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01)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9H指数:7
- 相关作者:欧阳厚淦曾荣华高书亮汪建民周露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7年
- 骨质疏松症以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多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日益增加,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亦日益增长。其以骨骼疼痛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则骨折危及生命。现代医学药效低未令人满意。近年来,传统医学中的灸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认可,其中,热敏灸疗法是一种简、便、易、廉、舒适、安全性高且无不良反应的绿色疗法。文章将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阐述灸法是如何通过调节内分泌、细胞分子水平及生物力学等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
- 彭珊欧阳厚淦赵志冬卢文静彭静曾荣华吴慧婷
- 关键词:灸法骨质疏松症
- 针刺“足三里”穴对脾虚证模型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背景:肠道及相关淋巴组织是构成肠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脾虚水液代谢障碍为主要消化道症状中肠道免疫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针刺对脾虚症大鼠淋巴结组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脾虚与肠道黏膜免疫之间相关性及针刺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组,空白组。通过劳倦伤脾加饮食失节多因素复合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造模31 d;造模成功后针刺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模型组自然恢复;空白组不予干预。造模期间及治疗期间检测各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检测,治疗结束后,摘取小肠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在脾虚状态下模型组、针刺组相比空白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针刺治疗后针刺组尿D-木糖排泄率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稍低于空白组(P<0.05);(2)模型组、针刺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CD4+T巴细胞计数高于模型组(P<0.01);(3)模型组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CD8+T淋巴细胞计略数低于空白组(P<0.05),高于模型组(P<0.01);(4)模型组和针刺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高于模型组(P<0.01);(5)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穴能够提高脾虚证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提高小肠的消化吸收能力,明显改善改善脾虚证大鼠纳差、便溏、泄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调节脾虚证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提高其肠道免疫功能,调整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状态,维持机体免疫耐受,调节机体免疫稳态。
- 曾荣华周露欧阳厚淦彭珊高书亮汪建民吴慧婷欧阳彦楚崔田田
- 关键词:脾虚针刺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肠道免疫
-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制备并评价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方法选取SD大鼠(雌性,2-3月龄)6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50只)及正常组(14只),模型组采用摘除双侧卵巢结扎术制备骨质疏松雌性大鼠模型,俯卧位固定在大鼠固定板上,取背部切口,逐层切开,分离结扎输卵管,摘除双侧卵巢,依次缝合,碘伏消毒,预防感染(肌肉注射80万单位青霉素);正常组为对照组,自然饲养,不做任何处理。并采用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法确定其动情周期以检测双侧卵巢摘除情况,自术后次日清晨开始,用无菌棉签获取各组大鼠阴道分泌物,涂片于载玻片,常规固定及风干后,进行瑞氏染色,连续5天。显微镜下观察阴道上皮角化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以白细胞为主,有核上皮细胞少见,呈连续性动情间期;正常组呈规律的动情周期变化: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结论雌性大鼠去双侧卵巢可有效制备骨质疏松模型;采取观察阴道上皮角化细胞的检测方法是证明去势骨质疏松模型成功的标准。
- 彭珊欧阳厚淦赵志冬卢文静高书亮
- 关键词:去势骨质疏松
- 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9年
- 从西汉时期到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经络和三焦焦膜的研究一直延续至今。经络、三焦焦膜属于中医学的两个基本范畴,作为中医形态学概念,它们与筋膜组织有着密切关联,三者相辅相成。2018年3月28日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报出人类体内存在一种新的且最大的器官——间质器官,其几乎满足对器官定义的所有标准,遍布全身组织间隙,被称为流体'高速公路'。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间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筋膜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及契合度,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来对筋膜、经络和三焦焦膜的研究进展展开基本论述。该论述通过查阅近几年大量文献,发现有前辈早已在研究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三者关系中收获颇丰。另外,文章主要目的除包括总结前人关于筋膜的研究进展外,力求为探究肿瘤扩散机制及针灸、气功疗法提供科学参考。
- 吴慧婷章文春欧阳厚淦
- 关键词:筋膜经络
-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筋膜中ERK1/2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筋膜中ERKl/2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热敏灸组,每组各20只。对后三组进行造模使其处于骨质疏松症病理状态下,然后对艾灸组及热敏灸组取"肾俞"穴进行常规艾灸及热敏灸治疗,通过Western-blot检测各组ERKl/2的表达水平以观察其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中ERK1/2都有少量表达,艾灸与热敏灸组中ERK1/2表达情况都有不同程度改变,尤其热敏灸组改变情况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热敏灸时,灸信号可能通过使热敏态穴区筋膜结缔组织中ERKl/2信号通路蛋白发生变化,进而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起调节作用。
- 欧阳厚淦赵志东卢文静周平生
- 关键词:热敏灸筋膜ERK1骨质疏松症
- 针刺脾气虚证模型大鼠“足三里”穴后肠系膜淋巴结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23
- 2018年
