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3046104)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宏罗海山刘志峰黄靖王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信号
  • 2篇睡眠
  • 2篇脑电
  • 2篇脑电波
  • 2篇脑电信号
  • 2篇DFA
  • 1篇心电
  • 1篇判读
  • 1篇往返延迟
  • 1篇方差分析
  • 1篇包延迟
  • 1篇EDF
  • 1篇INTERN...
  • 1篇标度
  • 1篇标度行为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王晓宏
  • 2篇刘志峰
  • 2篇罗海山
  • 1篇李忠诚
  • 1篇毕经平
  • 1篇王恺
  • 1篇黄靖

传媒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脑电波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对已扣除心电影响脑电波信号DFA分析 ,表明脑电信号并不具有一致的长程相关性 ;而在 5 0≤l≤ 2 0 0 (对应时间尺度为 0 .2s≤t≤ 0 .8s)的较短区间内 ,脑电信号具有相对稳定的长程相关性 ,可以在此区间内确定对应的α指数。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脑电信号及其符号函数的α指数 ,认为不同睡眠阶段的α指数具有相对显著的差异 ;可以通过计算 5 0≤l≤ 2 0 0内脑电信号及其符号函数的α指数为正确判断睡眠所处阶段提供有效信息。
王晓宏刘志峰罗海山
关键词:脑电信号睡眠脑电波心电
不同导同步脑电波信号的DFA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对欧洲格式 (EDF)的两个同步导脑电波信号Fpz -Cz及Pz -OzDFA的分析 ,表明这两个导的DFA结果有显著差异 ,Pz -Oz的分析结果和MIT脑电信号的分析结果类似 ;而Fpz -Cz的分析结果则明显不同。表明不同导的脑电信号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长程相关性质。因此 ,利用DFA方法判读睡眠阶段时 ,要选择合适的导。
罗海山刘志峰王晓宏
关键词:脑电信号脑电波睡眠DFAEDF判读
基于高密度测量的Internet包延迟标度行为分析
2006年
通过对测量间隔为10ms的Internet路径往返延迟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往返延迟呈现两类截然不同的特性:突发态特性和平稳态特性。通过DFA分析,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Internet路径往返延迟序列不具有单一的标度行为;剔除突发态数据后的往返延迟序列趋向于呈现长程相关特性,Hurst指数在0.55~0.8之间。
王恺黄靖李忠诚王晓宏毕经平
关键词:往返延迟标度行为DFAINTERNE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