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8GG30002028)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马祥兴于德新宋吉慧王琳琳张娜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水电十三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探针
  • 2篇分子
  • 2篇肝癌
  • 2篇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蛋白
  • 1篇早期肝癌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小肝癌
  • 1篇米粒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粒
  • 1篇纳米探针
  • 1篇甲胎
  • 1篇甲胎蛋白
  • 1篇分子成像
  • 1篇分子探针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水电十三...

作者

  • 3篇于德新
  • 3篇马祥兴
  • 2篇王琳琳
  • 2篇宋吉慧
  • 1篇王青
  • 1篇陈智金
  • 1篇刘永军
  • 1篇张娜
  • 1篇方娟娟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适于MR分子成像的钆基靶向纳米粒研究进展
2011年
影像技术与纳米技术的结合促进了MR分子靶向成像的发展,基于各种材料的纳米粒在构建分子靶向对比剂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利用纳米粒作为载体,可增加Gd3+的荷载量、增强弛豫效果、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实现主动靶向成像,并因此弥补了MRI在分子成像中低敏感性的缺陷。就含钆纳米粒的优缺点、合成材料与方法、弛豫效果、安全性进行综述。
于德新宋吉慧马祥兴
关键词:纳米粒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靶向USPIO分子探针在肝癌特异性磁共振成像中的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靶向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AFP—USPIO)分子探针在肝细胞癌(HCC)主动靶向特异性成像方面的价值。方法表面修饰的USPIO连接抗AFP抗体后构建AFPUSPIO靶向分子探针。实验分为AFP-USPIO组(靶向组)和USPIO组(非靶向组)。将铁浓度为100μg/ml的AFP—USPIO及USPIO,按照150μl、100μl、50μl的剂量分别与HepG2细胞孵育4h后行体外磁共振成像,并测量T2WI信噪比(SNR)。构建原位肝癌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于尾静脉注射AFP—USPIO或USPIO,注射剂量20μmol/kg。注射前及注射后1h进行磁共振成像,测量T2WI肝脏肿瘤与周围肝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计算增强前后及两组之间CNR的差异。普鲁士蓝铁染色验证SNR、CNR变化与细胞及组织铁含量的关系。结果细胞学实验显示两组体外磁共振SNR均随AFP—USPIO或USPIO剂量的增加而下降,3种剂量间(P〈0.05)以及同一剂量时两组间S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靶向组细胞内铁颗粒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多,并与SNR呈负相关关系(P=0.00,r=-0.926),而非靶向组铁染色的细胞数则明显降低。在注射AFP—USPIO前后,大鼠肝脏肿瘤的CNR分别为2.05±0.88和0.96±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t=3.380);而注射USPIO前后肝脏肿瘤的CNR分别为2.25士1.50和2.57±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t=1.263)。靶向与非靶向组,肿瘤强化后的CNR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t=3.487)。病理结果显示靶向组肿瘤组织内见大量铁染色颗粒,而非靶向组铁染色颗粒则明显减少。结论AFP—USP10分子探针对HepG2细胞及大鼠模型原位肝癌具有良好的主动靶向作用,可实现肝癌的特异性成像和诊断。
宋吉慧于德新方娟娟王琳琳马祥兴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超顺磁性氧化铁分子探针甲胎蛋白
VEGF靶向荷钆PLA—PEG—PLL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小肝癌成像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制备VEGF靶向荷钆纳米探针,并研究其在小肝癌特异性成像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一聚赖氨酸(PLA—PEG-PLL)纳米粒为载体,分别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及钆基接合至载体表面得到靶向纳米探针。体外MR成像测定其驰豫率,再利用种植型H22肝癌小鼠模型进行靶向纳米探针MR增强扫描,探讨皮下种植肝癌及微小病灶的强化表现特点。结果制备的靶向探针粒径和Zata电位分别为(85.8±7.2)nm和(21.63±2.4)mV,当其浓度为8.0μmol/ml时测得的R1值为18.394mmol·ml-1·S-1。靶向探针MR增强扫描显示皮下较大肝癌及小肝癌均表现为明显的特异性靶向延迟期增强,强化峰值分别在2h及3h时出现,而非靶向纳米粒增强扫描时肿瘤强化不明显。结论成功制备了合适的高驰豫率VEGF靶向PLA—PEG-PLL荷钆纳米探针,并实现了小肝癌的特异性靶向成像。该纳米探针在肝癌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于德新陈智金张娜刘永军王琳琳王青马祥兴
关键词:纳米探针早期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