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731600)

作品数:48 被引量:565H指数:6
相关作者:龚自正曹燕郑建东徐坤博侯明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理学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超高速撞击
  • 5篇金属
  • 5篇金属玻璃
  • 5篇ZR
  • 5篇超高速碰撞
  • 4篇动力学
  • 4篇合金
  • 4篇AL
  • 3篇等离子
  • 3篇等离子体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数值仿真
  • 3篇仿真
  • 3篇飞片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动力学
  • 3篇复合材料
  • 3篇复合材
  • 2篇等离子喷涂
  • 2篇第一性原理

机构

  • 14篇北京卫星环境...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燕山大学
  • 5篇中国空间技术...
  • 4篇清华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钢铁研究总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多伦多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五邑大学

作者

  • 15篇龚自正
  • 7篇曹燕
  • 6篇郑建东
  • 5篇张庆明
  • 5篇徐坤博
  • 5篇侯明强
  • 5篇牛锦超
  • 3篇战再吉
  • 3篇杨继运
  • 3篇梁波
  • 2篇汪卫华
  • 2篇王文魁
  • 2篇代福
  • 2篇李正操
  • 2篇陈荣
  • 2篇魏冬青
  • 2篇刘崧
  • 2篇季珩
  • 2篇张品亮
  • 2篇姬广富

