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418500)

作品数:12 被引量:149H指数:7
相关作者:于水利冷延慧郭书海牛之欣牛明芬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聚硅酸
  • 3篇聚硅酸铁
  • 3篇混凝
  • 2篇生物表面活性...
  • 2篇污染
  • 2篇混凝机理
  • 2篇沉积物
  • 1篇淀粉废水
  • 1篇毒性效应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相介质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悬浮物
  • 1篇氧化改性
  • 1篇油泥
  • 1篇油泥处理
  • 1篇油污染
  • 1篇有机物
  • 1篇玉米加工
  • 1篇源解析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沈阳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于水利
  • 2篇牛明芬
  • 2篇牛之欣
  • 2篇郭书海
  • 2篇冷延慧
  • 2篇董怡华
  • 2篇李亮
  • 2篇胡筱敏
  • 2篇董德明
  • 1篇刘春慧
  • 1篇吴雨华
  • 1篇路永正
  • 1篇张荣
  • 1篇李雪花
  • 1篇徐慧
  • 1篇孙文田
  • 1篇田福林
  • 1篇李凤梅
  • 1篇伏亚萍
  • 1篇姜中佳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Scienc...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加工污水剩余污泥吸附铅和镉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08年
以玉米加工污水剩余活性污泥为吸附剂,研究吸附时间、温度、pH值、污泥投加量、铅镉共存等因素对污泥吸附铅、镉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加工污水剩余污泥吸附铅、镉是快速过程,温度对吸附影响较小,吸附的最佳pH=4~8,铅和镉的吸附量随污泥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铅吸附最佳投泥量为0.5g/L,污泥吸附不同初始质量浓度镉的最佳污泥投加量不同,为0.5~2g/L;在铅与镉共存的吸附体系中,铅的存在对镉的吸附有抑制作用,而镉的存在对铅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
孙文田董德明张荣朱艳芳
关键词:剩余活性污泥
邻氯苯酚抑制光合细菌1D生长的毒性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以农药厂排污口下游底泥分离筛选得到的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sp.1D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质量浓度邻氯苯酚对1D生长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邻氯苯酚质量浓度的增加,1D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当培养液中邻氯苯酚质量浓度为800mg·L-1时,1D的生长几乎被完全抑制。菌株1D的脱氢酶活性随着邻氯苯酚质量浓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当邻氯苯酚质量浓度为570mg·L-1时,1D的脱氢酶活性下降程度为10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的标准方法研究了邻氯苯酚对1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邻氯苯酚对1D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为9.375mg·L-1。通过与湖水中微生物的半致死质量浓度96LC50进行比较可知,1D对毒物邻氯苯酚的耐受性高于自然水体中混合微生物对邻氯苯酚的耐受性。
董怡华李亮胡筱敏姜中佳和英滇郑琳子
关键词:邻氯苯酚光合细菌脱氢酶活性安全质量浓度
聚硅酸铁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机理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共聚工艺制备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研究了其对溶解性有机物(DOMs)(以腐殖酸HA为替代物)的氧化性能,并对比研究了PSF与复合铝铁(PFA)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最后对PSF去除DOMs机理进行了初步解析。结果表明:PSF具有氧化性能,改变了HA的分子结构、表面性质以及HA/水溶液的界面性质,使吸附性能增强。不同pH值对HA、PSF、高岭土之间的络合模式具有不同的影响。PSF的混凝机理是以氧化/吸附-电中和/脱稳为前提条件,以吸附架桥为必要条件,以卷扫网捕为补充条件。
付英于水利
关键词:水处理混凝机理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被引量:29
2007年
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石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从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土壤和实验室高浓度柴油胁迫土壤中筛选出了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F-422、SF-428、SF-433和SYS-1.这4株菌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为67.4%~73.6%.经过16项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F-433,SF-428,SF-422和SYS-1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纯烃降解定性实验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均能够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中菌株SF-428和SYS-1显示了对芳烃及环烷烃较强的利用能力.
