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07)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岳长涛宋鹤李术元罗伟陈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有机硫化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原油
  • 1篇铁矿
  • 1篇铁矿床
  • 1篇铁矿体
  • 1篇气藏
  • 1篇硫酸盐
  • 1篇硫酸盐热化学...
  • 1篇流体
  • 1篇矿床
  • 1篇矿体
  • 1篇辉长岩
  • 1篇基性
  • 1篇基性岩
  • 1篇含矿
  • 1篇含矿流体
  • 1篇傅里叶
  • 1篇TSR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2篇李术元
  • 2篇宋鹤
  • 2篇岳长涛
  • 1篇李佑国
  • 1篇罗照华
  • 1篇许家斌
  • 1篇肖荣洋
  • 1篇陈金
  • 1篇罗伟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矿床地质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油气藏有机硫化物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分布与形成
2014年
文章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高温高压含水条件下对胜利原油与硫酸镁热化学还原反应体系(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简称TSR)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利用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对反应后的油相产物的总硫变化和油相硫化物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硫含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FT-ICR MS鉴定出油相化合物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主要有S1、S2、N1S1、O1S1、O2S1,其中S1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油相产物中有机硫化物的演变过程是由噻吩系列逐渐到苯并噻吩系列再到二苯并噻吩系列的过程,在沉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油气藏中噻吩系列和苯并噻吩系列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成熟度的指标。
刘阳岳长涛李术元宋鹤仇登可
关键词:MS有机硫化物
原油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中有机硫化物的形成和分布
2014年
本文利用高压釜反应装置,在高温高压含水条件下对吐哈原油与硫酸盐热化学反应体系(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简称TSR)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利用微库仑仪和气相色谱仪对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分析,用库仑仪对油相的总含硫量进行测定,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 MS)对反应后的油相产物的总硫变化和油相硫化物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气体H2S的含量逐渐增加。随着TSR反应程度的加深,油相产物中,具有较强热稳定性的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增加。FT-ICR MS鉴定出油相化合物中含硫化合物类型主要有S1、N1S1、O1S1、O2S1,其中S1类化合物占绝对优势,分析发现TSR反应使原油的油相产物存在噻吩类物质向苯并噻吩类转化的趋势。
刘阳岳长涛李术元宋鹤仇登可
关键词:有机硫化物
攀枝花式铁矿床成矿系统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铁矿因产于层状侵入体中而闻名于世,习惯上被称为攀枝花式铁矿。攀西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包括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岩体,赋存有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床(胡素芳等,2001);这些岩体形成于260 Ma左右,矿体呈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在层状辉长岩体的下部层位,相对围岩来说,磁铁矿石形成较晚(周美夫,2005)。最近几年在攀枝花-西昌地区实施的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计划,其一系列钻探成果表明。
李佑国罗照华许家斌罗伟肖荣洋陈金
关键词:铁矿体辉长岩含矿流体基性岩成矿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