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DJ029)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邱观建付佳迪高红波文道贵程允淦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思想探析
- 2012年
- 江泽民高度重视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加强并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形成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思想:一是科学认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三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理念与方法、党组织工作职责、党建工作方向与重点等作出科学的论断。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党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党建理论,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 邱观建程允淦
-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思想
- 从组织覆盖到工作覆盖:非公党建的制度变迁被引量:6
- 2017年
- 纵观30多年的非公党建发展历程,其呈现出地域间、企业间的非均衡性。为解释这种差异,需要建立一个非公党建制度变迁的解释框架: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考察非公党建的生成、演变和运作逻辑;从微观的现实视角来阐释非公党建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结构性影响。一方面,非公党建的早期制度化实践通过组织覆盖获得合法性;另一方面,非公党建的有效运转通过工作覆盖获得效率性。在合法性和效率性之间找到契合点,才是非公党建长效运转的保障。为此,要建立党务精英主导下的工作覆盖。
- 付佳迪邱观建
- 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被引量:10
- 2011年
-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背景,总结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认识的演变过程及其各地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服务机制、动力保障机制等系统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 邱观建文道贵
-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
- 基于管理现代化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
- 2010年
- 管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也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对这一新的变化,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创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在管理现代化背景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生长点、思路和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黄勇
-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党建
- 融合与超越: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中的文化自信被引量:3
- 2017年
- 党组织是培养文化自信的组织载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融合,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先决条件;信任文化、责任文化、工匠文化、规矩文化、法治文化、廉洁文化所构成的党建文化体系是对现有文化体系的超越,是培养文化自信的基本保证。融合与超越的结合和完善可以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 付佳迪邱观建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中国模式”下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参政议政被引量:1
- 2015年
-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参政议政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时代要求,也是社会与国家关系互动的结果。中央集权、市场经济和关系社会共同构成了我国新时期经济与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私营企业主阶层参政议政应该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利用合法合理的各种社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共同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 邱观建付佳迪
-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参政议政中国模式
- 从“戴红帽子”到“多元主体共治”:非公党建中企业家的行动逻辑被引量:16
- 2016年
- 本文以H省J市的五家非公企业为例,以"企业"为中心的视角考察了非公党建中企业家的行动逻辑。企业家的政治关联和非公党建的组织依赖之间是一种多元共生的关系:当企业家的政治关联弱、组织依赖弱时,容易造就出分离型的企业家;当企业家政治关联弱、组织依赖强时,容易造就出分离合意型的企业家;当企业家政治关联强、组织依赖强时,容易造就出合意型的企业家;当企业家政治关联强、组织依赖弱时,容易造就出合意分离型的企业家;四种类型的企业家的行动逻辑分别是"戴红帽子""股份合作"或"戴洋帽子""组织惯性"和"多元主体共治"。企业家类型随着非公党建制度环境的优化而逐步优化,呈现出由"分离"到"合意"的角色演变态势,其在非公党建中的行动逻辑遵循由非制度化的"戴红帽子"到制度化的"多元主体共治"状态。
- 邱观建付佳迪
- 关键词:企业家政治关联
- “支部进企”的政治逻辑被引量:3
- 2011年
- "支部进企"作为执政党的一项专项治理运动,其首先要件是政治动员,以调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党建资源,作为支部进企的前提和准备。在支部进企的政治动员实践操作中,地方基层党组织及其辖区企业主通常成为较直接的重要动员对象。支部进企在基层实践操作过程中被引入不同的工作策略,如文件制度、关系网络、单位再造等。与刚性的文件制度策略和柔性的关系网络策略不同,单位再造策略是地方基层党组织将刚性的文件制度柔性地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从而顺利达到支部进企的目标。而支部进企要在整个社会得以扩展,则需要政治运动扩大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技术即"典型生产"。支部进企工作通过"典型生产"的内部与外部双向扩展,使整个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逐渐打开局面,走向繁荣。
- 高红波邱观建
- 关键词:政治动员
- 共产党支部:非公有制企业的一种政治资源被引量:13
- 2012年
- 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研究领域,研究者通常基于执政党的逻辑面向,将执政党及其组织置于研究主位,将企业置于研究客位,由外向内来考察分析试图进驻企业的共产党支部之策略与行动。而在管理学科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企业及其行为通常被研究者置于主位进行分析,尤其体现在企业政治资源运用等研究议题。共产党支部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一种政治资源,不单为企业引入外向型政治资源优势,同时,企业通过党支部的企业内部运作,挖掘企业内向型政治资源。企业通过对共产党支部可能提供的企业内向型政治资源与企业外向型政治资源进行双向挖掘与运用,从而充分实现共产党支部作为企业政治资源的意义。
- 高红波邱观建
- 积极分子与政治结构的稳定性--基于非公党建行动者策略的考察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国家的政治结构中,以私营企业主为代表的新社会阶层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安全阀,而在非公企业的政治结构中,党组织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是企业内部政治稳定的安全阀。"积极分子"的解释框架,包含了党组织力量和社会网络两个重要维度。通过在三省五市开展的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考察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非公党建行动者有可能成为积极分子的情况。其中,越靠近党组织力量和社会网络,他们成为积极分子的可能性就越大。分析认为,积极分子与政治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积极分子能够促进政治结构的稳定。因此,执政党可以通过调动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以实现党组织有效嵌入公司治理和改善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政治结构的稳定。
- 付佳迪高红波
- 关键词:积极分子政治结构新社会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