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62)

作品数:20 被引量:12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勇颜照坤闫亮马超赵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地震
  • 8篇龙门山
  • 7篇汶川地震
  • 4篇地貌
  • 4篇三叠
  • 4篇三叠世
  • 4篇盆地
  • 4篇青藏高原
  • 4篇晚三叠世
  • 3篇前陆
  • 3篇前陆盆地
  • 3篇岷江上游
  • 3篇陆盆
  • 2篇地表破裂
  • 2篇第四纪
  • 2篇须家河组
  • 2篇扬子板块
  • 2篇扬子板块西缘
  • 2篇震后
  • 2篇沙量

机构

  • 25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四川省地震局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李勇
  • 9篇颜照坤
  • 7篇闫亮
  • 6篇赵国华
  • 5篇马超
  • 4篇丁海容
  • 3篇苏德辰
  • 3篇陈浩
  • 3篇董顺利
  • 2篇李敬波
  • 2篇李海兵
  • 2篇李勇
  • 2篇周荣军
  • 2篇李勇
  • 2篇李勇
  • 1篇梁明剑
  • 1篇李大虎
  • 1篇郑立龙
  • 1篇赖敏
  • 1篇龚宇

传媒

  • 4篇Acta G...
  • 2篇岩石学报
  • 2篇灾害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Journa...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2015年全...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门山区湔江水系样式及其对汶川地震的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2008年"5.12"四川汶川M_S8.0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的一次重大灾变事件,地震沿映秀-北川、彭灌和小鱼洞等3条断裂带发生了地震地表破裂,同震构造变形造成这些断裂带地表地貌特征发生巨大变化,地震还伴生了大量滑坡和崩塌,在雨季,强降雨驱动了大规模泥石流的发生,从而导致龙门山构造带的河流地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和响应。本次研究利用SRT、M3-DEM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通过ArcGIS 9.3软件中的水文分析模块,提取了湔江流域的水系样式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小鱼洞地区地表破裂组合样式与湔江水系样式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破裂走向对河道走向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如映秀-北川断裂控制了湔江上游的河道和流向);2)地表破裂走向对河道偏转及坡折点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如小鱼洞断裂导致了湔江主河道的偏转、彭县-灌县断裂控制了白鹿河的坡折点及转折点);3)地表破裂组合样式对水系样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小鱼洞地区"工"字形的地表破裂组合样式对湔江水系样式的控制作用,使得湔江水系样式具有不对称性、不规则性。由此可知:湔江水系样式主要受到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的控制作用。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数字高程模型(DEM)山区河流地表破裂
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成因机制分析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九寨沟地震是近十几年来在巴颜喀拉块体东缘活动构造带发生的第三次大地震,其余两次分别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梁昌健
关键词:地震灾害INSAR技术发震构造
文献传递
四川省北川县活动断裂的地质响应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北川县不同区域对断裂活动的地质响应机制。【方法】从岩层年龄、岩石类型、岩层产状、滑坡点密度、地貌高程等角度分析断裂上、下盘差异活动对北川县不同地区地质特征的影响。【结果】断裂上盘岩石类型相对单一,主要发育以千枚岩为主的变质岩,断裂下盘岩石类型复杂,各类沉积岩广泛分布;相对于下盘区域,断裂上盘地势高峻、地表出露岩层更古老、岩层倾角更大、滑坡点密度更高;另外,以北川-映秀断裂为界,上、下盘区域均表现出岩层年龄值与岩层距断裂距离值成反比的特征。【结论】总体来看,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北川-映秀断裂的逆断层性质导致了北川县不同区域对断裂活动产生不同的地质响应方式。
陈浩李勇
关键词:地貌标志
汶川 8. 0 级地震震后泥石流空间分布和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对汶川8.0级地震同震地质灾害和震后5年来龙门山中北段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刻画,对震后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及其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震后泥石流集中分布在北川-映秀断裂上盘10 km范围以内,相对于同震崩塌、滑坡具有更明显的上盘效应。震后泥石流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松散堆积物分布范围、地形地貌、岩性、降水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同震崩塌、滑坡松散堆积物为震后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地形地貌是控制震后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泥石流提供了势能和启动的空间条件;震后泥石流集中发生在前震旦系彭灌杂岩和古生界粉砂岩、砂岩等岩性分布区;降水是导致震后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
李奋生李勇李勇赵国华颜照坤郑立龙李敬波王世元闫亮张威
关键词:汶川地震震后泥石流
汶川地震后岷江上游山洪发育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了岷江上游15个水文站的多年径流资料及降雨资料,探析了岷江上游降水量-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了该流域洪水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2010年"8.13"、"8.18"洪水的发育情况与汶川地震对洪水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后,岷江上游震后山洪特征表现为:①岷江上游属于汶川地震带,为该区山洪发育提供了基本条件;②震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是洪水加剧的重要条件;③震后强降水是特大山洪发育的诱发因素;④地震滑坡淤堵河道后溃决,加剧了洪水的突发性、破坏性;⑤震后该流域洪水发生的临界雨量明显降低,洪水量和频率将加大。
丁海容李勇赵国华马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岷江上游暴雨发育
Crustal Uplift in the Longmen Shan Mountains Revealed by Isostatic Gravity Anomalies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被引量:3
