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243061)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3
相关作者:吴婷婷夏德全唐永凯杨弘俞菊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罗非鱼
  • 6篇奥利亚罗非鱼
  • 4篇DMO
  • 2篇远缘
  • 2篇远缘杂交
  • 2篇杂交
  • 2篇DMRT1
  • 1篇蛋白
  • 1篇蛋白二级结构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功能
  • 1篇蛋白质结构
  • 1篇多态性
  • 1篇性别调控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受精细胞学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 1篇随机扩增多态...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6篇吴婷婷
  • 3篇唐永凯
  • 3篇夏德全
  • 2篇俞菊华
  • 2篇杨弘
  • 2篇曹谨玲
  • 2篇陈剑杰
  • 1篇李建林
  • 1篇刘蕾
  • 1篇王光花
  • 1篇贾永义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 2篇水产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奥利亚罗非鱼DMO cDNA的分离和克隆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和测定了奥利亚罗非鱼DMOcDNA的全序列。得到1571bp[不含poly(A)]的全长cDNA,包括148bp5’非翻译区,1230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193bp3’非翻译区[不包括Poly(A)]。阅读框共编码409氨基酸,与尼罗罗非鱼DMO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为96.3%,表明DMO在同一物种中差别较小。而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鼠,人等动物的DMRT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25.7%,25.8%,24.3%,29.7%,22.5%,22.0%,这说明DMO和DMRT1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基因。
唐永凯俞菊华夏德全王光花李建林吴婷婷
关键词:快速扩增CDNA末端DMRT1DMO奥利亚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鳜(♂)及其子代间遗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4
2004年
Mature eggs of Oreochromis aurea were obtained with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hybrids were acquired with Siniperca chuatsi (♂) using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 Genomic DNA of O. aurea (♀), S. chuatsi (♂) and their progeny were examined using RAPD method. Only 2 primers (S336, OPZ06) of screened 11 random primers could be amplified into two specifically RAPD bands on progeny which were the same as those of S. chuatsi (♂) and did not exist in O. aurea (♀), and other amplified bands on progeny were all from O. aurea (♀). Genetic similarity index was 0.858 between the progeny and O. aurea (♀), while that was (0.049) between the progeny and S. chuatsi (♂).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substance of progeny was mostly from O. aurea (♀).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sperm from S. chuatsi (♂) was stimulating development of eggs from O. aurea (♀), at the same time little genetic substance of S.chuatsi(♂) appeared in the progeny,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of fine varieties having characters of O. aurea (♀) and S. chuatsi (♂).
杨弘夏德全刘蕾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远缘杂交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奥利亚罗非鱼与鳜杂交的受精细胞学及胚胎发育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通过对奥利亚罗非鱼(♀)和鳜(♂)杂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发现:异源精子入卵后产生星光,并核化成雄性原核,与雌原核互相靠近,接触最终完全融合为一个合子核,合子核继续分裂。分析比较了奥利亚罗非鱼,鳜以及奥鳜杂种胚胎发育情况,发现杂种胚胎的发育速度在囊胚早期与母本奥利亚罗非鱼基本一致,到囊胚后期速度有所减慢,但与鳜胚胎发育速度相差很大。这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和鳜虽属不同科间的远缘杂交,但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和常规的细胞分裂(卵裂)方式。
唐永凯杨弘吴婷婷贾永义夏德全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远缘杂交受精细胞学胚胎发育
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其他鱼类DMRT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简并引物,利用RT-PCR扩增了雌雄奥利亚罗非鱼的DMRT基因,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与测序。结果在雌雄奥利亚罗非鱼个体中获得了两个不同的片段,分别命名为DMO,DMRT1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O cNA系列的同源性为61.78%,氨基酸同源性为86%,说明了DMRT基因存在性别差异。与尼罗罗非鱼、红鳍东方豚、虹鳟、青鱼将等鱼类DM保守区相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6%-100%,这充分显示了DM-RT基因在进化上的高度保守性。
唐永凯王光花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DMRT1基因
奥利亚罗非鱼DMO和DMT蛋白二级结构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被引量:2
2006年
以DMO和DMT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Garnier-Robson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 Schulz法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按Kyte-Doolittle法、Emini法和Jameson-Wolf法预测DMO和DMT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表明:在DMO蛋白N-端第80-112,144-147,193- 194,251-255,260-269区段和279-283区段,DMT蛋白N-端61-86,98-105,140-146,239- 241区段和第269-273区段,可能是α-螺旋中心;DMO蛋白N-端第59-61,69-70,148-150区段和383-390区段,DMT蛋白的N-端第125-129,207-213,255-264区段和第281-284区段,可能是β-折叠中心;在DMO蛋白分子N-端40-41,44-45,50-51,128-129,189-192,204 -207,216-222,226-233,244-246,298-299区段和第323-326区段和DMT蛋白分子N-端第12-13,26-27,43-44,58-60,93-95,115-120,136-139区段和第149-151区段具有较柔软的结构,这些区段有可能进行一定幅度的摆动或折叠而形成较复杂的三级结构。DMO蛋白N-端第1-5,41-51,65-67,86-89,98-110,154-170,183-203,205-248,258-264,284- 291,293-298,270-375,389-392,402-410区域和DMT蛋白N-端第1-9,17-28,77-84,114 -123,131-139,157-184,196-207区域可能是B细胞表位优势区域。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作为辅助手段,用抗原指数,亲水性参数和可及性参数预测DMO和DMT蛋白的B细胞表位,为DMO和DMT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了线索,为系统研究奥利亚罗非鱼DMO和DMT基因的性别调控机理提供参考。
曹谨玲陈剑杰俞菊华吴婷婷
关键词:DMODMT奥利亚罗非鱼B细胞表位
奥利亚罗非鱼DMO蛋白结构和功能预测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奥利亚罗非鱼DMO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DMO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特征和功能域预测分析,探讨了DMO的信号肽、亲/疏水性、跨膜拓扑结构、卷曲螺旋结构、基序、功能域及高级结构。结果:DMO在第1-17,39-113,153-301,372-410区段为高亲水性区域,属亲水性基团,具有两个螺旋卷曲区域,97-112,155-168氨基酸区域,没有信号肽,含有两个跨膜结构域,发生跨膜运动;DMO包含两个保守的DM-domain和DNA锌指结构等功能结构域;DMO含有1个亮氨酸拉链结构(21-42),7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49-51,184-186,191-193,235-237,270-272,294-296,333-335),5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89-192,225-228,227-230,231-234,233-236),1个cAMP-andcGMP-依赖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296-299)10个肉豆蔻酰化位点(59-64,121-126,125-130,129-134,135-140,301-306,304-309,307-312,310-315,350-355);DMO蛋白含有27.38%的α-螺旋,8.8%的β-转角和53.79%的无规卷曲;DMO的高级结构中含有两个α-螺旋区域。结论:DMO蛋白与性别调控有关,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且其生物活性可能接受信号途径中多种信号的调控,这为进一步研究奥利亚罗非鱼DMO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明确DMO基因与性别调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曹谨玲陈剑杰吴婷婷
关键词:DMO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功能性别调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