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75305)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0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新生杨金龙魏芳廖玮侯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活细胞中单个α1A肾上腺素受体的运动
- 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们对荧光标记的单个α1A=AR分子在激动剂刺激下在活细胞中的内陷行为和运动进行了观测。用Cy3标记的二抗和单克隆一抗...
- 梁璋仪徐宁张幼怡赵新生
- 关键词:单分子检测活细胞肾上腺受体
- 文献传递
- Ar_2H^+分子振动光谱的理论计算
- 2002年
- 基于近期由本组提供的Ar2 H+ 分子的基态势能面 ,应用含时波包演化方法 ,计算了总角动量J =0时的振动光谱 ,并对其中的一些谱峰进行了指认 .与现有的abinitio结果进行比较 ,这个新势能面包含了关于Ar2 H+
- 李巍屈军艳赵新生
- 关键词:分子振动光谱动力学分子簇势能面
- Au(111)表面自组装硫醇单分子膜的STM成像机理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算法模拟Au(1 1 1 )表面紧密堆构型的烷烃硫醇自组装单分子层膜 (SAMs)中单分子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图像 ,发现图像细节依赖于偏压和烃链链长 ,主要由受电子效应影响的形貌效应决定。同时进行了电子结构分析以研究硫醇SAMs的STM成像机制 。
- 李斌曾长淦李群祥杨金龙侯建国朱清时
-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电子效应
- 钴酞菁分子结中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利用半经验ExtendedH櫣ckel分子轨道方法和格林函数方法来研究钴酞菁 (CoPc)分子结的电子输运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结 (器件 )电子输运性质对分子本身的电子结构、电极不同晶向表面、分子与电极间耦合强度、其界面的几何构型 ,对电极表面接触分子的末端原子的种类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关系。对于CoPc这类弱耦合分子结而言 ,可以通过测量其I V曲线来研究分子本身的电子结构。本文的理论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描述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行为 ,还能用来研究扫描探针显微镜体系的伏安特性和扫描隧道谱。
- 李群祥武晓君李斌杨金龙侯建国朱清时
- 关键词:钴酞菁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扫描探针显微镜
- 一种测量界面分子基团取向的新方法
- 2003年
- 在界面和频振动光谱的研究中,现有测量分子基团界面取向角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基团和频振动光谱峰在不同的偏振方向上的强度比来实现的.由于在一些偏振方向上和频信号峰强度较小,测量的相对误差很大,从而往往无法得到准确的取向参数值,因此计算出来的取向角精度很差.通过分析界面和频光谱强度与取向角的基本关系,提出使用和频光谱强度偏振零位偏角的方法来测量化学基团的界面取向参数.准确测量零位偏角的方法简单而且容易实现,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界面取向的测量精度.测量出在空气/甲醇界面上甲基的取向角为(31.8±2.4)°,精确度较文献中报道的小于42°大大提高.这一方法为界面化学键或化学基团的取向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分析手段.
- 吕荣干为王鸿飞
- 关键词:甲基甲醇
- 利用pⅧ展示系统改进噬菌体抗体芯片被引量:6
- 2005年
- 将展示单链抗体的重组噬菌体与羧基终止的硅片偶联,制成噬菌体抗体芯片,可用于检测多类蛋白质和蛋白质组.通常抗体被展示于噬菌体外壳蛋白pⅢ上,由此制备的芯片灵敏度和信噪比较低.我们选用凝血酶特异的单链抗体为代表,比较了pⅢ展示系统和pⅧ展示系统制成芯片的检测效果.由于pⅧ展示系统的融合蛋白拷贝数多,所受空间位阻小,大幅度提高了噬菌体抗体芯片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有望用于制备新型蛋白质芯片.
- 廖玮洪龙魏芳朱圣庚赵新生
-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
-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数值方法新进展被引量:78
- 2005年
- 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及其数值方法的最新进展。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以寻找合适的交换相关近似为主线 ,从最初的局域密度近似、广义梯度近似到现在的非局域泛函、自相互作用修正 ,多种泛函形式的相继出现使得密度泛函理论可以提供越来越精确的计算结果。除了交换相关近似的发展 ,近年来密度泛函理论向含时理论、相对论等方面的扩展也很活跃。另外 ,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发展的同时 ,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古老的有限差分、有限元到新兴的小波分析都被用来实现密度泛函理论的数值计算。与此同时 ,线性标度的密度泛函理论算法日趋成熟 ,使得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诸如生物大分子之类的体系成为可能。随着密度泛函理论本身及其数值方法的发展 ,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不断涌现。
- 李震宇贺伟杨金龙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含时密度泛函激发态
- 生物运动的单分子动态观测
- 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我们对荧光标记的单个α1A-AR分子在激动剂刺激下在活细胞中的内陷行为和运动进行了观测。用Cy3标记的二抗和单克隆一抗...
- 梁璋仪徐宁张幼怡赵新生
- 关键词:单分子检测活细胞肾上腺受体
- 文献传递
-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表面的单个分子行为(英文)被引量:6
- 2002年
- 单个分子实验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实验可得到分子性质分布信息;另一方面,对于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单个分子轨迹直接记录了分子性质的涨落,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信息.在诸多单个分子检测技术中,单分子光学检测技术具有快速、无损、可探测到凝聚相内部单个分子的能力.进行单分子检测的关键是消除拉曼和瑞利散射以及杂质荧光等背景的干扰,利用共焦、近场和隐失场激发减少激发体积和检测体积,可以降低背底,提高信噪比.本实验利用共焦荧光显微镜观测单个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在亲水玻璃表面的扩散、脱附,及其荧光闪烁的行为.实验表明,除由表面的平均力场阻碍分子运动外,还有一些特殊位点会造成长时间的特异性吸附,并得到特异性吸附的分子的脱附速率,(5.9±0.2)s-1.用穿越时间分布函数测得分子在表面的扩散速率为(3.3±0.1)×10-8cm2·s-1,与分子在磷脂膜中的扩散速率相当.观测到了一些吸附的分子出现了荧光闪烁的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
- 洪莲柳汀汀罗国斌赵新生
- 关键词:罗丹明扩散脱附
- 基于FRET以及SPHD的蛋白质传感器研究
- 蛋白质在基底表面的变性问题是制约蛋白质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DDI(DNA-Directed Immobilization)方法可以比较显著地改善上述问题,但也存在着由于DNA错配及蛋白质误识别引起的不可忽略的背...
- 郭素廖玮魏芳赵新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