传媒

  • 8篇航天器环境工...
  • 5篇Chines...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Scienc...
  • 2篇爆炸与冲击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Journa...
  • 2篇Scienc...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物理
  • 1篇物理学进展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ffect of TaC Particles Dissolution on Grain Coarsening in Reduced Activation Steels
2011年
The effect of TaC on grains and packets coarsening in the reduced activation ferritic/martensitic (RAFM) steels wa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 resulted in the heterogeneous austenite grain growth. When the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was raised above 1 423 K, the TaC particles disappeared, and the homogenous grains abruptly increased. The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dissolution of TaC particles during austenitizing was applied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XIA Zhi-xinZHANG ChiHUANG Qun-yingLIU Shao-junLI Zhao-dongYANG Zhi-gang
一种非接触式微小飞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小飞片平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并研制了速度测量装置。在飞片的飞行路径上设置片激光,通过测量飞片经过片激光的时间间隔及对应的飞行距离,便可获得飞片的平均速度。测量装置的主要部件是高频激光器和高灵敏度光电接收器,无其他复杂或者大型设备,易于与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发射装置等配套衔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厚度不小于3μm、速度不大于10 km/s的飞片,速度测量精度优于5%。
牛锦超龚自正陈荣曹燕李宇杨继运夏开文
关键词:飞片速度
高温下季戊四醇晶体的结构和振动性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温度高达500K范围内的结构和振动性质.考察了季戊四醇晶体的晶格参数和分子构型等随温度变化情况,相对晶格常数a来说,晶格常数c容易被压缩.发现C-C,C-H和C-O键随温度的变化较大,这意味着在分解过程中这些键可能较敏感,即最先断裂可能性较大.研究了季戊四醇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振动,发现大部分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逯来玉周晓林姬广富刘科常景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振动频率季戊四醇
超高速撞击中的弹丸形状效应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用AUTODYN仿真软件对球形、圆锥形、圆柱形和盘形4种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Whipple防护结构所产生的碎片云形貌特征及对后墙的毁伤程度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对比分析结果指出:质量与速度相等的4种不同形状弹丸撞击缓冲屏所产生的碎片云有明显差异;弹丸长径比越小,穿过缓冲屏后的破碎程度越大;在5km/s撞击速度下,球形弹丸对后墙的毁伤程度最小,而圆柱形弹丸的毁伤程度最大。这说明弹丸的形状对超高速撞击结果有显著影响,在航天器超高速撞击风险评估和防护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弹丸的形状效应。球形弹丸的弹道极限曲线在防护结构的碎片防护能力评价时存在高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徐坤博龚自正侯明强代福郑建东
关键词:超高速撞击数值仿真
基于特征长度的非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碎片云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根据ORDEM2000模型和卫星标准解体模型(SBM),确定空间中真实空间碎片的典型形状和撞击姿态。利用AUTODYN仿真软件,基于碎片特征长度,对立方体、方形薄片超高速撞击产生的碎片云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形状、质量分布、速度分布与能量分布深入分析碎片云特性,并与通用的球形标准弹丸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弹丸形状及撞击姿态对碎片云特性有显著影响,立方体和方形薄片弹丸角撞击时产生的毁伤能力最大,而球形弹丸最小。因此,基于标准球形弹丸获得的弹道极限方程低估了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损伤的风险,而基于真实碎片特征长度的弹丸形状效应研究将对现行的球形弹丸弹道极限方程(或曲线)做出更合理的修正。
徐坤博龚自正侯明强郑建东杨继运
关键词:超高速撞击碎片云数值仿真
密度梯度薄板超高速撞击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以二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在撞击速度范围为4.0—7.0 km/s内获得了Ti6Al4V/Ly12 Al/聚酰胺纤维密度梯度薄板的穿孔特性、验证板损伤特性和弹道极限特性.与Ly12 Al薄板的相应实验结果的对比显示,在相同撞击速度下,该密度梯度薄板的穿孔直径更大,且随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其验证板上的撞击坑尺寸小,且随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弹道极限比Ly12 Al薄板的弹道极限高50%以上.分析认为,超高速撞击下Ti6Al4V/Ly12 Al/聚酰胺纤维密度梯度薄板中高阻抗的Ti6Al4V产生的峰值冲击压力比Ly12 Al薄板的峰值冲击压力高,这增强了对弹丸的破碎能力;而其中的聚酰胺纤维层延长了冲击波在薄板中的传播时间,增大了冲击波的耗散,使撞击过程中转化的不可逆功增多,从而消耗了弹丸更多的动能.使用这种密度梯度材料作为防护屏具有很好的抗撞击能力,在航天器空间碎片防护工程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侯明强龚自正徐坤博郑建东曹燕牛锦超
关键词:超高速撞击
超高速碰撞成坑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开源分子动力学程序LAMMPS,对直径为4.86nm的球形铝弹丸以10km/s超高速撞击半无限厚铝靶进行模拟.弹坑形成的物理过程与超高速碰撞宏观现象相似,弹坑深度与宏观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获得了弹丸头部相对于碰撞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靶板中冲击波传播特性,碰撞初期冲击波阵面传播速度达到12km/s,随后冲击波传播速度逐渐减小,接近于弹性波速;弹坑周围观测区发生熔化相变,熔化时间持续0.07ps,熔化层厚度为2.9nm;弹坑周围观测区冷却速率达到1015 K/s量级,抑制了原子重结晶,最终呈现为固相非晶结构.
巨圆圆张庆明龙仁荣武强龚自正
关键词:超高速碰撞分子动力学成坑
等离子喷涂铜-石墨复合涂层结构与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粒度为50~70μm的铜包石墨(Graphite-65%Cu质量分数,下同)复合粉体为原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设备在316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铜-石墨复合涂层。运用场发射、能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涂层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UMT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探讨了室温大气环境下铜-石墨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Graphite-65%Cu复合涂层结构致密,与不锈钢基材结合牢固;石墨在涂层中分布均匀;物相组成主要为C,Cu和Cu2O三相;摩擦副间石墨转移膜的形成是涂层低摩擦系数的主要原因。不同载荷和速率条件下所得涂层摩擦系数在0.03~0.15间。粘着磨损是主要磨损机制。
云海涛梁波季珩郑学斌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干摩擦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of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eN:The LDA +U method
2013年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e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based on density func- tional theory (DFT) with the LDA + U method. Our results show that CeN is a half-metal. The majority-spin electron band structure has metallic intersections, whereas the minority-spin electron band structure has a semiconducting gap straddling the Fermi level. A small indirect energy gap occurs between X and W. The calculated magnetic moment is 0.99 μb per unit cell.
郝爱民白静
金属玻璃研究简史被引量:42
2011年
金属玻璃的发明和研究已经整整50年了.半个世纪以来,金属玻璃不但成为性能独特的新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模型体系.金属玻璃的研究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简要介绍了金属玻璃的研究历史以及最新的进展,并扼要介绍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
汪卫华
关键词:金属玻璃物理性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