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农业部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
农业部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
- 作品数:30 被引量:179H指数:8
- 相关作者:侯绍华袁维峰朱鸿飞贾红汪开毓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DNA疫苗的构建及在BHK-21细胞上的表达特性
- 2013年
-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FZ06A株全长cDNA为模板,扩增并修饰GP3、GP5、M蛋白的基因,同时融合牛疱疹病毒VP22基因,构建了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PRRSV DNA疫苗pSCA-VPm3、pSCA-VPm5、pSCA-VP6和pSCA-V56。将其分别转染BHK-21细胞,通过检测转染细胞中目的基因的mRNA水平、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和转染细胞的凋亡情况,对该疫苗的体外表达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CR扩增得到长度分别为765、603、525bp的GP3、GP5、M蛋白的基因。经置换、敲除、融合VP22基因等修饰后获得长度分别为1 545、1 386、1 320bp的修饰后基因。疫苗转染细胞后,用RT-PCR能检测到目的蛋白的mRNA。IFA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细胞中均有目的蛋白表达,转染48h后细胞发生核固缩,甚至核裂解现象。证实,成功构建了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疫苗pSCA-VPm3、pSCA-VPm5、pSCA-VP6和pSCA-V56,在转染的BHK-21细胞中能实现目的蛋白的表达,且能诱导转染细胞发生凋亡。
- 梁欠欠侯绍华李秀岭贾红袁维峰鑫婷孙建涛朱鸿飞
-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PRRSV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构建含PRRSV FZ06A株GP3、GP5、M蛋白修饰后基因的复制子疫苗pSCA-Km5、pSCAVPm3、pSCA-VPm5、pSCA-VP6和pSCA-V56,研究其特异性表达目的蛋白的能力和在小鼠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将构建的复制子质粒和空载体以100μg·只-1的剂量免疫小鼠,免疫3次,监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及淋巴细胞经特异性抗原刺激后的增殖情况和释放IFN-γ、IL-4的水平。结果显示,各疫苗均能在转染细胞中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小鼠,pSCA-VPm3、pSCA-VP6能引起较好的细胞免疫应答,但血清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SCA-Km5、pSCA-VPm5血清中能检测到低水平特异性抗体,但引起的细胞免疫较pSCA-VPm3、pSCAVP6低。pSCA-V56和pSCA-VPm5-PEI均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体液免疫水平低于pSCAVPm5。pSCA-VPm5-PEI抗体水平在首免后7周突然降低,至首免后10周,无特异性抗体再次产生。所有免疫小鼠中未能检测到中和抗体。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甲病毒复制子的PRRS DNA疫苗能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一定水平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望成为具有开发价值的PRRS标记疫苗。但各目的基因所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不同。
- 梁欠欠侯绍华贾红袁维峰郭晓宇朱鸿飞
- 关键词:PRRSV小鼠免疫应答
- 养殖锦鲤鲤鱼浮肿病的检测与鉴定被引量:15
- 2017年
- 北京房山某锦鲤养殖场锦鲤发生大量死亡,患病锦鲤呈烂鳃、肾脏糜烂、身体浮肿;症状类似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感染,但经PCR检测排除了KHV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对发病鱼进行了临床症状观察、病毒分离、细菌分离培养、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和PCR扩增等检测。通过病鱼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肾脏内可见200nm×400nm的痘病毒样颗粒。抽提病毒核酸后,用已知的鲤鱼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出548和180bp片段,测序结果和GenBank公布的CEV H504株序列完全一致。根据发病鱼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最终确定该病为CEV引起的鲤鱼浮肿病。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鲤鱼浮肿病。
- 徐立蒲王小亮张文潘勇景宏丽王静波王姝曹欢王澎那立海江育林
- 关键词:锦鲤疱疹病毒锦鲤
- 禽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了解江苏苏中地区禽源沙门氏菌耐药现象及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采用K—B法对22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通过PCR方法检测了12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甲氧胺嘧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萘啶酮酸、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72.73%~100%之间;存在着5种耐药表型,每个耐药表型均在4重或4重以上,耐药最多菌株可耐受10种药物;扩增出9种耐药基因,与GenBank中的参考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存在基本一致,但无绝对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苏中地区沙门氏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且耐药基因广泛存在。
- 戴建华吴植袁维峰
- 关键词:沙门氏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
-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5
- 2017年
