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07ZDKG-67)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薛武军丁小明宋勇李杨冯新顺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胰岛
  • 3篇支持细胞
  • 3篇人睾丸
  • 3篇睾丸
  • 3篇成人
  • 3篇成人睾丸
  • 3篇大鼠胰岛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胰腺
  • 2篇肾移植
  • 2篇细胞
  • 2篇小肠黏膜
  • 2篇小肠黏膜下层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共移植
  • 2篇肠黏膜
  • 1篇移植术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丁小明
  • 10篇薛武军
  • 9篇李杨
  • 9篇宋勇
  • 8篇田晓辉
  • 8篇冯新顺
  • 7篇宋焕瑾
  • 5篇田普训
  • 3篇丁晨光
  • 2篇燕航
  • 2篇项和立
  • 1篇潘晓鸣
  • 1篇侯军
  • 1篇罗晓辉
  • 1篇牛晓丽
  • 1篇任丽

传媒

  • 3篇中华细胞与干...
  • 3篇中华细胞与干...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亲属活体肾移植资料,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15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中除7例为夫妻间供肾外其余为血缘亲属供肾。供、受者HLA有5个抗原错配者2例,4个抗原错配5例,3个抗原错配88例,2个抗原错配50例,1个抗原错配12例,无抗原错配1例。158例供者均经开放手术取肾。35例取供者右肾,123例取左肾,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或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及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158例供者均健康存活,6个月和1年时血肌酐正常。受者健康存活最长者至2008年6月已达10年,1年带肾健康存活率95.5%,5例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中4例2~5周肾功能恢复正常。死亡5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DGF,透析期间死亡,另4例术后3~5月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中切除移植肾脏,行第2次尸体肾移植。5例在移植后1月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3.16%,其中4例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后逆转,另1例合并CsA肾中毒,治疗无效,恢复透析治疗。3例1年半至3年半发生慢性排斥,移植肾丧失功能。8例发生肺部感染,4例治愈。结论:活体肾移植由于术前准备充分、组织相容程度高、供肾质量好等优点,使DGF和急性排斥反应等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同样要重视DGF的预防,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加强对活体亲属供者的规范选择和全面的健康评估、加强长期随访对保证减少供者伤害、使供者健康存活、正常生活工作非常重要。
薛武军宋勇田普训丁小明潘晓鸣燕航侯军冯新顺项和立田晓辉任丽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者
不同方法分离的成人睾丸支持细胞与胰岛共移植的效果对比
2011年
目的比较成人睾丸支持(Sertoli)细胞不同分离方法的效果,建立成人Sertoli细胞简便高效的分离方法。方法将质量相等的睾丸组织按照不同分离方法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胰蛋白酶、DNA酶、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一步消化法;B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C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胶原酶第三步消化;D组为对照组。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Sertoli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3组Sertoli细胞的活性和纯度;应用生存分析方法比较3组Sertoli细胞与胰岛共移植至糖尿病鼠的效果。结果分离获得的细胞经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具有Sertoli细胞的特征,A、B、C三组Sertoli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5.17±1.8)﹪、(92.33±2.5)﹪和(93.12±2.6)﹪,B组和C组的Sertoli细胞纯度显著高于A组(t=7.35,t=7.95,P=0.00,P=0.00)。B组Sertoli细胞活性于培养14d时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B组Sertoli细胞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t=4.02,t=2.77,P=0.00,P=0.01),且B组Sertoli细胞与胰岛共移植术后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高于A、C、D组(F=165.548,P=0.000)。结论采用两步消化的方法能够获得纯度和活性较高的Sertoli细胞,其与胰岛共移植能够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
李杨薛武军田晓辉宋焕瑾宋勇丁小明冯新顺丁晨光
关键词:睾丸支持细胞胰岛
