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2003kj238)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传富周康源王庆临吴月娥何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计算机自动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脑容积随年龄及性别的变化规律,提出计算机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客观标准。方法利用最新提出的脑容积计算机自动定量算法,测量了脑萎缩组487例(男,310例,女,177例)和正常组1901例(男,993例,女,908例)的颅腔容积、脑容积和脑实质分数(BPF),并通过多项式曲线拟合技术,研究正常人BPF随年龄变化的函数关系。结果正常组颅腔容积为(1271322±128699)mm3,脑容积为(1211725±122077)mm3,BPF为(95.3471±2.3453)%;脑萎缩组颅腔容积为(1276900±125180)mm3,脑容积为(1203400±117760)mm3,BPF为(91.8115±2.3035)%。两组之间的颅腔容积和脑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P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PF定量与年龄之间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P(x)=-0.0008x2+0.0193x+96.9999能够较为准确表达正常人BPF随年龄变化的函数关系,其95%可信区间下限为y=-0.0008x2+0.0184x+95.1090。结论BPF与年龄之间函数关系的95%可信区间下限,可作为计算机自动定量诊断脑萎缩的客观标准。
- 李传富周康源
- 关键词:脑疾病人体测量术
- 基于配准方法的颅脑CT图像病变信息自动提取算法被引量:3
- 2006年
- 医学图像中病变信息的计算机自动提取是实现计算机智能辅助诊断的关键与难点,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出一个解决该难题的算法,称之为PATHOINFER。该算法的基本过程是首先选择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模板图像M0和一系列与其相应的正常图像样本Mi,利用非刚性配准分别建立表示“正常图像”灰度变化的灰度均值图谱,表示正常变异的统计概率图谱和反映其解剖结构空间关系的分割模板,以实现对“正常图像”的计算机描述。再通过M0与目标图像S的配准,达到“正常图像”与S在空间关系上的一致,然后通过S与“正常图像”的比较,利用模糊逻辑推理,自动检出S中的病变区域,并实现对其病变特征信息的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PATHOINFER算法可自动地检出并分割病变区域,并能够自动地提取包括病变发生部位在内的特征信息,实现了计算机智能辅助诊断研究中病变信息自动提取的难题。
- 李传富周康源吴月娥何力王庆临
- 关键词:非刚性配准