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YY020) 作品数:11 被引量:93 H指数:6 相关作者: 王小潞 张建理 徐知媛 黄彬瑶 朱俊伟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大学 浙江财经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哲学宗教 更多>>
从回溯语看当代语言的演进 被引量:6 2010年 回溯语(retronym)是在一个名词前加上原本冗余的修饰语而构成的特殊复合结构,如"纸质书"。回溯性为语言演进尤其是词义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证据。本文探讨回溯语的源起及其组构类型,以类典型的迁移和裂变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世界认知语言三者之间错综的交互关系。结论如下:1)自然物品本身变化相对不大,其范畴相对稳定;2)回溯性通常只限于人造物品范畴,具体发生在原类典型变迁过程中;3)与回溯性相关的次范畴化提示整个范畴的扩张;4)类典型变迁并稳定下来,人们对范畴内的新配置渐渐熟悉后,回溯性会被淡忘;5)因此,从历时来看,回溯性并非范畴化的常态,而是过渡性的;6)回溯语的出现为观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窗口。 张建理 邵斌关键词:范畴化 构词法 《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介绍 2011年 《语用学探索:语言、认知与跨文化视角》(Explorations in Pragmatics:Linguistic,Cognitive and Intercultural Aspects)2007年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社出版,主编为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和耶鲁大学Laurence R.Horn教授。全书精选了2006年3月在德国召开的第31届LAUD研讨会上的11篇论文,其中包括Searle的主题发言、 I.Kecskes L.Horn 王小潞 吴庐春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语用学 语言 SEARLE “其言非其意”:反语认知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9 2013年 反语是指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学术界围绕反语的认知过程以及影响反语认知的因素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反语认知更加符合语言的平行加工模型——约束-满足模型;其加工过程受到反语类型、语调、语境以及认知个体差异等因素的作用和限制。未来研究应更加深入地讨论反语区别于其他形式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进一步明晰影响反语认知的各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将不同实验范式结合使用并且重视汉语反语的认知研究。 黄彬瑶 王小潞关键词:反语 语境 动词隐喻的本体研究 被引量:29 2011年 依语义冲突的句法部位不同,本研究将动词隐喻细分为三个次类,并以动态识解论对整个读解过程作出构拟。本研究还对动词隐喻和名词隐喻在源域激活与表征方式上的异同作了探讨。这一本体研究可为揭示认知的后台操作开启新的视窗。 张建理 朱俊伟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动态识解 动词隐喻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对来自于Metalude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英汉情感隐喻语料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纳了语料库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情感隐喻。表达情感是隐喻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研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隐喻表达是了解隐喻形成机制的重要窗口。笔者通过英汉语料库的对比,以及对英汉情感隐喻的喻体所进行的类型学研究,试图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情感隐喻形成的机制。 王小潞 何代丽关键词:情感隐喻 语料库 CCL OVER的双层多义网络模型 被引量:12 2010年 一直以来,对介词多义性的认知研究主要是讨论其引申的认知理据,但忽略了语境的增丰作用,因而产生了井喷性多义现象。以OVER为例,基于Croft和Cruse倡导的语义动态识解理论,可以建构一个双层多义网络模型。此模型设定OVER有上位概念层与下位语境层。在上位概念层有一个主范畴及两个次范畴,分别表述为:"在上(可移动与否)","在彼"和"覆附"。这些概念是可引申的类典型范畴。此模型的上层体现Lakoff的辐射集理论,其下层综合Rosch较早的标准重合集理论。上层的类典型范畴相互关联,是由词项提示的心理实体,是语境义的引申之源。下层的引申义是源于上层的类典型范畴实时推导的结果,此结果需同时参照认知语境并融入不同的认知操作。此网络模型的特点是语境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张建理关键词:认知语法 多义性 动态识解 介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 被引量:19 2014年 目前针对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解模型,如标准语用模型、概念隐喻模型、关联理论模型、隐喻生涯模型、等级凸显模型等。本文以问卷测试的形式,从学习者思维过程与思维产出的视角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模型。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主要利用句子语境和字面意义翻译法进行隐喻理解;其次是利用英语背景知识和母语背景知识;此外,学习者还利用猜测、心理意象以及句法分析等策略进行隐喻理解。因此,适用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有其特异性,更多地呈现出分析型模型来推导英语常规性隐喻的意义。 徐知媛 王小潞关键词:英语学习者 隐喻理解 隐喻的多维研究趋势 被引量:5 2012年 目前,隐喻研究的对象已从单模态走向多模态,学科领域从单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从定性走向定量。特别是借助语料库(Corpus)、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眼动(Eye Tracking)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的科学研究方法或神经成像的实验手段,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突破性地研究隐喻成为可能。隐喻的多维视角研究推动了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并将我们对于隐喻核心问题的研究不断地推向纵深。 王琳 王小潞关键词:隐喻研究 多模态 研究方法 眼动技术在汉语阅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阅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认知过程。眼动技术能够实时采集读者在较为自然的阅读情境下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的眼动数据,为研究不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机制提供客观依据。本文从介绍阅读眼动研究所关注的指标出发,综述众多学者从字、词、句、语篇层面,以及从不同文体层面开展汉语阅读眼动研究的历史与成果,并根据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汉语阅读眼动研究应该采纳与其它脑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扩大汉语阅读眼动研究的实验群体,建立眼动分析动态指标的理论体系,以更深入地、有效地探讨语言形式与思维之间的关系问题。 王小潞 黄彬瑶关键词:汉语阅读 眼动 隐喻加工脑区的关联因素 被引量:4 2014年 在隐喻理解的神经成像研究中,以往研究者没有足够重视这一认知过程中隐喻本身和大脑工作机制的复杂性,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不足,由此导致了隐喻理解的左脑、右脑及全脑优势之争。需要注意的是,隐喻理解是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众多环节,必然会受到隐喻本身特性、个体认知差异以及大脑信息整合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隐喻的新颖程度、隐喻的形象化程度、隐喻表达的多模态性、个体的智能程度、个体对于隐喻的熟悉程度、不同模态和不同语义范畴的隐喻信息整合方式等。同时,隐喻理解的上述复杂性决定了这一理解过程不可能由单一脑区独立完成,它既涉及相应功能区的加工,也涉及相关脑区的整合。只有分工合作,进行全脑总动员,才能保证隐喻信息得到正确而又迅速的加工。 王小潞 冯骏关键词:隐喻理解 信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