- 背景:肠道及相关淋巴组织是构成肠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虚免疫失衡中肠道免疫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针刺对脾虚症大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结构的变化、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探讨脾虚与肠道黏膜免疫之间相关性及针刺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SPF级雌性SD大鼠(购于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针刺组通过劳倦伤脾加饮食失节多因素复合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通过脾虚模型体征评分及尿D-木糖排泄率检测证实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大鼠针刺双侧"足三里"穴(1次/d,连续14 d),模型组自然恢复,空白组不予干预。治疗结束后摘取小肠肠系膜淋巴结,采用MTS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组织形态学改变,Perls stain(普鲁士蓝)染色法检测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数量。结果与结论:(1)肠系膜淋巴结组织结构改变:空白组结构正常;模型组淋巴结网架结构遭到破坏,淋巴小结等结构不完整,淋巴结副皮质区弥漫性扩大变宽,淋巴结功能亢进;针刺组淋巴结小梁构成的实质网架结构基本趋于完整,淋巴小结等结构基本恢复;(2)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功能: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呈相同的趋势,但T淋巴细胞增殖率要高于B淋巴细胞(P <0.01);模型组的T、B淋巴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空白组(P <0.01);针刺组T淋巴细胞增殖率高于模型组(P <0.01),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针刺组B淋巴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组(P <0.0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巨噬细胞计数:针刺组的淋巴窦巨噬细胞分部密度高于模型组,低于空白组(P <0.01)。提示:针刺"足三里"穴能激活脾虚证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免疫应答,增强其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化能力(其中对
- 曾荣华吴慧婷周露欧阳厚淦高书亮汪建民欧阳彦楚崔田田
- 关键词:针刺肠系膜淋巴结肠道免疫
- 不同疗程热敏灸干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穴位周围结缔组织及脊髓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0
- 2020年
- 背景:通过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证明针灸“命门”穴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热敏灸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收效甚益,但对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目的:拟从结缔组织及神经系统角度对热敏灸治疗机制进行研究,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探讨热敏灸的最佳治疗时间。方法:将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热敏灸4 d组、热敏灸7 d组、热敏灸14 d组,后4组通过双侧卵巢摘除术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予不同时间热敏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取以“命门”穴为中心区附近0.5-1.5 cm内的皮下浅筋膜、脊髓分别进行荧光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热敏灸14 d治疗前后的血清磷、钙离子和碱性磷酸酶浓度进行测定。结果与结论:①荧光染色观察筋膜内纤维形态改变:模型组的胶原纤维排布交错杂乱呈网状排列,而热敏灸4 d组胶原纤维排列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随着热敏灸时间延长至14 d变化逐渐显著,胶原纤维在热敏灸作用下被拉伸牵引,张力增加,总体呈向心性排布,即朝向“命门”穴附近;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改变:热敏灸4 d组大鼠脊髓较模型组无明显变化,热敏灸7 d组前角处神经元细胞数量有所增加且体积增大,后角处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热敏灸14 d组前角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加显著,且体积增大,细胞核较大而圆,核仁明显,神经纤维增粗增长,排列规律,后角处神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且更加致密;③血清指标:经热敏灸14 d治疗前后对比发现大鼠血清磷离子、碱性磷酸酶浓度明显上升(P<0.01),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P<0.05);④结果提示,热敏灸可以通过结缔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热敏信号通路的传导,进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以热敏灸14 d为理想治疗时间。
- 吴慧婷崔田田欧阳厚淦欧阳彦楚易岚陈楚
- 关键词:热敏灸骨质疏松症浅筋膜脊髓疏松结缔组织
-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筋膜形态改变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为研究筋膜中结缔组织在热敏灸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揭示热敏灸的普遍机理。方法选取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热敏灸组各20只,并对后三组进行造模使其处于骨质疏松症病理状态下,然后对艾灸组及热敏灸组取肾俞穴进行常规艾灸及热敏灸治疗,并取其灸点周围结缔组织进行染色,观察各组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热敏灸组ECM内纤维以灸点为中心呈向心性分布、张力增高,其他三组纤维纵横交错形成众多纤维网格。热敏灸组细胞在纤维带动下排列方向一致、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较大,在纤维拉动下,细胞骨架重构成"扁梭形"、胞浆纵轴长而致密、细胞突起界限不清,胞核小、呈长梭形,其他三组大量细胞杂乱无序填充在纤维网格内、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较小、细胞分界清晰,胞内骨架伸展成"片状"、多突起并相互形成联系,胞核近似圆形位于胞浆中心。结论实施热敏灸时,灸刺激能通过使周围大量成纤维细胞可逆性收缩而到达整个间隙结缔组织。
- 欧阳厚淦赵志东卢文静
- 关键词:热敏灸成纤维细胞骨质疏松症
- 针灸对妇产科疾病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妇产科学作为临床主要学科之一,是女性独有的也是最常见的病症。伴随二胎时代的到来,产妇日益剧增,妇科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代医学仍存在一些陈旧的治疗方法,呈现疗效欠佳、费用高昂、副作用大等弊端。2006年针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携带便捷,材质环保,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明显优势,在医院、诊所及百姓中间日益普及,并且在妇产科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文章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来阐述针灸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归纳常用的特效经验要穴。
- 吴慧婷欧阳厚淦卢文静彭珊曾荣华
- 关键词:针灸腧穴妇产科
- 经络与淋巴系统关系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5
- 2018年
- 经络的实质一直是经络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迄今为止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过科研工作者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使得经络之谜渐渐拨开云雾。笔者在查阅近30年经络实质相关研究文献中发现,各家学说虽多次提及淋巴管系,但大多一笔带过并未给予太多重视,关于经络与淋巴管系相关性的研究少之甚少。因此笔者整理国内外关于经络与淋巴管系研究文献,从经络循行路线与淋巴管系解剖走向的相关性、穴位处淋巴管解剖结构、针刺对淋巴管系影响等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及适当补充,认为淋巴管系是构筑经络实质不可或缺的部分,淋巴管系学说的提出为经络与淋巴管系之间关系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开拓了新思路,丰富了经络实质的内涵。
- 曾荣华欧阳厚淦周露彭珊汪建民高书亮吴慧婷欧阳彦楚崔田田
- 关键词:经络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