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4CSH060)

作品数:13 被引量:89H指数:7
相关作者:张必春刘敏华陈伟东尹浩陈浩然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师范学院武汉轻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父母
  • 2篇社会关系
  • 2篇社会治理
  • 2篇碎片化
  • 2篇逻辑
  • 1篇养老
  • 1篇养老问题
  • 1篇因应
  • 1篇舆论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化
  • 1篇缘情
  • 1篇挣扎
  • 1篇整体性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制度化
  • 1篇制度化政治参...
  • 1篇弱势群体
  • 1篇社会

机构

  • 11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长江师范学院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5篇张必春
  • 3篇刘敏华
  • 2篇陈浩然
  • 2篇陈伟东
  • 2篇尹浩
  • 1篇柳红霞

传媒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前沿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想象到现实:失独父母社会关系张力与断裂的逻辑被引量:1
2016年
独生子女死亡后,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从外到内、从非亲密关系到亲密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裂倾向,使得失独父母陷入人际交往困境和社会融入困境。文章从客观张力和建构张力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指出独生子女死亡后,失独父母和非失独父母由于沟通不畅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产生客观张力,但这种张力不足以导致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断裂,关键是失独父母和非失独父母在客观张力基础上臆想出来的建构张力。鉴于此,文章提出从缩小失独父母社会关系断裂的客观张力、缩短高张力水平的持续时间以及缩小客观张力和建构张力之间的距离等角度出发,帮助失独父母和非失独父母从想象回到现实,修复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
陈浩然刘敏华
关键词:社会关系
增能与复原:优势观点视域下失独群体救助的社会工作因应被引量:9
2018年
失独者作为近十年来突显的弱势群体,国家和社会都对其采取了各种救助办法。然而数年后我们发现,虽然救助政策不断出台,救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失独者的依赖性增强,并认为受助是理所应当,更重要的是这种救助并未像预想的那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回归正常生活。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借助案例分析优势观点下社会工作者介入失独群体的过程,提炼出对话、资源、赋权和复原等实践要素,并基于和病理观点的对比分析,提出救助目标是人的复原,而不是物质改变的观点。
张必春张必春
关键词:赋权增能
整体性社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中国国家治理语境下,采用何种治理思想安排,既能推动行政组织的纵向到底与权力下渗,又能促进社区居民自治体系横向到边组织整合的过程?便成为值得学界认真思索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沿袭该问题意识,通过对治理理论的类型梳理与回顾,在借鉴吸收了自组织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最新事实,尝试着勾勒出中国城市社区的有效治理结构,提出整体性社区分析模型,以期待对未来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及其相关理论提供参考和批判。
尹浩陈伟东
关键词:碎片化
失独父母社会关系变迁的“差序格局”解读——基于社会身份视角的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精准地概括了传统中国社会关系格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者们在"理论自觉"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姻缘、感情、利益等新兴要素全面渗透到差序格局中,传统差序格局出现了现代化转向。然而,对失独父母而言,无论是传统差序格局还是现代差序格局都无法对他们的社会关系选择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的社会互动既不是血缘主导,也不是利益主导,而是身份主导。基于社会身份选择,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出现了选择标准的更替、内圈层的置换、重要要素的重组和差序格局的断裂风险,因此,笔者将此称之为"非常态差序格局"。
张必春许宝君
关键词:社会关系社会身份
边缘情境与边缘人格的互构:失独者边缘化路径的逻辑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失独者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主流群体的行为特征,边缘化程度逐渐加深,并危及社会治理。通过调研发现失独者在社会结构与主观心理两个维度均存在边缘化的趋势,且其在结构中的边缘情境与心理中的边缘人格之间彼此增强、互为因果。在动态的互构过程中,失独者的边缘化程度不断加深,生存状况持续恶化,并引发潜在的社会风险。为规避风险,阻断边缘化路径,可以从截断结构边缘内化为心理边缘的链条着手。
刘烨
关键词:边缘化边缘情境
社区治理责任与治理能力错位及其化解——基于对湖北12个社区的调查被引量:15
2016年
社区治理从"政府行动"逐步转向"社会行动",以实现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已成为共识。然而,通过对湖北省12个社区的调查发现,社区治理责任和治理能力错位阻碍了两者的转换和结合。这种错位集中表现在主体错位、认知错位、关系错位、职能错位和考核错位5个方面,错位的主要原因为社区行政化严重和社区治理能力不足。由此提出社区治理责任与治理能力错位的化解路径:减少社区行政责任,实现社区职能归位;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社区治理效益。
陈伟东许宝君
碎片化社区的多维整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社区居民自治是国家治理的现实选择。居民自治"空转"的背后体现的是威权治理与社区居民自治的张力,社区碎片化是这一张力的集中呈现,主要表现为社区组织网络的碎片化、社区权力结构碎片化与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不足三个方面。社区碎片化是单位制解体背景下产生的现象,其现实根源在于政府功能的分散,历史之源在于缺乏参与的传统。社区碎片的多维整合,其关键在于建立以项目为载体的政府功能整合机制、以资源对接平台为载体的组织网络整合机制,其要害是建立以社区联合体为载体的自组织整合机制。
尹浩
房产纠纷背景下的失独父母养老问题研究
2020年
失独者是一个弱势群体,而在养老问题上他们更是一个弱势群体。对于失独者而言,用于养老的资源,如情感资源、服务资源与经济资源都相对缺乏。因此,失独者希望把自己的房产转化为可靠的养老保障。然而,由于失独者的房产无法实现亲子继承,加之房产又具有高价值性,亲属便采取种种策略对其房产展开了争夺。因此,需要在对失独者与亲属房产纠纷的原因、现状及逻辑的基础上,探寻解决房产纠纷的对策,从而规避失独者的养老风险。
鲁帅
关键词:亲属关系房产纠纷养老问题
绝望与挣扎: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演变及其干预路径——独生子女死亡对夫妻关系影响的案例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孩子是维护夫妻关系的纽带,但同时也可能是摧毁家庭的爆发点。独生子女死亡使得曾经的"完整家庭"沦为"失独家庭",父母从"正常父母"沦为"失独父母"。除了家庭性质和身份的改变外,独生子女死亡也可能给失独父母的夫妻关系带来严重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两性分工消失,其次表现为感情和性的阻碍,最后表现为失独父母权力意识的淡薄化趋势。通过这些表现可以发现独生子女死亡后,一些失独父母的夫妻关系出现形式化、空心化和躯壳化的趋势——虽有夫妻关系的"名",但夫妻关系的"实"已荡然无存。此外,这种形式化的趋势还容易导致他们形成失望型家庭价值观,也促使个体易出现原子化倾向及离婚率升高。鉴于此,应采取促进失独父母的自我认知调整和社会认同改变、重新寻找失独父母之间的交集、培育失独父母组织来化解失独父母的原子化困境等措施,降低独生子女死亡对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影响,提高失独父母夫妻关系的稳定性。
张必春刘敏华
关键词:夫妻关系原子化
失独父母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及其分类治理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失独父母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逐渐增多。从宏观上看,失独父母的行动遵循了"利益受侵犯—制度化政治参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一般逻辑;从微观上看,其遵循了"相对剥夺感的形成—精英的出现—精英组织参与行动"的独特路径。根据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可将失独父母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划分为工具合理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价值合理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情感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和传统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动四种类型。基于这四种类型的划分,采取分类治理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失独父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所带来的风险和危机。
张必春许宝君
关键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