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3-001)

作品数:69 被引量:544H指数:14
相关作者:刘洛夫姜振学李卓吴康军付晓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3篇盆地
  • 17篇油气
  • 14篇成藏
  • 12篇准噶尔盆地
  • 10篇储层
  • 9篇油藏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低渗
  • 8篇低渗透
  • 8篇塔里木盆地
  • 7篇低渗透油藏
  • 7篇页岩
  • 7篇凸起
  • 6篇断层
  • 6篇油田
  • 6篇砂岩
  • 6篇气藏
  • 6篇流体
  • 5篇致密
  • 5篇孔隙

机构

  • 3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陕西延长石油...
  • 12篇东北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6篇延长油田股份...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玉门油田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 17篇刘洛夫
  • 16篇姜振学
  • 8篇李卓
  • 7篇吴康军
  • 6篇赵孟军
  • 6篇李峰
  • 6篇付晓飞
  • 6篇徐正建
  • 6篇肖飞
  • 5篇宋岩
  • 4篇柳少波
  • 4篇孟令东
  • 4篇尚晓庆
  • 4篇陈磊
  • 3篇曹少芳
  • 3篇王海学
  • 3篇鲁雪松
  • 3篇白振华
  • 3篇李博一
  • 3篇胡青

传媒

  • 10篇天然气地球科...
  • 7篇现代地质
  • 5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钻采工艺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19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古油水界面识别被引量:3
2015年
古油水界面的识别可以很好地研究油气成藏后油水界面的变迁和调整过程,为油气成藏过程以及油气勘探研究提供很好的证据。应用含油包裹体丰度法和定量颗粒荧光技术对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储集层的古油水界面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依南4井和依深4井阿合组存在古油藏,古油柱高度在100 m以上,依南5井阿合组未发现古油藏,显示为油气运移的通道。结合库车坳陷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热演化史,认为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中后期(17×10^6~12×10^6a),三叠系烃源岩处于生油高峰期,生成的原油运移至侏罗系阿合组,并在古构造高部位的依南4地区和依深4地区富集,形成古油藏。古油藏的识别为迪北地区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以及勘探方向的选定提供了有利证据。
刘建良姜振学李峰王赢
关键词:侏罗系
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轻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3
2016年
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以产气为主,并伴生一定量的轻质油。基于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18个轻质原油样品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总结了轻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轻质原油进行了成因分类,并确定了其母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克拉苏冲断带克拉、大宛和大北地区轻质原油具有低Pr/Ph比值、高伽马蜡烷含量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湖相烃源岩特征。克拉地区原油母质以藻类输入为主,沉积于还原咸化环境。大宛和大北地区原油母质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沉积于弱还原咸化环境。在克拉和大北地区部分原油母质还存在混合来源特征。按照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可以将库车坳陷克拉苏冲断带轻质原油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大宛和大北地区,推测主要来源于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下段湖相泥岩;第2类原油分布在克拉地区,推测主要来源于三叠系湖相烃源岩;第3类原油分布在克拉和大北地区,推测主要来源于三叠系湖相烃源岩,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也具有一定贡献。
费雯丽郭小文
关键词:油-源对比生物标志化合物
库车坳陷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及地温场异常的影响探讨
2016年
库车坳陷发育两套膏盐岩,东部发育于新近系吉迪克组,西部发育于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较薄部位膏盐岩可达几十米,较厚部位可达3 km以上。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的特点,分别针对东、西部含盐地层建立简化模型;将地层划分为7个层位,依据库车坳陷膏盐岩发育层位设定西部模型第四层为含盐地层,东部模型第三层为含盐地层,运用该模型进行热演化模拟,探讨膏盐岩对地温及烃源岩热演化差异性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膏盐岩的良好的导热性,使盐下地温相对脱盐地层同等深度地温大大下降,盐上地温相对提高,盐下烃源岩的热演化滞后。定量地分析盆地西部大北2井膏盐岩对烃源岩热演化和地温影响程度发现:膏盐岩厚度每增加100 m,盐下地温下降0.9~1℃,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热演化滞后0.026%~0.019%,这有利于库车坳陷的晚期成藏。
吴海周彦臣白东来
关键词:膏盐岩地温梯度热演化盆地模拟
低渗透储层四维地质模型研究——以坪桥前山二区长6为例
2022年
为了建立能反映储层性质动态变化的四维模型以及预测剩余油分布,揭示低渗透储层物性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坪桥前山二区长6油层为例,以低渗透储层岩石应力敏感性求取中高含水期井点的孔隙度、渗透率参数,再利用岩芯测试的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和日常生产动态数据来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在求取不同开发阶段储层参数后,应用随机模拟技术,优选模型与模拟参数,从而建立起反映储层参数动态变化的四维地质模型。与目前常规的储层四维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考虑了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克服了常规测井手段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局限性,能实现对储层参数变化规律的预测,对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强刘文强田伟伟
关键词:储层物性参数剩余油分布
库车前陆盆地复杂挤压剖面热演化历史模拟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结合库车前陆盆地的实际地质情况,详细探讨了挤压逆冲过程、膏盐岩塑性流动、快速沉积或剥蚀过程对热流及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的影响。基于IES PetroMod软件先进的"Block"功能,采用瞬态热流法对库车前陆盆地复杂挤压构造剖面进行了热演化历史模拟,在剖面上综合考虑了冲断叠覆作用、高热导率的厚层膏盐岩、快速沉积或剥蚀作用等因素对热演化历史的影响。结果表明库车前陆盆地侏罗系—三叠系烃源岩最大成熟生烃中心并不在现今埋深最大的拜城凹陷中心,而是位于克拉苏构造带冲断前缘深层一线,并揭示了不同构造带烃源岩成熟度演化的时空差异性,该认识对分析不同区带油气差异成藏过程及相态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鲁雪松宋岩赵孟军李勇卓勤功王媛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库车前陆盆地
