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3A505)

作品数:30 被引量:93H指数:6
相关作者:杨平毛卫民左良沙玉辉叶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硅钢
  • 19篇织构
  • 15篇再结晶
  • 14篇高硅钢
  • 8篇再结晶织构
  • 7篇取向硅钢
  • 7篇磁性能
  • 6篇织构演变
  • 6篇无取向
  • 6篇冷轧
  • 6篇薄带
  • 5篇SI
  • 5篇FE
  • 4篇形变
  • 4篇压下率
  • 4篇无取向硅钢
  • 4篇TEXTUR...
  • 3篇轧压
  • 3篇轧制法
  • 3篇冷轧压下率

机构

  • 16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东北大学
  • 3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作者

  • 12篇沙玉辉
  • 12篇左良
  • 10篇毛卫民
  • 10篇杨平
  • 9篇张芳
  • 8篇柳金龙
  • 7篇叶丰
  • 3篇张炯明
  • 3篇宋炜
  • 3篇秦镜
  • 2篇林均品
  • 2篇梁永锋
  • 2篇王顺玺
  • 2篇杨琨
  • 2篇蒋虽合
  • 2篇梁瑞洋
  • 2篇王博
  • 2篇孙超
  • 1篇刘璐
  • 1篇杨换平

传媒

  • 7篇功能材料
  • 6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材料工程
  • 2篇Journa...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Acta M...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Intern...
  • 1篇湖北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轧制复合法制备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的织构演变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热轧复合+冷轧减薄+退火"方法成功制备了0.20mm厚的硅浓度梯度高硅钢薄带,并采用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制备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进行了研究。热轧复合板微观组织呈明显层状分布,复合界面为紧密冶金结合且经过83%的大冷轧变形未开裂。热轧和冷轧复合板带中均形成强α和γ织构,再结晶退火后形成强γ织构。冷轧和退火织构沿板厚呈显著的梯度分布特征,其主要来自于复合界面两侧硅浓度和初始热轧织构的差异性以及冷变形的不均匀性。
柳金龙沙玉辉柯云海张芳左良
关键词:高硅钢织构
轧制法制备低铁损高磁感6.4%(质量分数)硅钢及其织构演变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轧制法制备出具有低铁损高磁感0.23mm厚6.4%(质量分数)Si高硅钢。沿轧制方向的最终磁性能为B8=1.474 T,B50=1.714 T;P10/50=0.30W/kg,P15/50=0.88W/kg。利用X射线衍射及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高硅钢在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大压下率热轧,确保热轧板次表层中产生更多的高斯织构,随后进行遗传;温轧板中粗大的晶粒有利于冷轧剪切带的形成;冷轧板经脱碳退火后生成强{210}〈001〉织构及次表层较强的高斯织构是在轧向上获得高磁感的原因,归因于其在{111}〈112〉冷轧形变晶粒内的剪切带优先形核并长大;最终退火后虽出现了随机取向,但以{310}〈001〉织构为代表的η织构得以保留并且增强,进一步提高了磁感。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高硅钢薄板晶粒尺寸不断增大,铁损明显降低。
秦镜杨平毛卫民叶丰
关键词:高硅钢织构铁损
Fe-6.5%Si合金温轧后退火过程中再结晶行为被引量:1
2014年
用电子背散射技术观察了700℃温轧板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以了解其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温轧织构由强的(111)〈112〉、较弱的〈110〉∥RD及Goss组成,再结晶织构与之相似.〈110〉∥RD及(111)〈112〉新晶粒首先形成于与之构成小角度晶界的形变晶粒的晶界附近,而在角隅及组织不均匀区等位置孕育出与周围晶粒构成大角度晶界的晶核,择优取向不明显.退火过程中(111)〈112〉在形变组织中累积,最终转化为(111)〈112〉再结晶晶粒.分析认为,温轧后退火是不均匀组织在低储存能驱动下的再结晶过程.(112)〈110〉及(111)〈112〉形变拉长晶粒多发生连续再结晶从而退火织构与形变态相似.在角隅区形成核心进而发生不连续再结晶,核心取向的统计性及不连续晶核的长大弱化再结晶织构,其中Goss晶粒多以此方式形成于(111)〈112〉晶粒内部.
蒋虽合毛卫民杨平叶丰
关键词:硅钢温轧退火再结晶织构
无取向电工钢的{100}织构控制与磁性能改进被引量:2
2016年
简述了无取向电工钢常见增强{100}织构,进而改善磁性能的方法。以现有工业生产流程为背景,综述了强化不同类型无取向电工钢{100}织构的新型思路,包括利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铸态{100}织构的遗传特性、利用弹性各向异性促进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中奥氏体相变生成{100}织构、脱碳控制中牌号无取向电工钢奥氏体相变、剪切带变形促进高硅钢{100}织构形成等原理。结果显示,这些技术原理的应用均可使相应无取向电工钢成品板的织构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且磁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毛卫民杨平