2018年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positive isostatic gravity anomalies (IGA), steep topography and lower crustal extrusion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GA data has revealed uplift and extrusion of lower crustal flow in the Longmen Shan Mountains (the LMS). Firstly, The high positive IGA zone corresponds to the LMS orogenic belt. It is shown that abrupt changes in IGA correspond to zones of abrupt change of topography, crustal thickness and rock density along the LMS.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Airy isostasy theory, simulations and inversions of the positive IGA were conduct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bodi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MS lacks a mountain root, and th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ower crust has been elevated by 11 km, leading to positive IGA, tectonic load and density load. Thirdly, according to Watts's flexural isostasy model, elastic deflection occurs, suggesting that the limited (i.e. narrow) tectonic and density load driven by lower crustal flow in the LMS have led to asymmetric flexural subsidence in the foreland basin and lifting of the forebulge. Finally, based 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zones of extremely high positive IGA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Precambrian Pengguan-Baoxing complexes in the LMS,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erosion gravels from the complexes in the Dayi Conglomerate layer of the Chengdu Basin suggest that positive IGA and lower crustal flow in the LMS took place at 3.6 Ma or slightly earlier.
LI YongYAN ZhaokunZHOU RongjunYAN LiangDONG ShunliSHAO ChongjianSvirchev LAURENCE
包谷垴-小河断裂——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S6.5地震发震构造被引量:12
2015年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通过对鲁甸地震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断裂组合样式及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地震等震线长轴衰减方向、震源机制解、震后前期强余震分布样式及地表破裂,判定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根据莲峰断裂、昭通断裂和包谷垴-小河断裂之间的构造组合样式、地表GPS水平运动速率及水平缩短速率的差异性判断包谷垴-小河断裂为同向差异逆冲型捩断层;根据莲峰、昭通断裂带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规律,认为在断裂带下15~20km处地壳物质呈塑性流动状态,在来自大凉山次级块体南东向运动给予的应力挤压下,形成了包谷垴-小河捩断层,并且导致了鲁甸地震的发生。
王腾文李勇李敬波马超邵崇建杨彦通周游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早期(卡尼期)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淹没过程与动力机制被引量:23
2011年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分布于扬子克拉通西缘,属于印支期造山楔构造负载驱动的挠曲型前渊凹陷。其中卡尼期马鞍塘组是分布于底部不整合面之上的第一套地层单元,记录了前缘隆起边缘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构建和淹没过程。据钻孔揭示马鞍塘组的最大厚度超过250m,显示为西北厚东南薄的楔形结构,从北西向南东依次分布了深水盆地、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和浅水滨岸带等沉积物类型。其中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分布于前陆盆地的远端,呈面向西的条带状展布,其走向线与龙门山冲断带的走向大致平行。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厚度介于30~100m之间,由北西向南东变薄。在垂向上,马鞍塘组由3部分构成,下部为鲕粒滩和生物碎屑滩,中部为海绵礁,上部为黑色页岩,显示为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在Lietal.(2003)盆地模拟的基础上,本次对卡尼期前陆盆地的沉降速率、沉积速率、海绵礁生长速率、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其中沉降速率为0.10mm.a-1、沉积速率为0.04mm.a-1、海绵礁生长速率为0.03mm.a-1、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介于0.01mm.a-1~0.05mm.a-1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在卡尼期早期,相对海平面处于初始上升阶段,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较小,盆地处于欠补偿状态,沉积了碳酸盐缓坡型鲕粒滩和生物碎屑滩;在卡尼期中期,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等于海绵礁生长速率,海绵礁持续保持垂直向上的生长状态,形成了高度达100余米的塔礁;在卡尼期晚期,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海绵礁生长速率,礁顶的水深逐步变大,导致礁体被淹溺致死,从而在卡尼期形成了鲕粒灰岩滩-生物碎屑滩-海绵礁灰岩-页岩的向上变细、变深的沉积序列,显示了前陆盆地早期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生长并被淹没的特有模式。本次研究成果表明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底部不整合面和碳酸盐缓坡、海绵�
李勇苏德辰董顺利孙玮杨荣军刘树根颜照坤闫亮
关键词:挠曲变形卡尼期晚三叠世龙门山
龙门山山前第四纪冲积扇发育的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东缘,长期以来是国际地学界争论的焦点地区,也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过程的理想地区。地貌和水系是青藏高原碰撞作用和隆升过程的地质纪录,因此对该地区新生代构造作用与地貌和水系响应的研究,对于探索龙门山构造运动实质具...
邵崇建李勇颜照坤聂舟
关键词:冲积扇龙门山可容空间
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岷江上游输沙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2008年5月12日龙门山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地表产生强烈震动和破坏,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灾害。震后伴随强降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灾害频发,显示了地震及震后洪水的灾害链: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作者采用岷江上游紫坪铺水文站1980~2007年的输沙量数据以及岷江上游21个雨量站的降雨资料,探讨了岷江上游降水量-输沙量的相关关系,分析了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汶川地震后4年时间该流域频发的特大暴雨对河流输沙量增加的作用,探讨了汶川地震驱动的灾害链对输沙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强降水是震后输沙量增多的诱发因素;坡度对输沙量的变化具有控制作用;汶川地震的同震作用和地震断裂带的控制作用是导致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汶川地震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是河流输沙量增加的重要条件。
丁海容李勇闫亮颜照坤赵国华马超
关键词:汶川地震岷江上游暴雨输沙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