大鼠胰岛复合小肠黏膜下层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胰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支架,复合胰岛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胰腺的可行性。方法用改良方法分离纯化胰岛并培养,再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分别进行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检查。观察胰岛在SIS上的生长、细胞分泌及细胞活性情况。结果胰岛在SIS材料上粘附、生长,细胞功能活跃,在SIS上成复层生长,复合培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SIS与胰岛在体外复合培养可以构建出类似生物膜的组织工程胰腺,为进一步研究体内胰岛移植奠定基础。
薛武军宋勇田普训丁小明冯新顺田晓辉宋焕瑾李杨
关键词:胰岛小肠黏膜下层
联合应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胰岛培养对胰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通过体外共培养胰岛和血管内皮细胞能否改善胰岛的功能。方法 SD大鼠分离纯化出胰岛细胞,分为两组:A组胰岛单纯培养组,B组胰岛和内皮细胞共培养组。从大鼠的胸主动脉分离纯化出血管内皮细胞,胰岛分离纯化后通过AO/PI染色和胰岛素释放实验来判断两组胰岛的活性。结果共培养组胰岛在7d内维持正常的形态,90﹪的胰岛通过AO/PI染色显示良好的活性;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第7天(2.21±0.21)和第14天(2.53±0.21)共培养组和单纯培养组(1.94±0.15,1.71±0.19)刺激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和胰岛共培养能够改善胰岛的存活及分泌功能。
宋焕瑾薛武军李杨宋勇田晓辉丁小明冯新顺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胰岛体外培养
不同方法分离的成人睾丸支持细胞与胰岛共移植的效果对比
2009年
目的比较成人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不同分离方法的效果,建立成人Sertoli细胞的简便高效的分离方法。方法将质量相等的睾丸组织按照不同分离方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胰蛋白酶、DNA酶、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一步消化法;B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C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胶原酶第三步消化;D组为对照组。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Sertoli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测定三组Sertoli细胞的活性和纯度;比较三组Sertoli细胞与胰岛共移植至糖尿病鼠的效果。结果分离获得的细胞经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具有Sertoli细胞的特征,A、B、C三组Sertoli细胞的纯度分别为(85.17±1.8)﹪、(92.33±2.5)﹪和(93.12±2.6)﹪,B组和C组的Sertoli细胞纯度显著高于A组(P〈0.05)。B组Sertoli细胞活性于培养14d时达到峰值,此后缓慢下降。B组Sertoli细胞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且B组Sertoli细胞与胰岛共移植术后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高于A、C、D组(P〈0.05)。结论采用两步消化的方法能够获得纯度和活性较高的Sertoli细胞,其与胰岛共移植能够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
李杨薛武军田晓辉宋焕瑾宋勇丁小明冯新顺丁晨光
关键词:支持细胞胰岛
共表达IκBα-IRES2-CD40L胞外区双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含有分泌型人CD40L胞外区(shCD40L)和IκB的双基因共表达的腺病毒载体。方法:分别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shCD40L、IκB和IRES2,将目的基因进行连接,得到IκB-IRES2和shCD40L两个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导入pGEMT-easy载体进行亚克隆扩增,测序正确后,再将连接成功地两个目的基因片段与分别与载体pshuttle-CMV连接获得穿梭质pshuttle-CMV-shCD40L和pshuttle-cmv-IκB-IRES2,将穿梭质粒在DH5α感受态细胞中扩增。再与AdEasy-1-BJ5183菌同源重组,得到含有两个目的基因的腺病毒骨架,脂质体法转染293细胞,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共表达IκB-IRES2-shCD40L腺病毒颗粒。PCR法对腺病毒的上清液中的表达差异进行鉴定,检测病毒滴度,并用其感染细胞PK15和293细胞以检验其安全性。结果:所构建的IκB-IRES2-shCD40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原代腺病毒的滴度达到6.561×1012pfu/L,PCR法从提取的病毒上清液中分别扩增出了是shCD40L(600bp)和IKBa(700bp)的特异性片段,感染了腺病毒后的PK15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但293细胞出现了明显的气球样变。结论:成功构建了共表达IκBα-IRES2-shCD40L双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丁小明牛晓丽薛武军李杨
关键词:IΚBΑ重组腺病毒免疫耐受
