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S007)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海峰李海峰宋娇祝晓香李世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古巴比伦
  • 3篇契约
  • 3篇两河流域
  • 2篇亚述
  • 2篇借贷
  • 2篇借贷活动
  • 2篇家庭养老
  • 2篇古代两河流域
  • 2篇法典
  • 1篇动产
  • 1篇亚述人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化
  • 1篇伊朗人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债权
  • 1篇债权人
  • 1篇债务人
  • 1篇证人

机构

  • 8篇西南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作者

  • 8篇李海峰
  • 2篇祝晓香
  • 2篇宋娇
  • 2篇李海峰
  • 1篇王林
  • 1篇李世佳

传媒

  • 4篇农业考古
  • 1篇史学集刊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求索
  • 1篇历史教学问题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大众考古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年名看古巴比伦时期的灌溉农业与水渠开建
2014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本质是农业文明,农业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在农业文明中一个重要的大型公共活动就是修建水渠和人工灌溉,这需要国王亲自主持,召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该项活动。大量资料显示,古巴比伦时期的每一位国王都非常重视水渠的修建,并把这一活动作为他的一项重要功绩,作为年名来进行宣扬。古巴比伦时期保留的以开渠为年名的资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视角。
宋娇李海峰
关键词:古巴比伦灌溉农业
论古巴比伦时期的“雇佣劳动”现象被引量:1
2017年
古巴比伦时期存在着较为广泛的雇佣劳动,奴隶、自由民都频繁的出现在雇佣劳动中。雇佣劳动存在于农牧业、手工业、家务劳动及运输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雇佣奴隶的期限一般为一年,雇佣自由民的期限则不固定,但一般雇佣时间较短。在雇佣工资方面,自由民雇工的工资明显高于奴隶雇工的工资,这不仅与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有关,也与他们所从事的劳动领域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雇工租赁市场。
李海峰
关键词:古巴比伦雇佣劳动奴隶自由民
从法典与契约看古巴比伦时期的“耕牛租赁”活动
2015年
耕牛在古代农业社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甚至在交通运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巴比伦小农经济的特点促使古巴比伦时期耕牛租赁活动的兴起,在实践中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备的耕牛租赁契约。在耕牛租赁期间,因承租人个人造成的耕牛损失,由承租人承担,而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的损失,则由出租人承担。
祝晓香李海峰
关键词:古巴比伦耕牛法典契约
亚述地区的民族冲突与文化融合被引量:2
2014年
亚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民族直接的不断冲突和融合成为亚述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阿卡德人、苏美尔人,阿摩利人、胡里安人及阿拉米亚人等众多民族纷纷侵入亚述地区,亚述人在与入侵民族的冲突中也不断地吸收这些民族的先进文化,不断地与这些入侵民族进行各方面的融合,亚述人与这些入侵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亚述文明。
李海峰
关键词:亚述人民族冲突文化融合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时期家庭养老习俗研究
2016年
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不仅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古巴比伦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来解决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核心家庭的老人依靠子女或继子女来养老,无亲生子女的老人则主要采取收养的方式,依靠养子女得以养老。妻子则常常依靠丈夫赠予的财产或继承丈夫的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善的、多种模式的家庭养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李海峰
关键词:家庭养老核心家庭契约
古巴比伦时期动产借贷活动中各方身份探析
2018年
古巴比伦时期存在着较为发达的商业经济,动产借贷活动也异常活跃。在动产借贷活动中,债权人、债务人及证人的身份地位无疑是一个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选题。通过对大量借贷契约的细致研究,可以看出神职人员、各级政府官员和军事官员、贫困下层自由民等各种人群都积极参与到借贷活动中。神职人员的广泛参与,显示了宗教在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海峰
关键词:古巴比伦债权人债务人证人
释“连尹”被引量:1
2016年
终春秋之世,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相较而言颇有差异,自成体系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除司马、莫敖、大(太)师等外,其他官职多以尹命名,“连尹”即是其一。“连尹”一职究竟当如何理解,前辈学者对此业已作过深入的探讨,
李世佳
关键词:春秋时期
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土地盐碱化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土地盐碱化1是长期困扰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个重大问题。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建立在人工灌溉基础之上的,但人工灌溉带来的另外一个后果便是土地的盐碱化,二者相生相伴,互相影响。巴比伦尼亚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及人类活动的后天破坏,土地盐碱化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萧条。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辉煌灿烂的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也最终消亡。
宋娇李海峰
关键词:古代两河流域土地盐碱化
古代两河流域果园买卖活动论析
2013年
椰枣树在两河流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因其果实及树皮树干和树枝可食可用,并具有耐高温、盐碱抗干旱的特性,因此被称为"沙漠之宝"。而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和新亚述时期已存在着较多果园(椰枣园)的买卖活动。本文在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对果园买卖契约的基本模式、面积、价格及买卖双方身份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
王林李海峰
关键词: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家庭养老”习俗探析
2015年
古巴比伦时期兴起了一个女祭司阶层,这些女祭司献身于神,大多住在修道院里从事宗教活动,她们一般不能结婚,不能生育后代,晚年如何养老是她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史料发现,她们解决晚年养老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依靠兄弟养老、收养子女养老、依靠来自父母的财产养老和个人养老等多种家庭养老模式。女祭司通过多种养老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自己晚年的养老问题。
李海峰
关键词:古巴比伦女祭司家庭养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