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684)

作品数:24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洪莉杨青洪莎莎胡鸣刘成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汉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脱垂
  • 12篇盆腔
  • 12篇器官
  • 12篇器官脱垂
  • 12篇细胞
  • 10篇盆腔器官
  • 10篇盆腔器官脱垂
  • 7篇子宫
  • 6篇纤维细胞
  • 6篇基质
  • 6篇成纤维细胞
  • 5篇蛋白
  • 5篇氧化应激
  • 5篇细胞外基质
  • 4篇盆底
  • 4篇细胞外
  • 4篇胞外基质
  • 3篇阴道
  • 3篇手术
  • 3篇鸟苷

机构

  • 24篇武汉大学
  • 2篇汉川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洪莉
  • 12篇洪莎莎
  • 12篇杨青
  • 10篇胡鸣
  • 9篇李秉枢
  • 9篇赵杨
  • 9篇刘成
  • 7篇汤剑明
  • 6篇张小红
  • 6篇闵洁
  • 6篇方桂
  • 6篇李洋
  • 4篇吴德斌
  • 3篇丁文娟
  • 2篇吴文英
  • 1篇石华
  • 1篇董金菊
  • 1篇刘志红
  • 1篇李倩男
  • 1篇王琳琳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3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性科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初步探索和建立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为盆腔器官脱垂的基础研究提供成熟的体外人盆底成纤维细胞系。方法:临床搜集因盆腔器官脱垂(POP)或非POP的良性妇科疾病而行子宫切除患者的子宫旁韧带(包括主韧带和骶韧带),组织剪碎后采用改良的Ⅰ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原代培养,待细胞长至贴满培养瓶底面80%以上时,消化传代,对所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荧光鉴定其来源。结果:原代培养第3-4天开始,可见有单个成纤维细胞迁出、生长,7-10d时可见少部分细胞逐渐贴壁形成较小的成纤维细胞团,第25天左右多个细胞团生长中心爬出的成纤维细胞互相连接聚集成片,铺满培养瓶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细胞波形蛋白表达阳性,角蛋白表达阴性,证实其为成纤维细胞。结论:本研究确立了体外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为后续研究POP发病机制提供成熟的体外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
丁文娟洪莎莎闵洁方桂张小红胡鸣杨青赵杨洪莉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8-羟基脱氧鸟苷和4-羟基壬烯醛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盆底器宫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8一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及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盆底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d,POP)的发病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59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资料,分为Non—POP组20例(对照组)、轻度POP组17例(POPI—Ⅱ)、重度POP组22例(POPⅢ~Ⅳ)3组,于术中切取患者部分子宫骶韧带组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OHdG和4-HNE的表达情况,比较其在各组的差异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8-OHdG和4-HNE在POP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其中重度POP组最高,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者在POP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损伤随脱垂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子宫骶韧带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可能是POP的发病机制之一。
李洋洪莉刘成洪莎莎杨青汤剑明张琦钒
关键词:8-OHDG盆底器官脱垂
丹皮酚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揭示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分子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人卵巢癌A2780细胞分为对照组(0mmol/L丹皮酚)和0.4、0.8、1.6mmol/L丹皮酚组,采用CCK-8法检测丹皮酚作用24、48、72h时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丹皮酚作用48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A2780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丹皮酚作用0、24、48h,采用划痕实验检测人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丹皮酚作用24、48、72h,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在对照组为(100.00±3.28)%、(100.00±2.34)%、(100.00±2.89)%,在0.4 mmol/L丹皮酚组为(93.26±4.21)%、(80.23±5.43)%、(72.04±4.89)%,在0.8mmol/L丹皮酚组为(81.25±3.13)%、(71.65±4.78)%、(62.32±4.39)%,在1.6mmol/L丹皮酚组为(60.85±2.35)%、(45.89±5.34)%、(35.74±3.19)%,除0.4mmol/L丹皮酚组作用24h外,0.4、0.8、1.6mmol/L丹皮酚组不同作用时间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0.8 mmol/L丹皮酚组作用24h,1.6mmol/L丹皮酚组作用24、48、72h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0.4 mmol/L丹皮酚组(P<0.05),1.6mmol/L丹皮酚组作用24、48、72h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0.8 mmol/L丹皮酚组(P<0.05),0.4、0.8、1.6mmol/L丹皮酚组作用72h人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活性低于24h(P<0.05);丹皮酚作用48h,0.4、0.8、1.6mmol/L组G1期细胞比例(73.08%,68.46%、52.95%)低于对照组(78.30%),S期细胞比例(19.61%、26.11%、39.05%)高于对照组(17.48%)(P<0.05);丹皮酚作用48h,0.4、0.8、1.6mmol/L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8、1.6mmol/L组Bcl-2、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迁移能力随丹皮酚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皮酚可抑制人卵巢癌A2780细胞
李倩男王琳琳汤剑明洪莉
关键词:卵巢癌A2780细胞丹皮酚细胞迁移
整合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整合素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最主要的分子,是一类细胞膜表面受体[1],可以识别、结合细胞外基质中相应的配体,为细胞黏附提供附着点,调控细胞的运动、增殖和凋亡[2]。整合素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形成、凝血、维持体内组织器官的完整性,许多的病理反应过程,如炎症、血栓形成,恶性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等,都与整合素的异常调节有关[3]。
杨青洪莉
关键词:整合素细胞外基质恶性肿瘤生长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表面受体
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阴道哑铃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3例盆底肌力异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Kegel组和阴道哑铃组,每组71例,治疗3个月后检查3组患者盆底肌力。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00,P=1.000)。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2.867,P=0.004;Kegel组:Z=-4.339,P=0.000;阴道哑铃组:Z=-6.959,P=0.000)。治疗3个月后,Kegel组与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196,P=0.074);阴道哑铃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显著优于Kegel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哑铃组与Kegel组比较:Z=7.648,P=0.006;阴道哑铃组与对照组比较:Z=21.179,P=0.000)。结论阴道哑铃训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董金菊洪莉李秉枢吴德斌洪莎莎刘成郭雯君
