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39-1945)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文俊覃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梧州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5篇抗战
  • 4篇兵役
  • 2篇档案
  • 2篇档案文献
  • 2篇征兵
  • 2篇壮丁
  • 2篇组训
  • 2篇服役
  • 1篇战时
  • 1篇战争
  • 1篇舞弊
  • 1篇现象论
  • 1篇历史背景
  • 1篇举报
  • 1篇抗日
  • 1篇抗日战争
  • 1篇抗战时期
  • 1篇国民政府
  • 1篇腐败
  • 1篇腐败问题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梧州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7篇刘文俊
  • 1篇覃卫国

传媒

  • 4篇广西民族师范...
  • 2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 7篇2019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国民兵团制度实施背景下壮丁逃役现象论析——抗战兵役研究系列之二
2019年
在国民兵团制度实施背景下,壮丁逃役现象仍普遍存在。壮丁逃役现象盛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民众缺乏应征服役的自觉性、社会经济落后、应征壮丁待遇极差甚至遭受虐待、兵役行政极端腐败、被征壮丁家属优待制度和军人伤亡抚恤难以落实、一些政策及规定不合理等。壮丁逃役产生了严重后果。
刘文俊
广西民团与抗战征工
2012年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工事及破坏交通等,广西征调了数百万民工。这些民工主要是受过训练的民团团兵,他们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严密的民团组织体系提高了抗战征工的效率。广西民团在抗日战争中的业绩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覃卫国刘文俊
关键词:抗战时期
档案文献所见陕西省咸阳县国民兵的组训与服役——抗战兵役研究之四
2019年
咸阳县政府对建立国民兵团表现了较高的积极性,该县国民兵团的组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抗战征兵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咸阳县国民兵团建立后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壮丁不愿应征、难以完成征兵任务的情况长期存在。
刘文俊
关键词:组训服役
档案文献所见云和县国民兵的组训与服役
2019年
作为浙江战时省会所在地,云和县国民兵团的组织结构是完善、合理的,运转也较流畅,可以满足国民兵团完成任务的最低限度要求。但由于国民兵团主要作为备补兵的来源,加上缺乏直接战斗的压力以及充足的经费,云和县的国民兵团无论在装备、训练效果、军事素养、作战能力上都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刘文俊吴孟灏
关键词:组训
国民兵团制度实施的阶段性被引量:1
2019年
国民兵团制度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第一阶段国民政府制订了大量相关法规,全面推行国民兵团制度,可以说是建章立制和试验、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进一步推广时期,但为缓解财政困难,对国民兵团组织有所调整,同时国民兵团制度的实施与新县制的推行结合在一起;第三阶段是国民兵团正式归并新县制体制的时期,力度较大,成效显著;第四阶段是推行力度明显减弱、阻力重重且成效不彰的时期;第五阶段是国民兵团解散时期。
刘文俊
国民兵团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019年
国民兵团制度是适应抗战相持阶段需要,借鉴古今中外各种军事制度、军事思想的产物,它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其产生的缘由包括:对传统团练制度、保甲制度的继承与改造;广西“新民团”制度成功实践的启发;抗战形势的发展要求。从实践层面看,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已经着手征募、训练国民兵,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积极组织各地国民兵参与抗战,把国民兵作为军队补充兵员的主要来源。
刘文俊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壮丁
国民兵团与抗战征兵
2019年
抗战爆发后,兵员需求量巨大,为了满足征兵需要,国民党政府出台了国民兵团制度。国民兵团在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兵役体制中处于基础地位。国民兵团为抗战征兵提供了多方面条件,包括:国民兵团组织的普遍建立,为抗战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兵源;国民兵团开展的各项训练,为抗战提供了质量较高的备补兵;国民兵团是一个兼具征集、训练、拨补三种职能的组织,它既是一个训练机构,也是一个兵役机构,有利于提高国统区军事动员的效率;国民兵团的设立及其活动营造了'全民皆兵'的氛围,民众的观念有所变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征兵的阻力。但由于国民党政权腐败低效,国民兵团组织难以发挥作用,国统区的征兵仍面临重重困难,'抓壮丁'现象普遍存在。
刘文俊
抗战征兵中的国民兵团腐败问题——从一份兵役舞弊举报档案说起被引量:1
2019年
国民兵团在抗战兵役体制中处于基础地位,然而,在沉重的征兵压力下,各地国民兵团人员置兵役法规于不顾,与腐败的行政机关、军事机关、保甲人员相互勾结,贪污、勒索成风,随意抓丁、拉丁、买兵及虐待新兵。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壮丁把国民兵团看成阎王殿,不愿入团受训,也不愿应征,致使国民兵团的组训难以开展、成效不佳,国统区的征兵越来越困难,征兵沦为了抓丁、买兵。
刘文俊
关键词:腐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