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7JZD0039)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罗权王毅蓝勇张铭钱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军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军事
  • 3篇战争
  • 3篇历史时期
  • 3篇军事地理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三线建设
  • 2篇山地地质灾害
  • 2篇明代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要素
  • 1篇地图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战略
  • 1篇遗产
  • 1篇舆图
  • 1篇中国历史
  • 1篇三国时期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转型

机构

  • 18篇西南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罗权
  • 4篇王毅
  • 3篇蓝勇
  • 2篇张铭
  • 2篇钱璐
  • 1篇李良
  • 1篇杨光华
  • 1篇栾成斌
  • 1篇刘鸿武
  • 1篇姜海涛
  • 1篇赵尔阳
  • 1篇刘静
  • 1篇李娟娟
  • 1篇张赢
  • 1篇吴兆庆
  • 1篇杨林军
  • 1篇曾维嘉

传媒

  • 5篇三峡论坛
  • 3篇三峡大学学报...
  • 2篇军事历史研究
  • 2篇长江文明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农业考古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中国历史地理...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被引量:20
2013年
中国历史地图的编绘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绘有著名的历史地图,但中国古代的历史地图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纬测绘地图,而主要是以编绘政区疆域山川内容为主,并没有现代历史地图的综合表现。明末西方传教士将现代经纬测绘地图技术带入中国,但就是整个清代而言,大多数仍是采用传统的计里画方的平面符号和散点透视的写意山水方法进行地图绘制,中国历史地图是在清末才开始采用现代经纬测绘平面符号绘制和多色套印印刷,这方面日本人早于中国用现代方法绘制中国历史地图。从20世纪五十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地图编绘进入了繁荣时期。当代中国历史地图的编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如存在将历史地图看成文化工程而不是科学工程、强调绘制技术忽视基础研究的误区,从而影响了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科学信度和使用功效。未来中国历史地图的编绘,释文同步化、地图信息化、多维直观化、历史场景化应该是四大发展方向。
蓝勇
关键词:历史轨迹
清末《新绘四川全省明细舆图》研究
2016年
日本东京大学收藏了两幅《新绘四川全省明细舆图》,此图反映了清末四川的山、川、邑、州府等地理要素,尤其以河流和居民地描述的最为详细。绘制之精细,信息量之丰富,是清末以前历代所绘制四川全省地图中最为详细的地图之一。通过此图,能够复原清末四川地区行政区划、聚落分布、水系等,是历史地理研究最为重要的资料来源。同时,此图在某种程度上又是西学东渐的结果,是中国地图绘制方法和绘图理念由传统地图向近代科学制图转变的杰出代表,因而考察该地图绘图的时代背景、绘图数据来源以及绘制特点,对研究中国地图近代化有重要的价值。
吴兆庆
关键词:清末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的影响——基于人地关系演进的视角
2012年
人类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环境变化极度敏感的长江三峡地区尤为明显。反之,人类行为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更加显著。总体看来,人地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尺度进行考察,即共时性人地关系和历时性人地关系。
钱璐
关键词:历史时期山地地质灾害
浅议南宋万州抗蒙战争及其历史遗产被引量:1
2013年
公元13世纪的宋蒙(元)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蒙(元)灭南宋是蒙(元)统一中国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蒙战争持续半个多世纪之久,其中的激烈、复杂、曲折为中国战争史所罕见。万州是当时四川夔州路的重要州郡,"南带长川,北环梁山,地接夔门,扼束巴楚",对防御蒙古顺长江东下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万州为切入点,梳理了发生在万州的战事,总结了万州抗蒙战争的历史遗产。
赵尔阳
关键词:历史遗产
明代三峡地区方志整理与研究述略被引量:1
2014年
学术界对明代编修并流传至今的三峡地区方志进行整理与综合研究的殊少。仅有的研究或只对其中的某一部或几部志书进行探讨,或从历史文献的角度对方志进行了整理。试着从历史文献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探讨。
王毅
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011年
三峡地区是中国山地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历代史料中不乏对这些灾害的记载。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情况,总结灾害规律,进而预测未来三峡地区可能发生的山地地质灾害。文章主要依据历代正史、方志、现代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发现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岩崩滑坡灾害较多,且集中在重庆城区及云阳至秭归一线,而从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夏季。
钱璐蓝勇
关键词:山地地质灾害
三线建设中的重庆军工企业发展与布局被引量:13
2014年
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军工企业,重庆是西南地区军工企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三线建设中重庆军工企业的发展以新建大口径炮、炮弹厂为主,重点改扩建7个常规老兵工厂,加强与一线地区军工配套厂和本市民用企业的协作。遵循"中小为主,靠山、分散、隐蔽"的国家宏观布局方针,三线建设中重庆军工企业在布局上:"大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沿江绕城呈梅花状散点分布,体现了国防工业布局的战略性与安全性原则。由于过分强调"靠山、分散、进洞",使得少数军工企业的布局过于分散。重庆军工企业的发展和布局给我们的启示是,国防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应考虑到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因素,使军工企业尽可能地在实现国防安全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王毅
关键词:三线建设国防工业
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历代《耕织图》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演进,但不同时期《耕织图》中展现的耕作技术与当时实际耕作技术并不一定重合,即会出现时空错位。从历代《耕织图》中的"耕图"部分,一方面可以找出《耕织图》由历史的真实反映到成为官方宣传工具的原因,了解耕织图的载体变化历程,及其所反映的《耕织图》从片段性到系统性再到片段性的流转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耕织图》从分散而精确地反映上古晚期至中古时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到系统而模糊地反映近古农业生产活动的缘由,以及阐释古代南、北耕耘图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差异,阐明史料运用过程中《耕织图》史料价值的演变。
张铭李娟娟
关键词:耕织图农业生产技术
三峡地区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
2012年
三峡地区地跨川、楚,是沟通川、黔、楚、汉中的军事枢纽,在中国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军事地位。计清末以前三峡地区发生战事249次,就时代而言,清代最多,宋元时期次之;就空间分布而言,三峡地区的战争以重庆、奉节为最,都在四十次以上,宜昌、开县次之,有二十余次,涪陵、梁平、忠县、万县、巫溪、巫山、秭归均在十次以上。造成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等因素。
罗权杨光华
关键词:军事地理
中非发展合作:身份转型与体系重构被引量:4
2011年
总体上看,中非发展合作正在推进非洲大陆由"国际援助的发展负担"到"全球发展的机遇"、人类现代性"普世价值"核心内涵由西方语境到全球语境、中国国家身份由"追求自身发展"到"引领亚非发展"等多方面变化。同时,以实现发展为最高目标来推进国家能力建设,通过发展合作而不是军事征服来从根本上解决非洲问题的中非合作新理念,也日益在当今国际交往领域彰显出特殊的道德建构意义。系统总结当代中非发展合作实践,推进中国气派、中国胸襟的非洲学话语形态的建构,应该是中国学术实现自主创新,可以主动予以把握的特殊机会。
刘鸿武
关键词:身份转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