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 作品数:2,075 被引量:21,279H指数:52
- 相关作者:张小波黄璐琦郭兰萍肖强卢少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为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改善关中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数据,结合Sen趋势与Mann-Kendall检验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2001—2016年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根据估算的土壤湿度因子,应用残差法评价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维度来看,2001—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良好趋势,且整体表现为在不断波动中递增,表明关天经济区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慢慢凸显它的生态效应。2)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显著增长的区域面积占35.8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北两侧。而显著下降的面积区域占3.21%,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即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如西安市区,宝鸡市区,天水市区,铜川市区等。3)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其正相关区域占13.43%,不显著相关区域占85.26%。4)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其中,正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不频繁,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NDVI增长。负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沿线、经济活动较高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城市化、工业化等抑制植被生长。5)植被覆盖的增长和下降区域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区域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天经济区植被覆盖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之,在负作用区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植被建设、以及对植被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
- 白子怡薛亮薛东前张翀刘静曾瀚民
- 关键词:植被覆盖土壤湿度
- 2006年黑河水系典型流域冰川融水径流与出山径流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8年
- 利用2006年夏季祁连山七一冰川野外观测资料,计算了2006年七一冰川的冰川融水径流模数,为119.85L.s-1.km-2,是20世纪70年代七一冰川径流模数的2.23倍;依据径流模数估算出2006年冰川融水径流在黑河4条支流出山径流量中的比重为9.6%,大于1991年8.2%的统计值。黑河流域东部河流出山口径流量中冰川融水所占比重变化不大,西部河流冰川融水补给比重显著增大,强烈反映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冰川对气候变化过程的响应。
- 贺建桥宋高举蒋熹李全莲武晓波
- 关键词:径流模数出山径流黑河流域
- 气候变化与放牧对西藏典型高寒荒漠草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相对影响被引量:21
- 2019年
- 高寒荒漠草地是青藏高原天然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受放牧活动干扰较大,然而,目前仍缺乏数据解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高寒荒漠草地生长的相对影响。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处于季风带和西风带的过渡区,形成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的植被类型。基于西藏日土县2000—2016年间的MODIS遥感植被指数(NDVI),以牲畜存栏数(LN)作为放牧的关键指标,以气温、降水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分析了研究区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格局以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NDVI变化的相对影响,据此评估已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6年间NDVI先减后增,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这与温度、降水、SPEI以及LN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LN对NDVI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2)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前(2000—2007),LN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而工程实施后(2008—2016),表现为SPEI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不同空间以及时间尺度受到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退牧还草工程通过控制牲畜数量,减轻放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该地区植被尤其是草原和湿地NDVI的降低趋势。
- 赵旺林罗天祥张林
- 关键词:植被指数退牧还草工程
- 猪圆环病毒3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为实现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快速检测,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CV3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建立了基于SYBR Green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以前期检测的PCV3阳性样品制备的质粒DNA为模板,绘制了该real-time PCR的标准曲线和熔解曲线分析,并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质粒DNA稀释至10-8后(浓度为5×102拷贝/μL)仍然可以检出,可重复性试验中各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用23份临床样品进行了应用性检测,结果从中检测出了5份阳性样品,进一步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 郝占武张志张美晶单虎李晓成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4
- 2019年
-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鉴于无人机具有分辨率高、灵活性好以及成本低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以及灾害监测等方面。如今,无人机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中药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布广泛而又碎片化的特点,人工调查方法和卫星遥感调查方法都受到一定限制。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的引入,有助于解决中药资源调查中面临的问题。本研究阐述了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的应用前景与重要意义,为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中药资源调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方向提供参考。
- 景志贤王帅张小波史婷婷朱寿东王慧李梦
- 关键词:中药资源资源调查
- 江西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被引量:1
- 2020年
- 江西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江西省共分布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00余种[1-2],且近年来还陆续有分布新记录发表[3-4]。近期,作者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蕨类植物调查和采集过程中,发现了江西省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6种,隶属于5科6属,各种类的形态特征见图1。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 魏作影顾钰峰夏增强袁泉沈慧陈凤彬曹建国严岳鸿
- 关键词:蕨类
- 基于多酚成分的猕猴桃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为探讨多酚成分对于猕猴桃产地溯源的可行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河南西峡、陕西眉县、四川都江堰、湖北建始四个产地来源的猕猴桃样品中23种多酚物质的含量,对数据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K近邻法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单变量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无法有效地对猕猴桃产地进行区分;采用K近邻法对猕猴桃进行产地区分,K值为3时,交叉检验总体验证正确率最高,为96.0%,区分效果良好;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9种对猕猴桃产地溯源最有效的多酚成分指标,并建立判别模型,判别效果理想,回代检验的总体判别正确率、交叉检验总体验证正确率为均为100%。表明利用多酚成分结合适当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猕猴桃进行产地溯源是可行、有效的。
- 窦培袁亚宏郭静岳田利赵旭博
- 关键词:猕猴桃多酚K近邻法
-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被引量:30
- 2011年
- 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裂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入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砾岩中发现大量未经搬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笔者对梵净山地区的白岗岩进行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835±5)Ma。该年龄对下江群沉积启动时间和下覆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均有时代的制约。结合下江群甲路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814±6 Ma)和考虑到武陵运动的年限,下江群沉积年代不应老于白岗岩底砾岩的年代和武陵运动的界面。
- 高林志戴传固丁孝忠王敏刘燕学王雪华陈建书
- 关键词:白岗岩
- 申扎县永竹俄玛北日拉组中发现早白垩世珊瑚
- 2017年
- 青藏高原是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的一个既具有很大油气潜力但同时勘探研究程度又很低的地区(王成善等,2006;南征兵等,2012),其很有可能成为我国西部第二个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丘东洲,1997)。措勤盆地是青藏高原中仅次于羌唐盆地的另一重要目标勘探盆地(魏玉帅等,2011)。
- 何继富纪占胜刘景彦武桂春石秋圆李浩仲昭
- 关键词:措勤盆地早白垩世珊瑚油气勘探
- SCE—UA算法在月水量平衡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 本文建立了呼伦湖水量平街方程,其中采用月水量平街模型对水文控制站以下的湖周区域的产流进行计算。在湖泊相关水文资料缺测的情况下,以基于遥感提取的湖泊水面面积数据,且通过水面面积-水位关系曲线折算的水位值作为率定数据,采用S...
- 轩玮; 李翀; 廖文根;
- 关键词:SCE-UA算法月水量平衡模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