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4055)
- 作品数:5 被引量:119H指数:4
- 相关作者:谢和平夏昌敬鞠杨周宏伟王磊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及其控制
- 孤岛工作面及其周围巷道附近应力集中程度高,顶板运动剧烈,再加上地质构造的影响,采深较大时,冲击危险程度就高,很容易引发冲击矿压。《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孤岛工作面按冲击矿压危险工作面来管理。孤岛工作面冲击矿压危险检测预报及控...
- 窦林名陆菜平秦玉红张卫东
-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解危
- 文献传递
- 爆炸荷载作用下煤岩巷道底板破坏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5
- 2004年
- 以中国西南某煤矿爆破底板透水事故为背景,利用 ANSYS/LS-DYNA 程序简要分析了爆炸发生时岩层中的应力波传递与巷道混凝土底板的破坏过程,给出了煤岩巷道底板破坏时耦合装药的临界药量,分析了饱和岩石和干燥岩石界面位置对混凝土底板破坏的影响。
- 鞠杨夏昌敬谢和平周宏伟
- 关键词:巷道底板破坏岩巷煤岩煤矿爆破透水事故爆炸荷载作用破坏过程
- 冲击载荷下孔隙岩石能量耗散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1
- 2006年
-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SHPB)进行了不同孔隙率人造岩石的冲击实验,分析了岩石冲击过程中能量耗散特性,探讨了孔隙率对岩石能量耗散的影响及岩石临界破坏时能量耗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孔隙率对岩石能量耗散起着重要作用。在相同的冲击速度下,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岩石耗散的能量增加;岩石临界破坏所耗散的能量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减小。岩石能量耗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内部的损伤破坏情况。
- 夏昌敬谢和平鞠杨周宏伟
- 关键词:冲击载荷人造岩石孔隙率能量耗散SHPB
- 岩石损伤流变理论模型研究被引量:38
- 2002年
- 分析了岩石的多孔隙特性、强度实验的全应力-应变曲线、蠕变特性曲线和松弛特性曲线。提出两条基本假定:在极慢速度加载过程中,损伤与外界所做的功成正比;损伤的速率和内平衡状态下的损伤与实际损伤之差成正比。推导了适合于任何应变不减小的加载和卸载过程的损伤演化统一微分方程。给出了几种情况下的计算特性曲线,不仅曲线形状与实测曲线相同,而且在定量关系上也与实际相符,这充分说明了假设的合理性和损伤演化方程的正确性。该损伤演化方程只有三个材料常数,而且这三个常数都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实验数据确定。该方程对于认识岩石的力学性质有重要意义,对岩石力学的发展及各种岩石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秦跃平王林孙文标王磊
- 关键词:岩石力学本构方程力学模型
- 爆炸波在岩体巷道中传播和能量耗散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6
- 2005年
- 从工程实际出发,利用ANSYS/LS-DYNA程序数值分析了爆炸发生时岩层与巷道混凝土板中应力波传播与能量耗散过程,给出了上层岩石的损伤演化规律,分析了不同爆源位置对巷道混凝土板的破坏及其总能量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在爆炸近区,应力波衰减较快;封闭爆炸情况下,岩石破碎区范围为1.1~3.6倍药包半径,损伤区范围为3.6~10.0倍药包半径;随着爆源到混凝土板距离的减小,混凝土板吸收的能量逐渐减小.该计算结果对工程爆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夏昌敬鞠杨谢和平
- 关键词:爆炸波数值模拟岩石混凝土板能量耗散
- 煤岩混凝土冲击破坏的弹塑脆性模型
- 目的是研究煤岩体混凝土等材料的变形破坏特征,建立冲击矿压岩爆的危险性判据。弹塑脆性模型可以描述煤岩混凝土等固体材料受载变形的稳定破坏和冲击破坏、冲击矿压、岩爆发生的突发性和延时性、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现象以及...
- 窦林名何学秋
- 关键词:声发射电磁辐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