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51003)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书磊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孤本传奇《玉梅香》残本考略
- 2010年
- 南京图书馆典藏《玉梅香》传奇残本,为孤本戏曲。作者凤凰山民为清乾隆末年之后的作家。该剧创作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之后,受到《西厢记》、《红楼梦》等传统戏剧、小说的影响,尤其以《红楼梦》为最。该剧继承了文人剧作家文词化的创作倾向以及浓郁的抒情特征等传统,突破了文人传奇剧一生二旦的结构模式,在戏曲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 孙书磊
- 南图典藏孤本《鹣鹣会》传奇考
- 2009年
- 南京图书馆所藏《鹣鹣会》传奇为海内外孤本,学术界缺乏对它的研究和评介,甚至对其著录亦存在错误。经过考证,笔者认为该剧为康熙四十五年(1706)之后清中叶前后的作品,其作者为臧友文的可能性较大。剧作侧重表现女子姚月华的文学才华及其对同样具有文学才华的才子的向往之情,虽然剧情参照了元代陶宗仪《说郛》、伊世珍《嫏嬛记》和明代冯梦龙《情史》等文献,但该剧主要是为《全唐诗》所收姚月华的诗作张本而创作的诗本事剧。
- 孙书磊
- 《心田记》杂剧考述
- 2009年
- 南京图书馆所藏渔庄钓徒《心田记》杂剧钞本为海内孤本,其作者为吴人。该剧描写了生活在苏州社会底层的人们谋生之艰难,展示了晚清苏州经济生活中所出现的中人即经纪人现象。同时,该剧将"南杂剧"的艺术体制推向极端化,实践着作者讽劝世情的写实主义主张,并首次将丑脚折子戏发展为丑脚本戏,在古典戏曲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 孙书磊
- 关键词:苏州经济
- 《柴桑乐》稿本及其作者考辨被引量:1
- 2009年
- 方轮子《柴桑乐》传奇稿本为清代孤本戏曲。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方轮子即如皋文人江大键,此说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根据如皋才女熊琏《澹仙诗钞》所收《柴桑乐题词》诗,《柴桑乐》的创作应于嘉庆二年(1797)前,而《柴桑乐》稿本卷首南园抱瓮子序文关于该剧创作时间的表述令人置疑。最早将该剧搬上舞台的是南园抱瓮子的家班,而剧作者并无家班活动。
- 孙书磊
- 关键词:熊琏
- 茅恒及其论曲传奇《曲曲》考
- 2009年
- 孙书磊
- 关键词:传奇故事情节戏曲剧作曲论
- 《大忽雷》杂剧考被引量:1
- 2009年
- 唐制胡琴小忽雷、大忽雷的传奇性流传,促成了孔尚任与顾彩合作的《小忽雷》传奇的问世,也诱发了《大忽雷》杂剧的创作。结合新发现的刘喜海所撰《小忽雷记》和顾彩寄居孔府、投奔容美土司的经历分析,《大忽雷》的作者当为顾彩。《大忽雷》与《小忽雷》虽然在体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均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怀才不遇之叹。
- 孙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