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665)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姜金伟沈军郝晓峰王传富沈烈荣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教育
  • 2篇心理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义务教育阶段
  • 2篇英语
  • 2篇师生
  • 2篇师生关系
  • 2篇辍学
  • 2篇教育阶段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学习
  • 1篇独生
  • 1篇独生子
  • 1篇独生子女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学科
  • 1篇学生英语
  • 1篇学生辍学

机构

  • 6篇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姜金伟
  • 2篇沈军
  • 1篇沈烈荣
  • 1篇郝晓峰
  • 1篇王传富

传媒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基础教育研究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科教文汇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7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厌学情绪的消除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在对该阶段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研究之后发现,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的不良情绪反应。这势必影响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因而辍学。本文就如何消除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厌学情绪提出解决对策。
沈军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厌学
基于师生关系视角下的学生辍学预防措施探索被引量:1
2012年
日益恶化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辍学的原因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然而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并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师生关系淡漠,学生人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阐述了师生关系的实质及作用,并提出通过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对话与互动氛围,尊重、接纳、热爱学生,将会有效地阻止学生的辍学行为。
王大磊
关键词:师生关系辍学
制约中国当前家庭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被引量:5
2012年
当代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超过历朝历代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时我国社会又有诸多制约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其中最重大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家长与残缺家庭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的家庭教育。
王传富
关键词:家庭教育独生子女放任自流
初中后进生学科偏好成因探析——来自学生的访谈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深入了解后进生学科偏好形成的原因,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对来自11所学校的21名初中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来自教师的情感支持、学业支持、教学支持对学科偏好影响巨大,家人支持和同辈支持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对学科偏好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但后进生在多门科目学习中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
姜金伟郝晓峰
关键词:后进生教师支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2012年
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工作进展缓慢,教师队伍专业化、设备和职责专业化、课程开发专业化面临困境,这与当前地方政策中的低标准要求关系密切。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出台与时俱进的政策,建立完善的学校考评制度和教师督导制度。
姜金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探析焦虑对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艺体类学生中学英语基础薄弱,在学习大学英语过程中,普遍产生焦虑情绪,对英语厌学,这既降低了大学英语学习效果,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分析艺体类学生产生大学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提出克服学生语言焦虑的教学方法。
沈军
关键词:焦虑大学英语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原因及预防方法新探——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阐释师生关系的实质及作用,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在于现实中师生关系淡漠、学生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学生参与意识明显缺乏等问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提出通过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帮助、接纳、宽容、欣赏、热爱学生,建立学校健康中心等预防措施,以有效阻止学生的辍学行为。
王大磊
关键词:义务教育辍学师生关系
他人评价、自我同一性发展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2011年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主要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需要,外因则是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否定性评价。自我同一性的获得需要给予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间才能实现,如果这个空间受到限制,个体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便会出现逆反心理。疏解逆反心理的途径当从改善他人评价和扩大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探索空间入手。
沈烈荣姜金伟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逆反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