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20)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志刚叶奕兰唐思诗陈静文凌仪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胸交界区淋巴结肿瘤病变MDCT表现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被引量:4
- 2012年
- 为了明确颈胸交界区淋巴源性肿瘤病变的MDCT影像表现特点、解剖及病理学基础,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下颈部和上胸部的淋巴源性肿瘤病变69例(其中淋巴瘤41例,转移瘤28例),分析病变的MDCT表现特点及分布规律,阐明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学的相关性。发现淋巴瘤41例中,病灶主要分布于颈外侧浅部21例(51.2%),颈深静脉链区27例(65.9%),锁骨上区31例(75.6%),上纵隔气管旁19例(46.3%),主动脉弓旁23例(56.1%),主肺动脉窗22例(53.7%),前上纵隔17例(41.5%),隆突下11例(26.8%),上纵隔食管旁7例(17.1%);淋巴结转移瘤28例,原发肿瘤为鼻咽癌5例、甲状腺癌7例、肺癌10例和食管癌6例,大多数循淋巴回流方向逐级转移,少部分跳跃式转移,主要分布于颈静脉链周围区23例(82.1%),锁骨上窝区21例(75%),上纵隔气管旁17例(60.7%),前上纵隔18例(64.3%),主动脉弓旁10例(35.7%),肺动脉窗11例(39.2%),上纵隔食管旁8例(28.6%)。因此,颈胸交界区域淋巴源性肿瘤病变可同时累及下颈部和上胸部,其影像学表现及优势解剖分布与其解剖、病理特点密切相关。
- 叶奕兰杨志刚邵恒陈静唐思诗文凌仪
- 关键词:纵隔胸腔病理学
- 甲状腺病变累及至上纵隔的MDCT表现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明确甲状腺病变累及至上纵隔的多层螺旋CT(MDCT)影像表现特点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回顾性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累及至上纵隔的甲状腺病变49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甲状腺瘤13例,甲状腺癌14例),结合其解剖、病理学基础,分析其MDCT表现特征及优势解剖分布。结果发现甲状病变向下位于前上纵隔约占67.3%(33/49)、后上纵隔14.3%(7/49)、跨前后纵隔18.4%(9/49);不同性质病变有各自特征性的MDCT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局限多发结节、肿块为主,约占77.3%(17/22);甲状腺腺瘤以单发肿块为主,约占92.3%(12/13);甲状腺癌以单发肿块为主,约占57.1%(8/14),9例合并有颈部和(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因此,甲状腺病变累及至上纵隔,位于前上纵隔多见,后纵隔少见,其影像学表现及优势解剖分布与其解剖、病理基础密切相关。
- 叶奕兰杨志刚邵恒陈静唐思诗文凌仪
- 关键词:甲状腺上纵隔解剖学病理学
- 颈胸交界区感染、积气性病变MDCT表现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明确颈胸交界区感染、积气病变的MDCT影像表现特点和规律,结合尸体断面解剖观察,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学基础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尸体断面标本11具(5例横断面、4例矢状面和2例冠状面),主要观察颈胸交界区组织结构的位置、形态特征,并结合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胸交界区感染、积气性病变84例的MDCT表现特点及规律,阐明影像学表现与解剖、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11例尸体断面解剖发现:咽后间隙、椎前间隙与上纵隔食管后间隙自然相通;椎前间隙向外下方经腋鞘与腋窝相连通;颈动脉鞘向下与上纵隔血管周围间隙相延续;颈部气管前间隙向下与上纵隔相通。84例患者的MDCT影像表现:咽后间隙感染可向下达后纵隔;椎前间隙感染可向下蔓延至后纵隔,向两侧蔓延至腋窝;颈动脉鞘感染可向下延伸至上纵隔;积气性病变可同时分布于纵隔、颈部、腋窝区。结论:MDCT能够详细反映颈胸交界区感染、积气病变的局部表现和向周围扩散的情况;尸体断面发现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此区域病灶的优势分布。
- 叶奕兰杨志刚杨志刚李媛陈静唐思诗文凌仪
- 关键词:筋膜间隙腋窝
- 颈胸交界区常见病变的影像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颈胸交界区系连接颈部与上纵隔、上胸腔及腋窝的特殊部位。在解剖上也称之为颈根部,是从颈7双侧横突向前方延伸至第一肋骨与胸骨的狭窄区域,此区域前低后高,既有颈胸部的纵行结构,又有颈、胸、上肢间的横行结构,因此解剖结构复杂.需要从三维立体角度理解其正常解剖及病变。临床上,颈根部病变常向上或向下累及邻近的器官组织结构,
- 马恩森杨志刚
- 关键词:常见病变病理学影像第一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