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70009)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克生王雪萍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家礼与家族整合:明代东山葛氏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0
- 2009年
- 明代山东德平葛氏家族因为"三朝尚书"葛守礼的崛起而成为当地的望族,葛氏家族典型地体现了科举时代新仕宦阶层家族成长和发展的一般特征。为了承家久远,葛氏家族缘俗制礼,制订了《家礼摘要》,并利用家礼来敬宗收族、凝聚人心。通过解析葛氏家礼的撰述与实践,探讨家礼如何在不同时间营造出有利于家族联谊的"关系性空间",如何构建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血缘网络,并达至家族整合的目标。由家达乡,家礼最终是实现中国传统社会家邦和谐的"治世工具"。
- 赵克生
- 关键词:明代
- 意象与本真:明清“义婢”现象解析被引量:1
- 2008年
- 明清时期的"义婢"是指那些遵循"主婢之义"并忠实于主人甚至甘愿自我牺牲的那类婢女。"义婢"表现形式各异,且集"主婢之义"和"女性之义"于一身,成为重"义"的教化典范。这与官方的渲染、推崇有关,但更与婢女主观层面的自我认同、自我变异和自我满足感紧密相关。
- 王雪萍
- 关键词:女性社会
- 明代文官的省亲与展墓被引量:7
- 2008年
- 明代文官的省亲、展墓制度经历了由明初"特命而行"到洪熙以后"奉例而行"的制度化过程,主要有给假归省和便道归省两种形式。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明代文官的省亲、展墓制度具有协调忠孝关系的社会政治意义。
- 赵克生
- 关键词:明代文官省亲
- 国家礼制的地方回应: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被引量:17
- 2007年
- 乡射礼在明代经历了"重射艺"到"重教化"的功能嬗变,这种变化大约在成化以后,首先自江南开始,然后扩展到各地。乡射礼虽然被制度化,但因与科举之间缺乏联系,从而不受士人和地方官重视,兴废无常的现象十分严重。明代乡射礼的嬗变与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国家意志、地方态度与士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 赵克生
- 关键词:明代国家礼制
- 修书、刻图与观礼:明代地方社会的家礼传播被引量:21
- 2010年
- 家礼"庶民化"是明代礼学的一大特色。此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以礼化民"和"以礼造族"等社会因素之推动,尤有赖于地方社会多渠道、多层级的家礼传播:既有官方倡导,也有民间自为;既有礼书、礼图等文本形式,亦有士人示范、指导等非文本形式。本文利用现存的一些明代家礼礼书,结合明代地方志和文集资料,围绕礼书、礼图和演礼观习等家礼传播途径,揭示了家礼知识是如何"下渗"民间的。这一复杂的历史进程是以士人为主导、以学校为中心、以执礼为目标、以民间为指向的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社会礼仪化过程。
- 赵克生
- 关键词:明代地方社会家礼
- 明代士人对宗祠主祭权多元化的思考被引量:3
- 2010年
- 明代宗祠祭祖礼仪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宗子主祭"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出现了支子主祭、族长主祭、宗子与支子同主祭等多种形式。在明代新宗法形态下,明代士人对宗祠主祭权多元化的状况有着不同的思考,从不同方面探讨宗祠主祭形式的合理性,反映了祭祖礼仪落实于社会之后的复杂情状。明代士人的不同议论透视出他们对待祭祖礼仪的态度是相当灵活的,同时也是谨慎和有所持守的。一方面,宗子主祭的礼仪原则不可轻易,另一方面,宗子主祭的礼仪原则不可不易。如何折中调和,取决于社会现实和礼仪精神的双重限制。
- 赵克生
- 关键词:明代士人礼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