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环境基金(无)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冯宜明王婷婷王辉雷文文徐向宏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景电灌区
  • 2篇灌区
  • 1篇造林
  • 1篇造林地
  • 1篇生态功能
  • 1篇生态系统管理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态研究
  • 1篇农田
  • 1篇农田防护
  • 1篇农田防护林
  • 1篇农田防护林体...
  • 1篇综合生态系统...
  • 1篇刈割
  • 1篇刈割利用
  • 1篇耦合技术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冯宜明
  • 3篇王辉
  • 3篇王婷婷
  • 2篇雷文文
  • 1篇马维伟
  • 1篇徐向宏
  • 1篇单立山
  • 1篇王燕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刈割利用对封育沙地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长期封育沙地区,通过一个生长季的定位观测,分析研究全刈割和刈割一半两种利用强度对封育沙地土壤水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然植被围栏封育区和人工种植+围栏封育区,全刈割、半刈割处理下的土壤含水量与对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量随着刈割利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封育沙地0~80 cm各层的土壤含水量总体上具有随刈割利用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在3—7月份沙地土壤水分逐步降低的过程中,全刈割处理、半刈割处理与对照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较大,而在7—9月份沙地土壤水分逐步回升的过程中,不同利用处理间土壤水分含量的差异则显著减小;不同利用强度下封育沙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30 cm土壤层,离地表越近,土壤含水量越低,而在30~70 cm土壤层,则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快速下降的趋势。不同强度的刈割处理与对照间各深度层的土壤含水量差异大多都表现为:全刈割处理(半刈割处理(不刈割处理。表明刈割利用对封育沙地土壤水分生态具有一定的调节改善作用。
马维伟王辉王燕王婷婷单立山
关键词:刈割土壤水分
景电灌区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耦合技术评价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以甘肃省景电灌区的3种典型村落(紧邻沙漠的大咀子村、以砂田为传统耕作方式的寺滩村和以盐碱地种植枸杞为主的红跃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方法调查了村民对沙地封育、保护性耕作、盐碱地种植枸杞(Lyciumchinense)、生态家园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5项措施构成的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的接受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量化分析农民对管理措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结果表明:目标层满意度加权平均值为8.569,说明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各项措施得到了农民的普遍认可;各准则层满意度权重排序为:沙地封育(0.417)>保护性耕作(0.263)>盐碱地种植枸杞(0.160)>生态家园建设(0.097)>防护林体系建设(0.062),各指标贡献值差异明显,说明农民对5项措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同;不同村落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的认可度不同,同村落对不同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及认可度权重差异较大;针对灌区发展现状,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绿洲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耦合技术及建设对策。
徐向宏王婷婷雷文文冯宜明
关键词:景电灌区绿洲耦合技术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效应观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对景电一、二期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现状及防护、增产效应的定点调查与测定,对比分析了林带的生态效应和作用。结果表明,在林带迎、背风面0~6H处,其生态防护效应表现显著。而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其生态防护效应表现出递减趋势,并且其生态防护效应随林龄的增大而提高;在灌区内农田林网较为完善的地带,防护林保护下的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18.3%和13.7%;林网内农作物千粒重要比空旷区对照点的千粒重提高15%~18%左右,林带的农业增产效益明显。但在农田林网不健全的条件下,防护林的增产效果表现微弱。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域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效应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冯宜明王辉
关键词:景电灌区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
弃耕砂田造林地土壤水分生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弃耕砂田人工造林试验,并且以相邻的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为对照,对弃耕砂田造林地土壤水分生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内,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0-40 cm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2.6%,与农作物砂田、原生地裸地含水量相比,分别高出9.5%和40.7%,这说明弃耕砂田的保水效果虽较新砂田有所下降,但较原生地裸地仍具有较好的水分保持能力;在整个生长期内,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虽有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7月份达到最低。而经过8-9月雨季后,土壤含水量得到补充而快速增加;与对照相比,弃耕砂田灌木造林地土壤含水量在(0-10 cm)与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差异不大,但在10-40 cm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农作物砂田和原生地裸地。观测研究初步表明,弃耕砂田具有植被恢复与利用必要的水分基础条件。
雷文文王辉王婷婷冯宜明
关键词:造林土壤水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