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研究基金(Q200808)

作品数:3 被引量:125H指数:3
相关作者:朱以维孙绩华董保举徐安伦刘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气象局青年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廓线
  • 2篇雷达
  • 2篇风廓线
  • 2篇风廓线雷达
  • 1篇信噪比
  • 1篇折射率
  • 1篇探空
  • 1篇雷达资料
  • 1篇风廓线雷达资...
  • 1篇暴雨
  • 1篇暴雨天气
  • 1篇暴雨天气过程
  • 1篇暴雨天气过程...
  • 1篇暴雨预报
  • 1篇边界层
  • 1篇层结
  • 1篇大气边界层
  • 1篇大气边界层结...

机构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大理国家气候...

作者

  • 1篇刘劲松
  • 1篇徐安伦
  • 1篇董保举
  • 1篇孙绩华
  • 1篇朱以维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62
2009年
2008年6月1~2日大理市暴雨过程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和每小时的雨量资料分析发现: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影响特征,雷达水平风廓线资料可以很直观地显示随时间变化风场的垂直结构;高空气流的向下脉动与降水强度的增强有着紧密的联系;风廓线雷达产品(垂直速度、折射率结构常数和信号噪声比)清楚地反映降水的开始、结束以及降水的强度。
董保举刘劲松高月忠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暴雨预报折射率信噪比
高原地区风廓线雷达资料评估被引量:36
2009年
在简述风廓线雷达原理的基础上,将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与探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风速风向一致性较好,温度一致性较差。对风廓线资料总的数据获取率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据获取率进行了统计,大理风廓线雷达边界层高度的数据获取率大于80%,在对流层低层以及边界层的探测能力要远远大于高层,高空雨季后的探测高度大于雨季前的探测高度。不同天气条件下低空的数据获取率差别不大,高空阴雨天的数据获取率大于晴天的数据获取率,阴雨天的探测高度大于晴天的探测高度。
董保举张晔徐安伦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探空
洱海湖滨大气边界层结构及特征分析被引量:41
2010年
利用JICA计划中日合作"2008年季风过程与暴雨天气上游关键区综合气象观测试验"期间在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的GPS探空加密观测资料,分析了洱海湖滨区大气边界层厚度、位温、比湿、风速、风向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洱海湖滨大气边界层结构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边界层厚度日变化较大,对流边界层厚度在190~2500 m之间,平均厚度为1061 m;稳定边界层厚度在60~1760 m之间,平均厚度为467 m。无论在干季还是在湿季,大约在2400 m以上,气流主要受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的控制,以西风气流为主。在2400 m以下,气流主要受苍山和洱海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山谷风和湖陆风两者叠加效应引起的局地环流。大约在500 m以下,白天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夜间多为西风和西南风。
徐安伦董保举刘劲松孙绩华朱以维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