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121100004212004)
- 作品数:3 被引量:122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征沈惠良安帅周萌曹光磊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年龄大于75岁的高龄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情况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62例(72膝)大于75岁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记录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2周,1.5、3、6、12月及之后每年门诊随访,应用HS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62例患者中,术中没有死亡和局部并发症。围术期术后系统性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3.1%,共有8例(12膝)失访,54例(60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9±3.5)个月。HSS评分恢复到平均(86.2±12.8)分,优良率88.3%。结论通过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中、术后密切监护调整,加强出院后的随访和功能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使得全膝关节置换术也可以在高龄患者中获得满意的疗效。
- 曹光磊沈惠良安帅周萌冯明利李征
-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后并发症
- 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失血量对比研究被引量:67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为指导临床工作中的术式选择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年龄≥60岁、Garden分型为Ⅲ型和Ⅳ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18例,其中男43例,女75例。应用Gross方程计算围术期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对比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半髋组)围术期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平均输血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全髋组和半髋组围术期的失血量分别为,总失血量1 375 ml、849 ml,隐性失血量882 ml、375 ml。两组的输血率和输血量分别为48.4%、24.4%,输血量232 ml、92 ml。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及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选择关节置换术式时应参考其失血量的特点,根据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决定是否行髋臼侧置换。
- 李征安帅周萌沈惠良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失血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时假体的选择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1—2011-06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28例,其中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13例。再次手术中,全髋关节置换19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9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柄11例,其中加长柄4例;生物型假体17例,其中加长柄7例。随访并记录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与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例围手术期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3个月因心肌梗死而死亡。其他26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其中优10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4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方法,选用股骨加长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疗效可靠。
- 冯明利沈惠良曹光磊李征王宝宝武京伟黄江
- 关键词: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