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718)

作品数:8 被引量:151H指数:7
相关作者:史作民冯秋红刘世荣何飞刘兴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理县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海拔
  • 2篇叶片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栎属
  • 2篇温带
  • 2篇卧龙自然保护...
  • 2篇功能性状
  • 2篇保护区
  • 1篇亚高山
  • 1篇叶肉
  • 1篇叶肉细胞
  • 1篇幼苗
  • 1篇植物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意义
  • 1篇树种
  • 1篇树种幼苗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机构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理县林业局

作者

  • 8篇史作民
  • 6篇刘世荣
  • 6篇冯秋红
  • 4篇刘兴良
  • 4篇程瑞梅
  • 4篇何飞
  • 3篇曹慧明
  • 1篇李东胜
  • 1篇缪宁
  • 1篇黄选瑞
  • 1篇王卫霞
  • 1篇董莉莉
  • 1篇许中旗
  • 1篇周晓波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植物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综述被引量:57
2010年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范围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内含物质和光合作用等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并从光、水分、温度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植物抗寒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最后就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给出了建议。
曹慧明史作民周晓波雷鹏志董生刚
关键词:植物抗寒性
叶肉细胞导度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叶肉细胞导度指叶片叶肉细胞内部的CO2扩散能力,在植物生理生态及全球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系统介绍了叶肉细胞导度的发现、发展过程及其研究进展、几种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叶肉细胞导度测度方法的原理、计算过程;强调了叶肉细胞导度作为光合作用扩散过程一部分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叶肉细胞导度的定义及分布范围。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总结分析了叶肉细胞导度对不同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及环境中CO2和O3浓度等)的响应,从不同角度对叶肉细胞导度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对叶肉细胞导度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史作民冯秋红程瑞梅刘世荣
关键词:光合作用环境响应生态学意义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异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与种子质量的相关性较小。
李东胜史作民刘世荣许中旗黄选瑞
关键词:功能性状幼苗种子质量
巴郎山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对海拔高度的响应被引量:16
2011年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3个刺叶高山栎分布地点(2600、3050、3500m),对各研究地点刺叶高山栎进行了叶片δ13C、光合、CO2扩散导度、养分以及形态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首先,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δ13C随之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m,δ13C增加2.0‰;其次,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强降低,因而导致的叶片扩散导度(包括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的降低是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的比叶重(LMA)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响应趋势;最后,叶片N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更多被分配给非光合系统的趋势导致了羧化效率及光合速率的降低,进而抑制了刺叶高山栎叶片δ13C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此外,与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和单位重量氮含量(Nm ass)相比,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植物叶片的氮含量与其吸收和固定大气CO2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δ13C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刘兴良何飞曹慧明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巴郎山异型柳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关系对海拔的响应被引量:16
2013年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按海拔梯度选择了4个异型柳分布地点(2350 m、2700 m、3150 m和3530 m),对各研究地点异型柳进行了叶片光合、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gs)和叶肉细胞导度(gm))、δ13C、氮素以及比叶面积(SLA)等参数的测量,以期揭示该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功能性状间关系的海拔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温度和压强的降低,异型柳的叶片单位面积氮含量(Narea)、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均随之增加,这可能是该落叶灌木对于生长季节缩短的一种响应;同时,植物的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SLA却均随海拔降低,原因可能在于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将越来越多的氮素用于细胞壁等非光合组织的构建,这是高海拔植物对于外界恶劣环境的一种适应;最后,扩散导度和羧化能力是植物叶片δ13C的主要影响因子,而羧化能力较扩散导度对于异型柳叶片δ13C的作用更大些,进而导致该值呈现随海拔升高的趋势。氮素在光合与非光合系统间的分配是巴郎山异型柳适应不同海拔生境的关键。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王卫霞刘兴良何飞
海拔梯度对巴郎山奇花柳叶片δ^(13)C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2010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选择海拔为2350、2700、3150和3530m的4个分布地点,研究了巴郎山海拔梯度对奇花柳叶片13C、光合、CO2扩散导度、氮含量、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和比叶面积(SL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目标树种叶片氮含量(尤其是单位面积氮含量)及PNUE增加,叶片!13C值也随之显著增加,且海拔每升高1000m,!13C增加1.4‰;CO2扩散导度(气孔导度和叶肉细胞导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叶片!13C值随海拔升高,但不足以改变!13C值随海拔升高的趋势;羧化能力是羧化位点与外界CO2分压比(Pc/Pa),甚至!13C的限制因子.在海拔2350~2700m,奇花柳光合系统内部氮素分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2700~3530m的光照作用可能更大.奇花柳的SLA随海拔无显著变化.
冯秋红程瑞梅史作民刘世荣刘兴良何飞曹慧明
关键词:海拔卧龙自然保护区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在择伐40年后的红桦-岷江冷杉次生林样地中,调查所有岷江冷杉个体的坐标、胸径和高度,根据胸径和树高将岷江冷杉分5个大小级。用点格局分析法(Ripley’s K函数)分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不同龄级个体的空间关联。结果表明:岷江冷杉是个聚集型分布的种群,各龄级在多数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聚集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趋于随机分布,存在过渡到随机分布的特定尺度;大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主要取决于20世纪60年代的择伐干扰,小龄级个体的聚集分布可能与其母树种子散布的方式相关;各龄级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正关联较强,随尺度增大,空间关联趋于零,在所有尺度上都未出现负关联,种内关系协调;大树与中树在所有尺度上均是正关联;幼苗仅在7m的尺度内和幼树正关联,在所有尺度下和大树、中树和小树都不关联,相对独立于大龄级个体而存在。结合种群空间属性和不同生长阶段特性,可进行相应的人为干扰,以促进群落向择伐前的箭竹岷江冷杉林进展演替。
缪宁史作民冯秋红刘兴良何飞
关键词:岷江冷杉亚高山
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2
2010年
在南北样带温带区选择11个栎属树种的核心分布区,对各区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叶片养分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以及种子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南北样带温带区,当外界环境变化时,栎属建群树种的功能性状也会随之变化。由南向北随着温度的下降,年均日照时数增加,栎属树种的生长季缩短,而基于叶片面积和重量的光合能力(Aarea、Amass)增加,这使得它们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光合生产来维持其自身的生理活动。同时,种子去皮干重、种皮干重均随着温度的降低、年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加。当降水条件变化时,栎属树种还会通过调节其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重来适应其生境。其次,功能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此外,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种间尺度至种内尺度),功能性状与气象因子间关系也随之变化。
冯秋红史作民董莉莉刘世荣
关键词:功能性状气象因子栎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