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12DZW013)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慧邱志武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2篇评点
  • 2篇小说
  • 2篇小说评点
  • 1篇新批评
  • 1篇言说
  • 1篇言说方式
  • 1篇中国古典
  • 1篇生态诗
  • 1篇生态诗歌
  • 1篇诗歌
  • 1篇诗学
  • 1篇诗学价值
  • 1篇批评文体
  • 1篇文化
  • 1篇文体
  • 1篇现实主义
  • 1篇现实主义视角
  • 1篇古典

机构

  • 4篇大连外国语大...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杨慧
  • 1篇邱志武

传媒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经济
  • 1篇大连教育学院...
  • 1篇大连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钱钟书“发经”言说方式对当代批评文体的启示被引量:1
2013年
"发经"言说方式即借经文以写自己见识,"依经立义"是当今知识生成和积累的重要方式。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艺录》即是用"发经"来构筑自己的学术大厦,这种言说方式继承中国批评文体诗话传统,崇尚注疏、札记等的"不成体系"。钱钟书以自己的学术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学术与经学相结合的写作范式,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生命情趣和个性特征,这恰恰是当代文学批评所缺乏的。这种言说方式对于重新切入中国古人的言说语境,探讨传统文本的文化生成与文论话语,弘扬民族文化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对21世纪文学批评文体具有示范性意义。
杨慧
关键词:言说方式
新批评与小说评点当代适用性探析
2015年
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问题已经研讨很多年,对于中国文论有没有失语、要不要转换,学界意见渐趋一致,但转换的方式则还有诸多争论。从小说评点与新批评当代适用性研究人手,以"苦读"与"细读"两种批评方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界走向文本、走向文本内部研究的重要性。
杨慧
关键词:小说评点新批评
中国古典小说评点文化价值探寻
2015年
对于小说评点的研究要以一种综合的观念来分析其价值体系。小说评点的价值体系有三个层面:版本价值、接受与传播价值、美学价值。本文以《红楼梦》的评点史料为主,结合《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的评点史料,初步探寻《红楼梦》暨中国古典小说评点的价值系统,确定小说评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文化领域中应有的地位。
杨慧
关键词:诗学价值
当代生态诗歌的现实主义视角考察
2016年
生态诗歌的现实主义考察,是以生态诗歌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厘清生态诗歌的存在是以客观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批判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径、痛切家园失守、呈现生命意识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生态诗歌的现实形态。通过对生态诗歌的考察,反思诗歌介入现实的方式和尺度,提出既不能强调生态诗歌的现实性而忽略诗歌本身的诗性,也不能强调诗歌技艺而不顾客观生态环境,主张要在现实性和技巧性的完美融合上下工夫。
邱志武杨慧
关键词:生态诗歌现实主义
“诗有内外意”与“张力说”互阐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诗有内外意"和"张力说"是中西文论中两个重要术语。"诗有内外意"是中国唐宋时期出现的一个诗歌批评范畴,"张力说"是英美新批评学派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批评术语。本文将深入分析二者的外延与内涵,并以此来探索二者的同质与差异。作为不同文化观念中的产物,两者产生的时空命名语境不同,在"体系与本体选择"、"批评文体"和"批评旨趣"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意蕴论及形式论范畴,因此在具体批评范畴和批评方法上又有诸多相通之处。它们都推崇诗意的丰富复杂,追求语言的活力与能量,崇尚比喻的新奇与独特。
杨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