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无)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琳武正雄吴佩琦李银兵王成华更多>>
-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农民主体性发展动力机制变迁——兼析农民主体性发展的回复性被引量:1
- 2009年
- 承包制和市场经济虽为激发主体性的后天命定机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宏观上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家族文化与农村落后经济形态结合所表现出的顽固性和惰性的作用下,先天命定机制的彻底瓦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源于文化、生产、慰藉和就业等需要而强化的家族意识和家族共同体虽较之以前更具功利性质,却族化了成员,使家族文化精神重新得到认同,血缘关系强化依附性,主体性发展的成果局部回复。
- 黄琳李银兵武正雄
- 关键词:回复性动力机制农民主体性
- 农民主体功能单位研究
- 2009年
- 自由自主个体为一个标准主体功能单位。农村这一单位分别由宗族、解放前后短暂出现的小家庭、人民公社以及其瓦解后联产制下家庭承担。农民主体功能单位大小与其成员主体性的强弱成正比。农民主体性建构应从客体建构和主体建构两方面进行。总趋势是主体功能单位由大变小,最终与个人合一。
- 黄琳罗伟武正雄
- 关键词:农民主体性
- 传统农民主体性二维分析——从利益观和分配观看
- 2009年
- 传统农民的自私只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基本需要不满足的本能反应,科举制及土地可买卖性等更激发了这种本能自私倾向;以体力劳动为谋生手段以及贫富分化程度威胁到一部分人生物性存在必然会萌生均平主义,个人在其中变得顺从齐一;由此注定农民主体性缺失。
- 黄琳吴佩琦黄觅
- 关键词:利益观分配观农民主体性
- 价值视阈中的传统农民主体性缺失——从儒家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三个向度看
- 2009年
- 价值视角中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分析传统农民主体性的三个向度。人与自我方面,不以物质发展和欲望充分合理的满足为基础片面追求精神发展的主体性最终只能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人与人方面,家族本位、伦理本位导致人己权界、群己权界难以确立,个人仿佛为他人而设;人与自然方面,以自然为主导的天人合一只能说明主体性陷入客体化中而抽拔不出。由此决定传统农民主体性的缺失。
- 黄琳武正雄
- 关键词:主体性农民天人合一
- 传统农民主体性缺失的道德之维分析——从仁礼冲突与义务道德看被引量:1
- 2009年
- 内在的仁和外在的礼是矛盾的,两者的关系实为主仆关系,在道德自律走向道德他律的过程中主体性丧失了;而极端的义务或不对称的义务导致极端的权利,温情的义务之网阻碍了权利意识的萌生,形成本分自守的主体惰性。由此注定传统国民主体性尤其是传统农民主体性的缺失。
- 黄琳吴佩琦武正雄
- 关键词:义务主体性
- 农民主体性与现代性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现代性和主体性皆源于启蒙运动且两者以理性为其核心内容。从当前农民主体性要求、农民主体性价值以及获得主体性的难易程度来看,农民是当前主体性最不发达、处于现代性层次最底层也最难以获得现代性的群体,因而农民主体性的完全确立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性的最终实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性之标杆。农民主体性已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农民主体性的建构艰巨,现代性的实现任重道远。
- 黄琳王成华武正雄
- 关键词:主体性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