成人睾丸支持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及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成人睾丸支持细胞简便高效分离方法,并应用于胰岛移植。方法:A组采用胰蛋白酶、DNA酶、胶原酶、透明质酸酶一步消化法;B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C组采用胰蛋白酶和DNA酶第一步消化,透明质酸酶第二步消化,胶原酶第三步消化。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鉴定支持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测定3组支持细胞的活性和纯度;Western blot检测3组支持细胞Fas-L的表达;比较3组支持细胞与胰岛共移植至糖尿病鼠的效果。结果:经鉴定,分离的细胞具有支持细胞的特征;方法A和B分离的支持细胞数量较多,方法B和C分离的支持细胞杂质较少;MTT法检测结果显示,B组支持细胞活性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组支持细胞Fas-L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FCM检测3种方法分离的S支持细胞纯度分别为(85.2±1.8)%、(92.3±2.5)%、(93.1±2.6)%,B组和C组的支持细胞纯度显著高于A组(P<0.05);将3组支持细胞与胰岛共移植至糖尿病鼠模型肾包膜下,B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单独胰岛移植组和A、C两组(P<0.05)。结论:采用两步消化法能够获得纯度和活性较高的支持细胞,其与胰岛共移植能够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
李杨薛武军宋焕瑾冯新顺田晓辉丁小明宋勇丁晨光
关键词:支持细胞胰岛
大鼠胰岛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胰腺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支架,复合大鼠胰岛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胰腺的可行性。方法用改良的Ⅴ型胶原酶消化法方法分离纯化大鼠胰岛并培养,再与SIS进行体外复合培养。然后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胰岛的形态,用丫啶橙/碘化丙啶(AO/PI)双染法观察胰岛的生长及细胞活性,用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价胰岛细胞的分泌情况。采用独立t检验,分别比较在高糖、低糖条件下,SIS组与对照组胰岛素释放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胰岛在SIS材料上黏附、生长,细胞功能活跃,AO/PI双染法显示平均存活率92﹪,高糖下胰岛素释放量为(37.79±4.2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8.69±3.58)mmol/L,t=12.678,P=0.000]。胰岛在SIS上成复层生长,复合培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SIS与胰岛在体外复合培养可以构建出类似生物膜的组织工程胰腺,为进一步研究体内胰岛移植奠定基础。
宋勇薛武军田普训丁小明冯新顺田晓辉宋焕瑾李杨
关键词:胰岛小肠黏膜下层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状态下免疫抑制剂的调整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维持应用免疫抑制剂组(维持剂量组,45例)与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组(调整剂量组,53例).按与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标准,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较重(SOFA≥12分)和感染较轻(SOFA<12分)的情况下,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感染恢复时间和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当SOFA≥12分时,调整剂量组死亡率和感染恢复时间明显低于维持剂量组(P<0.05),而排斥反应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SOFA<12分时,死亡率和感染恢复时间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调整剂量组患者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维持剂量组(P<0.05).结论 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较重(SOFA≥12分)时,减量和停用免疫抑制剂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缩短抗感染疗程;但感染较轻(SOFA<12分)时,建议维持免疫抑制剂原剂量不变.
罗晓辉薛武军燕航田普训丁小明项和立李杨宋勇
关键词:肾移植肺部感染免疫抑制剂
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和胰岛对大鼠胰岛早期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通过体外共培养胰岛和血管内皮细胞能否改善胰岛的功能。方法将远交群(SD)大鼠实验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胰岛组;B组为胰岛和内皮细胞共培养组。首先从分离培养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然后和分离纯化后胰岛进行培养,通过吖啶橙/碘丙啶(AO/PI)染色和胰岛素释放实验来判断胰岛的活性。结果单纯培养组胰岛和共培养组胰岛在1周内显示了良好的形态。培养14d,共培养组胰岛形态依然完整,折光性好;但单纯胰岛培养组胰岛形态不规则,甚至松散、解体。90﹪的胰岛通过AO/PI染色显示良好的活性;胰岛素释放实验显示:除第1天外共培养组和单纯培养组刺激指数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和胰岛共培养后能大大的改善胰岛的存活和功能。
宋焕瑾薛武军李杨田晓辉宋勇丁小明冯新顺田普训
关键词:内皮细胞胰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