关键词:无取向电工钢磁性能
高硅钢近柱状晶初始组织的形变、再结晶行为及磁性能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对高硅钢近柱状晶初始组织直接热轧、温轧、冷轧和退火组织及织构演变进行分析,并测定相应退火板的磁性能.该实验条件下组织与织构演变规律体现了表层剪切细小组织和中心层粗大组织的竞争关系,其中中心层组织与原始立方取向相关或表现为α线取向.柱状晶的影响在最终退火组织中仍存在,少量立方取向区域可遗传到最终退火板中,虽然没有大量出现,仍有效削弱了{111}织构.形变退火过程中与原始立方取向线有关的晶粒尺寸普遍较大,有利于磁性.样品最终的磁感应强度低于文献报导的强{120}〈001〉或{100}〈021〉织构样品,但高于普通无取向高硅钢,且轧向和横向磁感应强度值差异小,所以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无取向高硅钢的制备.
刘璐张宁杨平秦镜毛卫民叶丰
关键词:高硅钢柱状晶形变再结晶磁性能
高硅电工钢超薄带冷轧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轧制工艺制备了0.10 mm厚的6.5%Si高硅电工钢超薄带,并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冷轧过程中的形变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分别有利于λ(<100>//ND,ND为轧面法线方向)和η(<100>//RD,RD为轧向)再结晶织构优化的形变织构控制方法.研究表明,50%~70%压下率有利于η再结晶织构优化,易于促进S=0.5层强η再结晶织构的形成.小于30%压下率和91%~97%压下率均有利于λ再结晶织构优化,其中30%的压下率更适合于二次冷轧法制备高硅钢超薄带时λ再结晶织构控制.
柳金龙沙玉辉邵光帅左良
关键词:高硅钢薄带冷轧织构
高硅钢用半有机绝缘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减少高硅钢铁芯叠片间的涡流损耗,以磷酸二氢铝、苯丙乳液、甘油及水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适合高硅钢用无铬环保半有机绝缘涂层.利用光电子谱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高硅钢脱碳退火板的氧化薄膜、绝缘涂层的微观结构形貌及部分缺陷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涂层的涂覆量对其附着性、硬度及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无取向硅钢磷酸盐环保半有机绝缘涂层同样适用于高硅钢;绝缘涂层的均匀性取决于高硅钢片表面的平整度、涂辊表面质量以及对涂覆速度的平稳控制;高硅钢的表面粗糙度及氧化膜厚度对绝缘涂层的附着性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制备的半有机涂层每面涂覆量控制在0.8~1.2 g/m2,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及绝缘性能,层间电阻在5Ω·cm2/片以上.
秦镜杨平毛卫民叶丰
关键词:高硅钢绝缘涂层无铬
Effect of High Density Pulsing Curren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e-6.5wt.%Si Alloy Sheet
It is well known that excellent soft magnetic properties are obtained in electrical steel with Si content of 6...
H.C.ZhouY.F.LiangF.YeG.Y.TangJ.P.Lin
关键词:RECRYSTALLIZATION
再结晶及低温时效对Fe-6.5wt%Si薄板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观察了高硅钢温轧板再结晶及低温时效过程中轧向和横向磁性能的差异及变化,通过取向分布函数、光学显微及X射线慢速扫描分析了织构、晶粒尺寸以及有序相的析出对铁损及不同磁场下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硅钢虽然具有低的磁晶各向异性,织构仍是决定磁感值的关键因素,优化织构还可降低铁损。D03有序相的析出可降低饱和磁致伸缩系数,有益于降低低频铁损值,但其作用相比晶粒尺寸较小。退火后慢冷过程中依次发生B2及D03有序化,磁感B50的降低应是慢冷导致B2有序化及其有序度升高所致。等温时效过程以D03有序化为主,由于D03相在B2相中析出,时效过程中磁感没有变化。
蒋虽合毛卫民杨平叶丰
关键词:高硅钢织构有序相磁性能
连铸板坯轻压下过程中间裂纹产生机理被引量:20
2016年
针对板坯连铸过程中间裂纹严重的问题,对中间裂纹的形貌、元素偏析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压下位置和不同压下量凝固前沿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并与临界应力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P、S等元素在晶界处富集只是促使中间裂纹开裂的内因,真正造成铸坯开裂的原因是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铸坯通过矫直段时,多处位置的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超过钢的临界值,导致凝固前沿容易开裂延伸,形成中间裂纹;而弧形段和水平段处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不超过钢的临界值,无裂纹产生.统计现场大量轻压下的实验结果显示:轻压下避开矫直区进行时,中间裂纹的发生率降低约41.3%.
王博张炯明肖超王顺玺宋炜
关键词:连铸板坯应力分析显微偏析有限元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