李慧陈冠雄张颖徐慧金寰宇张成刚
关键词:石油烃降解菌生物降解RDNA
南湖水体多相介质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06年
以南湖水体中的水、沉积物、生物膜和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对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不同相中Zn的含量最高,Cd的含量最低,但Cd的富集能力最强,生物膜和悬浮物富集重金属的能力远大于沉积物的富集能力,且Zn,Cu,Cd和Pb均表现出点源污染的特性;采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重金属元素(Zn,Cu,Cd,Pb,Fe和Mn)在固相介质中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沉积物、生物膜和悬浮物中元素间的相关性趋势存在着一定差异,3种固相介质中Cd与Fe的相关系数均大于Cd与Mn的相关系数,而Pb与Fe的相关系数均小于Pb与Mn的相关系数,说明铁氧化物对镉环境化学行为的贡献大于锰氧化物,对铅环境化学行为的贡献小于锰氧化物.
吴雨华王晓丽董德明路永正伏亚萍胡林林李鱼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生物膜悬浮物
一株霉菌净化淀粉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从人参种植基地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霉菌A1。以模拟淀粉废水作为处理对象,考察各种因素对A1菌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经灭菌的模拟废水中接种霉菌A1,在30℃,摇床转速160r/min,初始pH值为中性条件下培养5d,处理净化后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7.5%。
胡筱敏金梦董怡华李亮尚进
关键词:淀粉废水霉菌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用于大辽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FA-NNC)是用于污染物源解析的两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本研究将PMF和FA-NNC成功用于中国大辽河流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解析,并比较两个模型得到的来源类型与贡献.两种模型对于多环芳烃来源的判定有一致的结果,分别是燃煤、生物质燃烧、交通和炼焦,PMF得到4个源的贡献率依次是43.3%,24.3%,16.7%,15.7%;与之对应,FA-NNC得到的贡献率为50.4%,21.9%,15.7%,12.0%.PMF和FA-NNC对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的判定结果与比值法、排放清单的结果基本一致,且与辽宁省能源结构相符.
刘春慧田福林陈景文李雪花乔显亮
关键词:多环芳烃源解析
东北天南星脂溶性成分的研究
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收载有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Blume)、东北天南星(A.amuren...
李蕾石荣珍李庆勇付玉杰祖元刚
文献传递
除污染型聚硅酸铁混凝剂除磷被引量:8
2007年
为进行废水除磷的研究,该文采用共聚法制备除污染型聚硅酸铁(PSF)混凝剂,研究PSF的水解规律,并应用透射电镜(TEM)、光子相关光谱法(PCS)及烧杯搅拌实验,对比研究PSF与复合铝铁(PFA)的微观性质(微观形态及粒径分布)及其除磷效能,初步探讨PSF的除磷机理。结果发现:PSF除磷机理主要是配位吸附作用,Fe3+与PO43-的沉淀反应只占少部分。PSF除磷最佳金属与磷的摩尔比为0.6~1.2,而在该范围内PSF除磷效率比PFA高出30%多。PSF除磷的最佳pH为7~12,而PFA仅为11~12。混凝剂除磷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微观性质,而PSF独特的微观特征正是其具有优异除磷效能的原因之一。
付英于水利
关键词:除磷水解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ediments of the Daliao River,China: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with non-negative constraints被引量:10
2010年
Two receptor models,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PMF) and factor analysis with non-negative constraints (FA-NNC),were applied for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sediments of the Daliao River,China.The source profiles and source contributions derived from the two receptor models were comparable.For PMF,PAHs mainly came from coal combustion (43.3%),followed by biomass burning (24.3%),traffic emissions (16.7%) and coke oven (15.7%).As for FA-NNC,coal combustion (50.4%) was dominant,followed by biomass burning (21.9%),traffic emission (15.7%) and coke oven (12.0%).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specific PAH diagnostic ratios and emission inventory analysis.In addition,the source apportionment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material usage in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LIU ChunHui TIAN FuLin CHEN JingWen LI XueHua QIAO XianLiang
关键词:矩阵分解生物质燃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