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kj370B)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俊英章秋杨洋李芳王佑民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与骨密度及血脂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的P450基因CYP17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94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BMD),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P450基因的CYP17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析。测定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①CYP17基因型分布频率依次为TC型,CC型,TT型;②CYP17位点TC型Ward s三角区BMD明显高于CC型(P<0.05),与腰椎以及股骨颈和大转子区BMD无关(P>0.05)。在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绝经年限等因素后,CYP17多态位点与Ward s三角区BMD显著相关(P<0.05)。③血TC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r=-0.210,P=0.015),LDL与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09),TG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01),与Ward s三角区BMD呈负相关(r=-0.174,P=0.043)。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①安徽地区绝经后女性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位点与绝经后女性Ward s三角区BMD有相关性;②血TC、LDL、TG升高可能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③未发现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位点与安徽地区绝经后女性血脂水平有相关性。
- 李芳孙俊英章秋杨洋王长江王佑民
- 关键词:骨密度P450基因绝经后血脂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9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的P450基因CYP19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94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BMD),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P450基因的CYP19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析。结果(1)CYP19基因型分布频率依次为GA型,AA型,GG型;(2)CYP19位点各部位BM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安徽地区绝经后女性P450基因CYP19多态性位点与绝经后女性BMD无相关性。
- 孙俊英章秋
- 关键词:骨密度P450基因绝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