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J[2012]2315)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宗宝王霞贾礼超樊帅伟谢泉更多>>
相关机构:铜仁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第一性原理
  • 3篇第一性原理研...
  • 3篇电子结构
  • 3篇子结构
  • 2篇锐钛矿
  • 2篇锐钛矿TIO...
  • 2篇结构和光学性...
  • 2篇光学
  • 2篇光学性
  • 2篇光学性质
  • 2篇掺杂
  • 1篇第一性原理计...
  • 1篇调制
  • 1篇双掺杂
  • 1篇吸附能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空穴
  • 1篇共掺
  • 1篇共掺杂

机构

  • 4篇铜仁学院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王霞
  • 4篇李宗宝
  • 1篇贾礼超
  • 1篇邓明森
  • 1篇樊帅伟
  • 1篇谢泉
  • 1篇冯云光

传媒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O在(N,Fe)共掺杂锐钛矿TiO2(100)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 PBE+U,研究了三类(N,Fe)共掺杂锐钛矿相TiO2(100)表面的稳定性及CO在最优掺杂表面的吸附,计算了最优表面不同掺杂位的结合能、吸附能、成键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CO在清洁TiO2(100)面及(N,Fe)非近邻掺杂表面的吸附较弱,(N,Fe)近邻共掺杂表面的吸附较强.通过吸附能的比较可知,N位吸附的吸附能最低,吸附最稳定,Fe位次之.由态密度可以看出,吸附方式的变化主要源于(N,Fe)表面近邻共掺杂改变了TiO2(100)面电子结构,使吸附位原子与C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
李宗宝王霞樊帅伟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锐钛矿TIO2电子结构吸附能
(Fe,N)双掺杂MgF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并选择GGA+PBE相关泛函理论,计算并对比了纯MgF2晶体、Fe掺杂MgF2晶体、N掺杂MgF2晶体和(Fe,N)不同位置双掺杂MgF2晶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替位掺杂方式对MgF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掺杂后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e和N近邻双掺杂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效率较非近邻更强,为(Fe,N)双掺杂调制的较佳方式.
王霞李宗宝谢泉邓明森
关键词: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双空穴调制MgF_2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13年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MgF2晶体近邻F位进行双空穴调制掺杂,选择PBE泛函进行计算,对比N单掺杂MgF2晶体和N近邻双掺杂MgF2晶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吸收光谱.通过对电子结构的比较,研究了N近邻双掺杂对MgF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给出了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N近邻双掺杂对MgF2晶体光学性能具有较佳的调制效果,其效果优于(N,Fe)双掺杂调制.
冯云光李宗宝王霞杨卫强
关键词: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N/Fe共掺杂锐钛矿TiO2(101)面协同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基于周期性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Fe共掺杂对锐钛矿TiO2(101)面的修饰作用.计算了铁替位单掺杂TiO2(101)面及晶体内部后,晶体结构变化及形成能.通过形成能的比较发现,Fe从晶体表面向体内迁移时受到势垒阻碍作用.同时,对不同位置表面N/Fe近邻共掺杂晶体形成能的比较,得出了表面共掺杂的最稳定结构.通过对电子结构及态密度的分析发现:表面共掺杂态中,N/Fe共掺杂可改变TiO2(101)面的电子结构,并使TiO2由半导体性向半金属性转变.
李宗宝王霞贾礼超
关键词:N第一性原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