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102003)
-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5
- 相关作者:姚磊张晓明王晶张开春闫国华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适用于农杆菌侵染的玉米受体材料筛选
- 2012年
- 以培育的14个玉米新系为材料,对幼胚的Ⅱ型愈伤产率和愈伤再生率,以及幼胚和农杆菌共培养后幼胚的GUS瞬时表达率进行统计,据此判断不同自交系在组织培养中的潜力,及其是否为农杆菌的易侵染材料,最终试验选出了zpm5和zpm6两种既适合组织培养又对农杆菌敏感的基因型材料。在对成熟胚愈伤诱导率的统计中发现,成熟胚愈伤诱导率可以作为对幼胚愈伤诱导的预测手段,两者的愈伤诱导率呈正相关性。
- 蒋惠泉任雯徐游张志方陈浩贺浩华赵久然刘亚
- 关键词:农杆菌玉米愈伤组织GUS染色
- 基于AlcR/alcA和Cre/loxP系统的标记基因诱导删除体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通过构建能够在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经乙醇诱导将选择标记基因删除的载体,消除选择标记基因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方法】利用AlcR/alcA诱导系统和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删除选择标记基因。当外源诱导物乙醇存在时,激活下游Cre的表达。Cre重组酶识别2个同向loxP位点,剔除位点之间的DNA片段,包括选择标记基因、AlcR/alcA系统和Cre/loxP系统,而目的基因gus在诱导前后均为组成型表达。【结果】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受乙醇诱导严格控制Cre表达的"开"和"关"。经诱导的转基因植株不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继续生长。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个同向loxP位点间序列均已删除,表明标记基因删除效果明显。【结论】基于AlcR/alcA和Cre/loxP系统的标记基因诱导删除体系切实可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赵青郭仰东谢华马荣才姚磊
- 关键词:CRE/LOXP重组系统删除选择标记基因
- 三种不同核酸分析系统的效率比较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以4种转基因玉米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使用转基因事件特异性引物进行普通PCR及多重PCR扩增,并分别应用普通琼脂糖电泳以及ABI 3730XL、岛津MultiNA、QIAGEN QIAxcel这3种核酸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对不同检测需求的核酸片段大小分析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 刘亚李翔任雯蒋惠泉赵久然
- 关键词:转基因检测
- 一个含LoxP-FRT重组酶位点及易于操作的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YBA100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中,常常需要用到植物表达双元载体。为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并能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方便将标记基因删除,我们构建了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YBA100,以满足用于生产安全转基因植物的需要。本研究通过融合PCR方法,尽可能去除所有非必需的序列,将pYBA载体最小化。pYBA载体在大肠杆菌中为多拷贝,骨架为3.69kb。我们构建的含NptⅡ植物筛选标记基因的载体pYBA100仅为5.37kb,多克隆位点为22个,方便基因工程操作。载体pYBA100的T-DNA植物筛选基因表达框两侧预留有LoxP-FRT融合位点,方便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通过Cre或FLP重组酶将植物筛选标记基因删除。pYBA100载体能于大肠杆菌和农杆菌中自我复制,并成功转化了拟南芥,符合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要求。离体删除实验结果证明,载体pYBA100能经Cre重组酶删除植物标记基因表达框。
- 闫晓红王慧叶艳英曾钢马荣才米福贵姚磊
-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
- 四个抗草甘膦基因的抗性比较被引量:2
- 2015年
- 草甘膦抗性是当代农业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选择最佳的抗性基因用于植物筛选标记,通过选取cp4-epsps、GR79-epsps、gat4621和GAT四个草甘膦抗性基因进行比较,在拟南芥中验证各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4个基因的转化苗经4个浓度的草甘膦喷施检测,结果显示,GAT类基因的抗性明显高于epsps类基因,基因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gat4621基因对草甘膦的抗性最好,在各浓度下存活率均表现为最高值,且抗性稳定。国内发掘的GAT基因对草甘膦也表现出良好的抗性。GAT类基因的拟南芥转化苗在喷施高浓度草甘膦条件下出现严重抽苔抑制;但在停施草甘膦后抑制解除,且可以开花结实。转epsps类基因可以获得高抗草甘膦植株,但在花期喷施草甘膦将造成败育。从基因大小及抗性强弱考虑,GAT类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应该更为适合。
- 刘健肖雅文芦佳吴忠义张中保徐杰姚磊
- 关键词:草甘膦抗性基因
- 细胞穿透肽介导的小黑麦小孢子遗传转化研究
- 2017年
