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34603)

作品数:11 被引量:106H指数:7
相关作者:刘春华杨丽芝刘中业张光辉张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2篇地下水
  • 7篇鲁北平原
  • 6篇浅层
  • 6篇浅层地下
  • 6篇浅层地下水
  • 5篇污染
  • 4篇有机污染
  • 2篇地下水系统
  • 2篇地下水资源
  • 2篇油田
  • 2篇有机污染特征
  • 2篇粘性土
  • 2篇粘性土层
  • 2篇胜利油田
  • 2篇水系
  • 2篇水资源
  • 2篇区域地下水
  • 2篇资源功能
  • 2篇污染特征
  • 2篇华北平原

机构

  • 13篇山东省地质调...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山东省地质测...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国土资源...

作者

  • 12篇杨丽芝
  • 12篇刘春华
  • 5篇刘中业
  • 3篇张光辉
  • 2篇张涛
  • 2篇佟照辉
  • 1篇纪汶龙
  • 1篇祁晓凡
  • 1篇卫政润
  • 1篇张卓
  • 1篇韩晔
  • 1篇刘治政
  • 1篇孟素花
  • 1篇孙剑锋
  • 1篇王雪琼
  • 1篇陈相霖

传媒

  • 5篇地球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工程勘察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下水
  • 1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第二届全国地...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与验证——以鲁北平原为例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
刘春华张光辉王威孟素花杨丽芝纪汶龙刘治政
关键词: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包气带粘性土层
文献传递
基于水化学组分和环境同位素信息探讨山东德州深层承压地下水起源被引量:14
2013年
本文针对海河流域平原长期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选择德州深层水分布区作为重点研究区,以深层地下水化学组分及同位素信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深层地下水起源与更新性。研究结果表明,德州深层水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盛期较寒冷的大气降水淋滤,在形成及径流过程中,遭遇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以HCO3-Na型水为主要成因类型,具有高氟、高钠、低钙、偏碱性的水化学特征,和氢氧稳定同位素低,氚含量低的同位素特点;深层地下水循环缓慢,更新能力较弱。
杨丽芝曲万龙张勇刘春华
关键词:深层地下水环境同位素
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下水砷浓度空间变异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2
2013年
依据2006—2009年间采集的区内1092件浅层地下水无机分析和现场测试数据,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污染现状。全区26.65%的样品砷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超标区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17.3%。浅层地下水中砷的统计特征表明砷的离散程度和变异系数均较高;空间变异特征显示砷在空间上的分布各向异性,砷含量分布差异与地下水流向关系不密切,不同浓度的分布主要受原生条件和污染源的影响;区内约7%的浅层地下水样品砷的浓度由人类活动影响形成,其中12%的砷污染样品源于养殖场砷污染,养殖场内浅层地下水砷检出率、超标率均为全区的2倍;砷污染源包括农村分散养殖场牲畜废弃物排放、含砷农药的施用、工业污水的不达标排放等。
刘春华张光辉杨丽芝卫政润刘中业陈相霖张卓
关键词: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砷污染地统计学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衰退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相对20世纪50年代末至本世纪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开采量由不足100×108m3/a增至211.98×108m3/a,超出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192.31×108m3/a。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体积不断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致使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不断衰退,并产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农业节水、工业调整开采强度布局、建立应急用水机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本地劣质水资源化等综合举措,修复和涵养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势在必行。
杨丽芝张勇刘春华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可持续利用
鲁北平原一多年排污河渠对两侧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阐明平原区排污河渠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鲁北平原一条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多年排污河渠为例,进行了河渠污水对两侧浅层地下水污染机理的研究。通过Mg2+、Cl-、1,2-二氯乙烷等主要污染指标在排污河渠两侧的扩散规律研究,初步确定排污河渠对两侧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的影响范围约为100 m。此结论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防污、治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刘中业杨丽芝张涛刘春华
关键词:水质评价鲁北平原
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衰退与恢复途径研究被引量:18
2013年
相对20世纪50年代末,至本世纪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开采量由不足100×108m3/a增至211.98×108m3/a,超出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192.31×108m3/a。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疏干体积不断增加,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不断衰退的同时产生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采取农业节水、工业调整开采强度布局、建立应急用水机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蓄、本地劣质水资源化等综合举措,修复和涵养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势在必行。
杨丽芝曲万龙刘春华
关键词: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功能
胜利油田北部采油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对胜利油田北部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样品采集与有机污染物含量测试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采油区地下水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污染程度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年限及相关石油化工工业布局的控制。
杨丽芝刘中业刘春华韩晔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胜利油田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与验证--以鲁北平原为例被引量:21
2014年
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面临影响因子多又复杂、评价指标难以客观性选定和权重不易确定等难题,以至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性。本文以鲁北平原为例,在以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常用的DRASTIC模型基础上,采用创新的迭置指数方法,改进为"DRITCS法",选择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综合岩性、地表2 m内单层厚度大于0.5 m的粘土层厚、含水砂层厚度及其渗透系数、和地下水净补给量等因子,组成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模型。合理地确定了区域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中关键指标——包气带粘性土层变化影响,并在鲁北平原示范性应用和通过以面源污染为主的三氮污染现状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流域性相变造成的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空间差异性和区位分布特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刘春华张光辉王威孟素花杨丽芝纪汶龙刘治政
关键词: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包气带粘性土层
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与土壤有机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本文在对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浅层地下水和包气带土壤进行了样品采集、污染物组分测试及污染程度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胜利油田陆上采油区浅层地下水和土壤已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16种之多,个别有机物含量还很高。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受到油田采油井数量、采油年限及相关石油化工工业布局的控制。
孙剑锋杨丽芝刘春华
关键词:胜利油田浅层地下水土壤有机污染
黄河下游平原地质环境退化及与地下水开采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黄河下游平原地质环境不断退化,产生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海咸水入侵、咸水界面下移等环境地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近60年来该区地下水过量开采所致。至21世纪,黄河下游平原地下水总开采量由不足20×10~8 m^3/a增至近52×10~8 m^3/a,超出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42×10~8m^3/a。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笔者认为黄河下游平原地质环境退化与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有关。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布局,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环境地质问题频发,地质环境不断恶化。有效遏止地质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需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入手,修复和涵养平原地区地下水系统。
杨丽芝王雪琼刘春华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下水开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