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K2008034)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章如松安晓静吴波李元新李幼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肠移植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排斥
  • 2篇病理
  • 2篇病理过程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排斥反...
  • 1篇亚临床型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异体
  • 1篇术后
  • 1篇同种异体
  • 1篇同种异体小肠...
  • 1篇排斥反应
  • 1篇排异
  • 1篇排异反应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观察

机构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3篇李幼生
  • 3篇李元新
  • 3篇吴波
  • 3篇安晓静
  • 3篇章如松
  • 2篇马恒辉
  • 2篇周晓军
  • 1篇周航波

传媒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移植小肠黏膜的组织学观察五例
2012年
目的探讨移植小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规律,以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5例小肠移植受者术后324个肠黏膜活检样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查,并在电镜下观察。结果5例移植后的肠黏膜组织学改变基本一致,均先后经历再灌注损伤、淋巴回流恢复、AR、肠功能改变等过程。术后0~3个月间3例发生移植肠黏膜活检病理学诊断为不确定(IND)级至轻度(1级)AR4次,术后3~6个月2例发生IND级至1级AR3次,术后7~12个月2例发生中度(2级)AR4次,重度(3级)AR2次。AR的一般形态学改变包括移植肠黏膜结构改变、隐窝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等。结论小肠移植后肠黏膜活检是监测AR比较可靠的手段,连续动态地观察可以有效地监测术后AR的发生、发展以及评价治疗效果。对于AR须进行综合性诊断,单一形态学改变不具备特异性。移植肠超微结构改变对判断黏膜屏障功能及确定病原微生物有帮助。
吴波李元新安晓静章如松马恒辉李幼生周晓军
关键词:小肠移植移植物排斥病理过程
小肠移植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临床病理研究一例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肠移植后亚临床型细胞性排斥反应(SCR)的临床表现、肠镜下改变和病理特点。方法小肠移植1例,受者为女性,34岁,供者为男性。应用抗CD52单克隆抗体行诱导治疗,术后单用他克莫司(Tac)、无皮质激素的维持治疗方案。怀疑发生可疑排斥反应(IND)级至Ⅰ级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行短程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排斥反应控制不佳时,则行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发生中度排斥反应时提高血Tac浓度,给予甲泼尼龙2g,随后应用皮质激素递减方案。术后头2个月内,每周行2次肠镜和病理学检查,之后频次减为1次/周。结果至随访结束患者已存活19个月(611d),期间共发生有临床症状的急性排斥反应6次,亚临床排斥反应3次。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时,2次肠镜下未见明显改变,1次表现为斑点状的充血、水肿,放大肠镜下绒毛数量轻度减少。3次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病理检查中,1次以黏膜上皮剥脱为主,隐窝上皮损伤较轻,组织学改变符合轻度急性排斥反应;而另2次以隐窝上皮的损伤为主,为可疑急性排斥反应。结论SCR可能是临床排斥反应的早期阶段,无明显临床症状,肠镜下改变不明显,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但必须排除移植肠血管病变、肠梗阻、各类炎症等术后并发症。
吴波安晓静李元新李幼生周航波章如松
关键词:小肠移植移植物排斥亚临床型病理过程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肠黏膜形态的连续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我们对2007年至2008年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开展的4例异体小肠移植患者的194个肠黏膜活检标本(截至2009年5月1日)进行动态观察、分析,以提高对小肠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形态变化的认识。
吴波李元新安晓静章如松马恒辉李幼生周晓军
关键词:小肠移植移植术后同种异体急性排异反应活检标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