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26)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岳红记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造像
  • 3篇造像题记
  • 3篇书体
  • 2篇艺术
  • 2篇书法
  • 2篇论书
  • 2篇北朝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公园
  • 1篇艺术水准
  • 1篇园林
  • 1篇书法艺术
  • 1篇魏碑
  • 1篇文化
  • 1篇文化传承
  • 1篇立像
  • 1篇景观
  • 1篇刻工
  • 1篇公园
  • 1篇风景园林

机构

  • 5篇长安大学

作者

  • 5篇岳红记

传媒

  • 1篇书法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商洛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刻工对北朝造像题记书体的影响
2015年
在古代碑刻中,决定铭刻书法与纹饰艺术水准的最重要因素是书手、刻工与刻制的工艺。因为古代的碑刻大多是二次作品,其艺术水准的优劣,不只是取决于原始图样的好坏,更重要是取决于刻工刻写与刻制工艺水平的高低。所以说,在书手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刻工的水平决定了二次作品的水平,刻工工艺的高低最终决定了该碑的刻写样式与书法水平;特别在造像题记书法的形成中,这种情况更是明显。
岳红记
关键词:艺术水准立像论书
北朝关中地区“长安书体”的成因
2014年
北朝关中地区出土的造像碑比较多,且比较集中。造像题记书法形成的"长安书体",以"结体宽博,横平竖直,有着隶书遗法,书风端正疏朗、纯厚优雅,简朴超逸之美"等特征在魏碑书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通过对民族关系、刻工、汉画像石的继承、多人合作的二次艺术等方面的分析,旨在说明"长安书体"的形成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和智慧有密切关系,这些少数民族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贡献。
王梦菡岳红记
关键词:北魏书法
论刻工对《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北魏的《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被誉为北朝石刻中的奇品。从石刻学角度切入并通过田野考察法对该造像题记书体进行研究,认为《姚伯多造像题记》书法的形成与当时刻工的关系极大,它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二次艺术,从而显示了它在魏碑书法中独有的粗犷、草率、古朴稚拙,方圆兼顾,藏露皆有,楷中兼隶意的独特艺术。
王梦菡岳红记
关键词:刻工造像题记书法艺术
论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中的运用——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例被引量:5
2018年
历史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是传播城市文化和提升城市内涵的载体。近年来,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书法,被作为主要元素广泛运用于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文章以西安唐城墙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总结为研究方法,对该公园内的书法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类,重点分析了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使书法景观在历史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得以正确运用。
岳红记徐娇
关键词:风景园林文化传承
“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其他地方的造像题记书体。研究结果纠正了书法史上对魏碑体书法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了魏碑体书法的地域概念与研究范畴。
岳红记
关键词:造像题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