-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A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过程,最低可检测到16拷贝/反应;与猪的其他常见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与荧光PCR方法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10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所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临床鉴别诊断、检验检疫和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李林刘拂晓樊晓旭李金明邹艳丽刘珊包静月吴晓东王志亮
- 关键词: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PCR
- 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将360尾体重为50 g左右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立3个平行,每个平行40尾鱼。将蛭弧菌Bdh5221菌液以0、104、107CFU/g(饲料)的浓度喷洒于基础饲料上投喂银鲫,于第7、14、21、28天时检测银鲫肠道蛭弧菌Bdellovibriosp.数量的变化。在两个试验组蛭弧菌数量基本达到稳定(即第28天)时,测定蛭弧菌Bdh5221对银鲫肠道菌群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气单胞菌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有上升的趋势,拟杆菌变化不明显;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酚氧化酶及107CFU/g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蛭弧菌具有改善银鲫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相关酶活性的作用。
- 梁思成房文红汪开毓贾娴
- 关键词:银鲫肠道菌群
- 蛭弧菌Bdh5221株理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蛭弧菌海水菌株Bdh5221于2005年8月从海南琼海对虾养殖场周边排水沟水样中分离所得,具有裂解多数革兰氏阴细菌的特性。在前期Bdh5221噬菌谱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其可利用热致死革兰氏阴细菌的生长特性,对其理化特性、药敏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株蛭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弧状,一端有极长的极生鞭毛,细菌大小在(0.2—0.5)μm×(0.6—1.5)μm左右;生化实验表明:Bdh5221明胶穿刺试验和接触酶试验呈阳性,氧化酶反应呈阴性,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药敏实验表明:此菌对新霉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磺胺嘧啶和万古霉素不敏感;对其16S rDNA序列的测定、分析表明,与其同源性最高的细菌是一株新发现的海洋新种细菌Kordiim onas gwangyangensis,同源性高达99%,而与其他蛭弧菌属细菌的同源性从90%到70%不等,并针对其基因序列做了相关进化分析。
- 梁思成房文红汪开毓贾娴
- 关键词:理化特性药敏试验RDNA系统发育
- 1株野禽源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解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对2015-2016年广州地区野生鸟类进行流感监测,分离得到1株H5N6流感病毒。对病毒分离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A基因属于Clade2.3.4.4,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典型分子特征。各基因片段分别与H5N6亚型的猫和家禽等的不同宿主病毒株相应片段具有较高相似性,揭示了野鸟作为流感病毒孵化器的可能性,提示需加强对野生鸟类禽流感监控。
- 周佩娇邢利贾伟新廖明
- 关键词: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进化分析
- 犬瘟热病毒截短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为制备针对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P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本研究利用重组犬瘟热病毒P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将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进行融合,用CDV包被ELISA板,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出两株稳定分泌抗CDV-P1的杂交瘤细胞株(E9E4C10、E9F8D9)。间接ELISA检测腹水效价均为1∶106,亚类鉴定结果均为IgG2b。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结果表明,两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P1蛋白和CDV发生反应;ELISA叠加试验增殖结果表明,两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本研究制备的特异性抗CDV-P1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CDV免疫学检测方法和P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袁维峰贾红于萍萍侯绍华郭晓宇史利军赵占中朱鸿飞
- 关键词:犬瘟热病毒单克隆抗体
- 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本研究旨在研究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与对鸡的致病性。对2015—2016年广东地区的临床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并对4周龄SPF鸡点眼、滴鼻攻毒。结果分离得到4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其HA基因属于Clade2.3.4.4,HA蛋白的裂解位点处具有多个连续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攻毒组鸡5d内全部死亡,同居组9d内全部死亡;攻毒后鸡持续排毒,在心、肝、脾、肺、肾、脑等组织脏器中病毒滴度高,且对组织造成广泛性损伤。4株所测试的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鸡具有高致病性和水平传播能力,提示需加强H5N6亚型禽流感的防控。
- 周佩娇邢利贾伟新廖明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SPF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