22...
- 丁唯嘉龚兵王锦华黄素萍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2株红树内生真菌共培养产生的甾醇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5
- 2013年
-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的内生真菌E33和K38混合发酵共培养,从菌丝体中分离到9种代谢产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它们为:24-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15β,19-三醇(化合物1)、24-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19-二醇(化合物2)、3β,11α-二羟基麦角甾-8,24(28)-二烯-7-酮(化合物3)、(22E,24R)-麦角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化合物4)、(22E,24R)-6β-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醇(化合物5)、22E,24R-25α,6α-环氧麦角甾-8(9)22-二烯-3β,7α-二醇(化合物6)及麦角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和(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从海洋红树林真菌里分离得到.化合物1~6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 丁唯嘉陈洁怡王锦华李春远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共培养甾醇
- 小菜蛾内生菌Bacillus sp.16-B03产生的Iturin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 <正>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在我国许多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应及不合理的施用农药,使得此害虫的发生更为频繁,危害日益加...
- 周丹丽徐嘉欣朱新伟李文生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为寻找新的抗植物病原菌微生物资源,以苦槛蓝为对象开展了研究。从其叶、叶脉、茎、树皮、根共分离到104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它们主要属于无孢类群、盘长孢属、青霉属、枝孢霉属和曲霉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所分离到的苦槛蓝内生真菌中有77.9%对包括小麦赤霉、大豆疫霉、香蕉炭疽和柑橘青霉中至少1种植物病原菌显示抑制活性,42.3%和11.5%的菌株对上述植物病原菌中的至少1种分别达到了中度抗菌和强烈抗菌。高效液相测试显示苦槛蓝提取物与5种具有强烈抗菌活性的苦槛蓝内生真菌提取物的谱图差异显著,表明这些内生真菌产生了不同于原植物代谢产物的新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物质。
- 丁唯嘉张穗强龚兵李春远王秀芳
- 关键词:苦槛蓝内生真菌
- 球毛壳素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固相萃取研究
- <正>分子印迹技术是在分子识别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通常采用天然有机化合物或有机药物单体为印迹分子,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特定的反应相互结合形成单体-印迹分子复合物;然后功能单体与交联剂共聚,...
- 李芬琪夏坤坤李铭徐莉汤日元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一株小菜蛾内生Bacillus sp.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 <正>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innaeus)属于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是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由于小菜蛾...
- 丁唯嘉李文生汤日元李春远
- 文献传递
- 两株红树内生真菌共培养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到环(L-苯丙-L-脯)二肽(1),环(D-脯-L-苯丙)二肽(2),环(L-苯丙-反-4-羟基-L-脯)二肽(3),环(顺-4-羟基-D-脯-L-苯丙)二肽(4),环(L-脯-L-酪)二肽(5),环(D-脯-L-酪)二肽(6),环(D-脯-D-色)二肽(7),木糖醇(8),腺苷(9),尿苷(10),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真菌中分离到,化合物2,6,7,8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获得。
- 李春远黄松佘志刚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共培养
- 红树林内生真菌K38和E33共培养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将来自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E33和K38的共培养,从该培养液提取物中分离到Castaneiolide(1),脑苷脂-1-O-吡喃葡萄糖基-(2S,3R,4E,2'R)-2-N-(2'-羟基棕榈酰)-9-甲基-4,8-sphingadienine(2),3β,7β,19-三羟基-5-烯-胆甾烷(3),3-羟基-4-(3-甲基-2-丁烯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甲醛(5)五个代谢产物,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海洋真菌里得到。化合物1,2,3,4以往未从单独发酵的两菌中分离得到。
- 李春远龚兵黄素萍佘志刚林永成周世宁
- 关键词:共培养代谢产物
- 一株红树林真菌Alternaria sp.R6固相培养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研究红树林真菌Alternaria sp.R6固相培养代谢产物,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手段从甲醇提取物分离单体,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二倍稀释法测试抗菌活性。分离到(4R,5R)-4,5-二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1),(4R,5S,6R)-4,5,6-三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2),xylariacyclone B(3),(4S,5S,6S)-5,6-环氧-4-羟基-3-甲氧基-5-甲基-环己-2-烯-1-酮(4),LL-C10037α(5),1-羟基-8-(羟甲基)-6-甲氧基-3-甲基-9H-呫吨-9-酮(6),6-甲基-1-甲氧羰基-8-羟基呫吨-9-酮(7),6-羧基-1-甲氧羰基-2,8-二羟基呫吨-9-酮(8),麦角甾醇和过氧化麦角甾醇共10个化合物。化合物1,2,3,4,5,6和8为首次从Alternaria属分离到。化合物6和8对小麦赤霉、香蕉炭疽,化合物2对香蕉炭疽显示良好抗菌活性。
- 陈敏周丹丽祝钧杰冯子昊邱远昆佘志刚李春远
- 关键词:呫吨酮环己烯酮抗真菌活性
- 苦槛蓝内生真菌不同培养条件代谢产物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及LC-MS研究
- 2013年
- 利用滤纸片法和LC-MS分别对比了100多种苦槛蓝内生菌固液培养条件,高盐与无盐培养条件、单培养及共培养条件下抗菌活性及代谢产物成分的差异,报道了其中部分筛选出的改变相应培养条件后代谢产物活性显著增加及成分明显变化的菌株的实验数据。
- 丁唯嘉龚兵王锦华黄松李春远
- 关键词:抗真菌活性共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