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1032)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永玲罗明军宋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扭力
  • 2篇模态
  • 2篇模态试验
  • 2篇固有频率
  • 1篇汽车
  • 1篇梁结构
  • 1篇模态分析

机构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宋立新
  • 2篇罗明军
  • 2篇赵永玲

传媒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汽车后扭力梁结构的模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揭示某汽车后扭力梁在实际道路激励工况下容易出现振动疲劳的机制,需要对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为了得到后扭力梁结构更为准确的固有振动特性,对模态试验中的悬挂位置、激励位置和测点位置的布置方式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最佳模态试验法识别后扭力梁结构在自由-自由工况下的模态参数,得到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特征。通过对比可知:后扭力梁结构前10阶自由模态频率吻合很好,误差控制在6%内。这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模态试验方案能够更为准确地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得到结构固有振动特性。
罗明军赵永玲宋立新毛显红
关键词:模态试验固有频率
模态试验在后扭力梁上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汽车后扭力梁结构在道路随机载荷激励下容易出现振动疲劳现象,采用模态试验法对其在自由状态下的模态参数进行分析,获取其振动特性。通过对模态试验中的悬挂位置、激励位置和测点位置的优化,测得后扭力梁的自由模态频率。最后将模态试验获取的后扭力梁结构前十阶自由模态频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模态试验方案能够获得较准确的结构自由模态频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罗明军宋立新赵永玲毛显红
关键词:模态试验固有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