- 本研究选用小黑麦小孢子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植物单倍体细胞遗传转化可行性研究。提取单核靠边期的小黑麦小孢子进行悬浮培养,将细胞穿透肽与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框复合物对小孢子进行转化。转化植株进行了PCR分子检测,并在荧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外源GFP基因的表达情况。共获得21株候选转基因植株,其中染色体自然加倍植株为10株。T1代加倍植株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加倍的转基因株系中有3个株系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通过荧光体视显微镜可在转基因植株的幼胚部位观测到GFP蛋白的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外源GFP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黑麦基因组上并且得到表达并稳定遗传。因此,由细胞穿透肽介导的植物单细胞转化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植物单细胞转基因方法。
- 刘大普杨凤萍张晓东
- 关键词:小黑麦小孢子细胞穿透肽
- 玉米BURP家族基因的鉴定和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玉米BURP家族基因的全序列、定位和编码蛋白,通过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利用玉米高通量芯片表达数据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含有10个BURP家族基因,分布于玉米的5条染色体上,该10个基因通过选择性剪切编码14个BURP蛋白。启动子分析表明,大部分BURP家族基因的启动子区均含有逆境应答及花粉和种子发育顺式作用元件。各个发育阶段中,多数成员在生殖器官及营养器官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只有ZmBURP3仅在营养器官根、茎、叶中高表达,ZmBURP2仅在生殖器官雄蕊和花粉中高量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BURP3、ZmBURP4基因受PEG和NaCl胁迫处理诱导不同程度上调表达。
- 张中保吴忠义魏建华
- 关键词:玉米顺式作用元件
- 转TsVP基因玉米抗旱性鉴定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以转TsVP基因玉米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复干旱法测定玉米苗期存活率和反复干旱存活率,并对株高、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和籽粒产量等指标进行抗旱性考察,通过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抗旱隶属度。结果显示,P<0.05时,关联系数大小为株高>REC>根冠比>MDA含量>RWC>Chl含量,隶属度大小为TsVP5>TsVP6>Y478;苗期存活率受品种和干旱处理次数等因素的影响,差异显著;Chl含量为辅助指标,其他为主要指标;品种抗旱性大小为TsVP5>TsVP6>Y478。
- 张志方刘亚任雯戴陆园
-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抗旱性鉴定灰色关联度分析
- 欧李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以欧李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再生研究,以期为核果类果树的品种改良、基因遗传转化和功能验证等生物技术育种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使用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促进其不定芽再生并建立再生体系。【结果】结果表明,欧李幼芽增殖对基本培养基类型较敏感,改良MS培养基优于MS、F14和WPM。在MS(改良)+NAA 0.1 mg.L-1+BA 0.2 mg.L-1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5.6,增殖效果较好。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MS(改良)+TDZ 4.0 mg.L-1+IBA 0.2 mg.L-1,再生率达到63.1%,平均每外植体再生芽数为4.9。暗培养10 d可以提高不定芽再生率。再生不定芽1/2 MS(改良)+IBA3.0 mg.L-1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生根率达93.3%。【结论】在改良MS培养基上TDZ与IBA组合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效果最好。
- 姚婷张开春闫国华王晶张晓明
- 关键词:欧李不定芽
- 甜樱桃DFR基因内含子2和内含子3的多态性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70个甜樱桃品种DFR基因多态性与果皮颜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DNA序列分析,以不同果皮颜色的10个甜樱桃品种(Prunus avium L.)为材料,检测DFR基因的多态性。根据多态性出现的位点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70个甜樱桃品种DFR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获得甜樱桃DFR基因约1 kb的片段,测序结果用BLAST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与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0%,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甜樱桃(P.avium)DFR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该片段由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2个多态性位点分别在内含子2和内含子3上。在黄色、黄底红晕和红色果皮3个组的70个甜樱桃品种中发现3个单倍型,共5种单倍型组合。通过SAS 9.0软件分析发现,所检测到的DFR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在黄底红晕果皮品种组和红色品种果皮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在甜樱桃DFR基因座上得到2个差异位点,分别在内含子2和内含子3内,其优势基因频率依次为:0.864和0.679;但未发现DFR基因内含子2和内含子3的多态性与果皮颜色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 王廿鄢锦辉张开春王晶张晓明闫国华
- 关键词:甜樱桃果皮颜色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