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ZKX0417)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顾勤刘宁虞竹溪杨朴强徐颖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现代医学认为严重感染、创伤、休克、误吸等直接或间接损伤肺脏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启动因素,其临床表现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可从热毒内陷,痰湿阻肺、腑实热结、气阴两伤、阴阳两虚、肺肾两亏论治。中医治疗本病的机制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免疫调理作用,防止肠道菌群移位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
- 卢军锋顾勤刘宁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
-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 2010年
- 杨朴强顾勤刘宁虞竹溪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受体1触发性可溶性TREM-1CELLS
- 不同频率辅助通气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辅助通气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尝试撤机阶段的12例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模式均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仅调整通气频率,保持吸气压力及呼气末正压(PEEP)不变,按随机原则将呼吸频率先后设置为5、10、15和20次/min,记录各设置调整20min后的呼吸力学、氧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1随着设定呼吸频率的增加,平均气道压(Pmean)、控制通气分钟通气量(VEcontrol)逐渐增加,而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VEspont)则逐渐减少(P均〈0.01),患者各呼吸频率间总的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VE)均无明显变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也无显著性(P均〉0.05);2随着设定呼吸频率的降低,每搏量指数(SI)、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显著增加(P均〈0.01),但患者各呼吸频率间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相对恒定(P均〉0.05);3CI与GEDVI呈显著正相关(r=0.569,P〈0.01)。结论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随着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比例的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加,心排血量增加。
- 顾勤刘宁徐颖
- 关键词:机械通气血管外肺水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