关键词:产后
氧化应激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引起活性氧簇(ROS)生成增加或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弱时,可导致氧化-抗氧化失衡,引起氧化应激(OS)。OS可通过激活TGF-β1/Smad3、MAPK/ERK、PI3K/Akt、JAK/STAT、Nrf2/ARE、Wnt/β-catenin等一系列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效应因子,造成组织器官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代谢及相关因子表达异常,参与骨关节、心血管、肝、肾等组织器官ECM代谢异常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关于OS和盆腔器官脱垂的关联性的报道较少。
汤剑明洪莉
关键词: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活性氧簇纤维化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旁韧带组织中MMP-2、TIMP-2、TGF-β_1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旁韧带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7-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POPⅡ级及以上患者(POP组)和15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对照组)的宫旁韧带(骶韧带、主韧带)为试验材料,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组织中TGF-β1、MMP-2、TIMP-2的蛋白和m RNA表达;比较两组TGF-β1、MMP-2、TIMP-2的表达差异,并从蛋白水平分析POP组TGF-β1与MMP-2、TI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OP组TGF-β1、TIMP-2表达均降低,MMP-2表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2,P=0.019;u=0.000,P=0.02;u=0.000,P=0.003);同样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中TGF-β1、TIMP-2表达降低,MMP-2表达上调,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1,P=0.001;t=6.869,P=0.002;t=4.930,P=0.004);相关性分析表明,TGF-β1与MMP-2表达呈负相关(r=-0.926,P=0.015),而与TIMP-2表达呈正相关(r=0.886,P=0.046)。结论 POP患者宫旁韧带中TGF-β1表达的降低可能是通过上调MMP-2、下调TIMP-2导致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盆底支持组织弹性减弱,TGF-β1通路可以通过调节MMP-2和TIMP-2的平衡参与POP的发生。
张琦钒刘成李秉枢方桂杨青洪莉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
腹腔镜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分析及术后性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的疗效及术后性功能的评价。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分度证实为III度及以上POP、且已完成生育的62例患者,28例行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HY+CSP子宫切除),34例行子宫骶骨固定术(HSP子宫保留),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以及此后每年1次随诊,应用POP-Q评估、尿失禁影响问卷(IIQ-7)、泌尿生殖系影响量表(UDI-6)、视觉模拟满意度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疗效。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问卷调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年性生活质量。结果:腹腔镜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后以POP-QII度为复发的客观标准,患者术前、术后进行POP-Q分度评估、UDI-6、IIQ-7问卷、VAS满意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骶骨固定术及阴道骶骨固定术患者术前FSFI中位数得分相似,而手术前后FSF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子宫骶骨固定组的性欲望、性兴奋和性高潮程度中位数得分明显高于阴道骶骨固定组。结论: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良好的手术方式之一,子宫骶骨固定术的子宫保留与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张小红李秉枢吴德斌方桂闵洁刘成洪莎莎胡鸣杨青赵杨洪莉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腹腔镜检查妇科外科手术
氧化应激对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子宫旁韧带组织细胞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检测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子宫旁韧带组织中基质代谢相关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Ⅰ,COL1)、弹性蛋白(elast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以及氧化损伤相关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2’-deoxyguanosine urine,8-OHdG)含量的变化,检测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氧化应激作用下基质代谢相关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为研究氧化应激在P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盆腔脏器脱垂Ⅱ-Ⅳ度(POPⅡ~POPⅣ)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50例(POP组)和因其他良性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的宫旁韧带(子宫骶韧带、子宫主韧带)组织中COL1、elastin、MMP-9、8-OHdG的表达;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处理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该模型细胞中COL1、elastin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OP患者宫旁韧带组织中COL1、elastin表达均降低,MMP-9和8-OHdG表达升高;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具有相一致的结果。结论氧化应激可以引起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改变,可能参与POP的发生发展。
杨青刘成李秉枢张琦钒李洋胡鸣赵杨洪莉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弹性蛋白8-羟基脱氧鸟苷氧化应激
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机械力作用下线粒体形态与细胞衰老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在机械力作用下线粒体形态及细胞衰老水平的改变。方法选取10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I-III级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宫旁韧带(主韧带、骶韧带),进行原代培养,使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系统对细胞进行力学加载,加力时间设定为4 h,加力大小为0、1 333μstrain(1 mm)、5 333μstrain(4 mm),把不加力的细胞设为对照组。采用新型透射电子显微镜HT 7 700观察5 000倍视野下线粒体形态变化,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衰老。结果随着机械力大小的增加,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发生改变,线粒体出现空泡化,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细胞内出现凋亡小体,染色呈蓝色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衰老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范围内的机械力可导致人子宫旁韧带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发生损伤性改变,并促进细胞衰老。
胡鸣洪莉洪莎莎闵洁赵杨杨青张琦钒汤剑明李洋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线粒体细胞衰老盆腔脏器脱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