川西坳陷新场28井上三叠统须五段页岩气储层特征研究及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其特有的赋存形式、源储一体的成藏模式、不同于常规天然气储层的评价方法等均说明了页岩气储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对页岩气储层特征的研究及评价工作在国内开展的相对较少,亟需建立一套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标准。以试验分析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最新的浅井钻探、野外露头观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从岩石矿物学特征、有机质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和岩石力学特征等方面,对川西坳陷新场28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黑色泥页岩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外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案及前人评价模式,筛选出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成熟度、厚度等8大评价参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标准。根据该标准评价后认为,川西坳陷新场28井须家河组五段泥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陈磊陈磊姜振学陈冬霞陈冬霞谢明贤陈委涛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特征
非均质性对低/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气窜的影响规律及封堵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非均质性是影响特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确定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影响规律,通过采用合注分采方式测得不同渗透率级差CO_2驱替实验得到不同阶段见气时间、气窜时间及采出程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气体的波及体积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严重,在渗透率级差较小的情况下,采出程度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加而降低,当级差大于100时,采出程度急剧下降,气窜严重,低渗透储层难以波及到,造成总采出程度低。通过优选高性能乙二胺作为高渗层的封窜剂,该封窜剂与CO_2反应生成胺基甲酸盐(白色晶体和黏稠液体,黏度14 000 m Pa·s),突破压力高,能够稳定封堵基质中的相对高渗层的窜流,有效扩大CO_2驱的波及体积,室内提高采收率30%以上。
张书勤石立华康恺王维波王仙仙
关键词:非均质性CO2驱气窜采出程度封堵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6致密油成藏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根据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实验模拟、分析测试等资料,结合模拟软件,对长6致密油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6致密油成藏动力为长7烃源岩生烃产生的过剩压力,主要成藏期为距今160 Ma和120~100 Ma,两期成藏阶段烃源岩生烃增压都大于10 MPa,储层充注孔喉下限分别为18、16 nm。恢复了长6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孔隙度演化历史,原始孔隙度水下分流河道为39.59%、水下分流间湾为40.17%、浊积扇为37.70%,在距今180 Ma左右变为致密储层,早于致密油成藏时间,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发现长6致密油具有团块状石油局部富集、沿层理层状石油富集、沿裂缝线状富集和裂缝交叉处块状石油富集等4种富集模式。室内实验模拟显示,无裂缝参与时,致密油呈整体弥散型运移;有裂缝时裂缝控制了致密油的富集。近源超压强充注、裂缝垂向沟通与侧向短距离运移调整共同形成大面积整体含油、局部甜点富集的致密油藏。
葛云锦
关键词:成藏模式
断层分段生长定量表征及在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15年
裂陷盆地断层分段生长具有普遍性,为了定量表征断层分段生长过程及组合模式的正确性,以塔南凹陷为研究靶区,以三维地震为基础,应用"三图一线"方法有效表征断层分段性;利用断裂平面分段生长连接定量判别标准,可以定量判别断层组合的正确性;同时,提出了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定量恢复断层形成演化过程,探讨断层分段生长对洼槽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合洼槽结构和油藏精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1)塔南凹陷边界断裂TN1和TN2具有典型分段生长特征,其分别由多个小断层连接而成;2)应用"断距回剥"技术定量恢复了TN1和TN2断层南一段上部和南二段沉积时期断层分布规律;3)基于断层分段生长定量判别标准,TN1和TN2断层组合与实际断层平面组合特征相符,证实了塔南东次凹TN1和TN2断层组合的可靠性;4)断陷湖盆具有典型主干边界断层"强烈活动段控洼槽并控优质烃源岩"和"变换构造带控砂体展布"的特征;5)盆地边界断裂分段生长、洼槽迁移与变换带控砂耦合关系导致形成4种类型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近岸水下扇形成岩性油气藏、横向背斜形成的构造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付晓飞孙兵王海学孟令东
关键词:转换带
塔里木盆地塔中16石炭系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机理被引量:6
2014年
塔中16石炭系油藏位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具有低含油饱和度的油层分布在相对低孔-渗的储层中,而高GOI值的水层分布在高孔-渗储层中的特征.为阐明其特殊的成因机理,利用石油包裹体丰度(GOI)分析方法,结合圈闭演化历史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现今油层和水层的样品都具有较高的GOI值(5.6%~32.0%),暗示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古油层,GOI值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正相关关系.高孔-渗储层优先充注油气,形成具有高含油饱和度、高GOI值的油层,低孔-渗储层充注油气较少,形成具有低含油饱和度,相对低GOI值的油层.而古油层泄漏的过程中,高孔-渗储层中聚集的油气也更容易泄漏,形成高GOI值水层,低孔-渗储层中充注的油气泄漏较少,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层.综合分析认为:不同孔-渗条件储层的差异充注和成藏后的差异泄漏,是塔中16石炭系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理.深化并研究了多期演油气区的成藏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多期演化背景的致密砂岩油气勘探潜力具有指导意义.
李卓姜振学李峰
关键词:石油地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